2020年12月18日 No.874
1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道德經》第二十章
白話文翻譯
恭恭敬敬,與阿諛奉承,有多大的區別呢?
行善與行惡,又有多大的區別呢?
別人感到害怕的,自己也不能不畏懼。
盲從之風,自古至今也沒有停止啊。眾人都興高采烈,就想要參加盛宴,如登臺春游。
我卻獨自漂泊,也沒有方向,好像那還不會笑的嬰兒。拖著疲憊的身體,好像沒有歸宿,不會“站隊”。
眾人們都各有門路,而我似乎被遺棄了,真是愚人之心,混沌不明啊。
世人都是明白人,而我卻像個傻子,世人都精通算計,我卻像個悶葫蘆。心是那樣的遼闊,就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思緒就像疾風勁吹,飄揚無止境。
眾人各有各的用處,而我顯得十分頑劣。
我和他們不一樣,我把道看做是最重要的事情。
2
這一章,若總結成一句話,那就是這兩年流行的說法,叫做“我們不一樣”。
通篇不足一百五十個字,卻出現了7個“我”,都在說“我和他們不一樣”。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恭敬與奉承,有什么區別呢?
比如說:“王總你的店做的真好,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你如何分辨,這是奉承你,還是真的佩服?
一個人,扶老奶奶過馬路,你如何分辨這是在做好事,還是在做壞事?
做好事?萬一是作秀呢?做壞事?萬一是善舉呢?
看表象做決定這太可怕了,這不得不令人畏懼啊。
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荒兮,久遠。未央,沒有結束的意思。
老人家感嘆說,貴族們熙熙攘攘,追名求利,開心得不得了,好像天天山珍海味,登高臺春游一樣。
太牢,指天子的盛宴,登臺,就是談戀愛,把酒言歡。
你看,這說的都是貴族們享樂的事情。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
老人家看著那些人把酒言歡,然后說“我和他們不一樣”。我不喜歡他們那一套,甚至都不懂他么的那些規矩。我就像一個小孩一樣,甚至都覺得沒有什么地方去似的。
其實,老人家這個想法,也很好理解。
真正境界高的人,看那些境界低的人做事情,流露出不屑的態度,太正常了,不是嗎?
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有余,有路子的意思。若遺,好像被遺棄了。
別人都有路子,有門路,而我卻好像被遺棄了,我真是愚人的心腸啊,像個傻子一樣。沌沌,混沌無知的樣子。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到這里,再來一段對比。
昭昭,顯擺炫耀的意思。察察,精于計算。
別人都喜歡顯擺,而我卻喜歡低調;別人都精于算計,而我卻糊里糊涂的。
我的淡定,就像大海一樣,雖然看起來很平靜,但我有我自己的運作方式,永無止境的運動。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你們各有所用,而我卻顯得沒什么能耐,顯得沒什么用處。
我就是這樣的與眾不同,和你們不一樣,我會堅定的去尋求道的滋養。
老人家在這里再次用母親來比作道,“食母”的表意,就是吃奶的意思。
3
其實,這一章,我感覺到更多的,是老人家的苦惱與牢騷。
看起來,老人家是在說“我”和別人不一樣。
那,為啥不一樣呢?
因為我是求道之人,而別人不這樣啊,尤其是這些手握權利的人,不那么喜歡“道”啊。
有句話說的好,“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這并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的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老人家多少也有這樣的感覺啊。
雖然,一個把事物的運動規律都看明白的人,看啥東西都會自帶“上帝視角”,說事情都是直至本質。
但,畢竟他還是個“人”,他脫離不了人自帶的情緒,沒人理解他,他也會痛苦,雖然每天在布道,可聽了道之后,該亂來還是亂來,他也很苦惱。
再比如,在四十一章里面,老人家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感受一下,這個語氣,不也是一種牢騷嘛。
在還有,在七十章里面,老人家說“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
知曉我這些道的人,就不多,按照道做事的人,就更珍貴了。所以那些圣人,穿著粗布衣服,懷里卻揣著美玉。
我猜測一下,很有可能,這是老人家拿自己在舉例子。
心里懷著美玉,以道來做事,穿什么衣服重要嗎?穿粗布衣服,和穿好衣服,有多大的區別呢?
道才是那個最重要的,不是嗎?
牢騷也罷,抱怨也好,都說明了一個現象,而且至今也存在的現象,那就是“圣人之道,難以普世”。
我們都知道圣人之道好,但做起來很難啊,你說讓一個滿心欲望,馬上想暴富的人,讀一遍道德經,馬上就能削減欲望,現實嗎?
不可能,從知道到做到,太難了。
尤其是,道家的理念,大多都是“反”的,逆人性的,能好做的了嗎?
再比如我們現在說的“知識變現”,你我都知道知識的重要性,那你覺得知識變現容易嗎?
太難了!
知識才不容易變現呢,最好變現的是那些“歪理邪說,歪門邪道”。
無論哪個網課平臺,你看看,是不是速成課程賣的最好?
但真能速成嗎?
你也知道不可能,對吧,那為啥要買呢?
因為那些歪理邪說讓人上頭了,動心了,勾起欲望了,不是嗎?
這個世界上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和道理,都是平淡無奇的,都是樸實無華的。
除了這個原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人都喜歡拿著圣人之道,去丈量別人”,嚴于律人,寬裕律己。
想想看,是不是這樣的?要求孩子做到的愛學習,愛讀書,你自己做到了嗎?
如果沒有,孩子不愛看書學習,也就不奇怪了。
當你看透了這些本質的時候,你的內心會平靜很多,煩惱也會少很多,更重要的是,你的犯錯幾率,也會低很多。
4
道理又學了一堆,怎么用?
自檢一下,看自己的狀態如何。
如果你不覺得和別人不一樣,那么恭喜你,你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如果你一直覺得你和別人不一樣,那么恭喜你,你已經比別人看的更透了。
無論是哪一種,希望你能夠越來越“孤獨”,只有你達到了“孤獨”,才有空間轉身回來,去兼容那些“不孤獨”。
最后,祝你“得道”。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