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服務過麥當勞、真功夫等連鎖品牌的周明,在創立“72街”時走了一條捷徑——模仿“真功夫”。
然而在6月20日,“72街”在新店推出了更為年輕時尚的“大圣”品牌形象,這是既第二代門店升級之后,又一轉型動作。
如今,“72街”正一點點找到自己的個性及風格,今后不再做追隨者,而是想成行業的創造者和引領者。
在“72街”的新店內,身穿西游記文化衫的周明,饒有興致地向紅餐網(微信號:ygcywzz)記者介紹這隨處可見的“西游記”元素。
奔跑的大圣卡通塑像、手繪的萌呆版取經故事、金箍棒形狀的吊燈,還有印有金箍棒花紋的立柱,這些裝飾只是為了突顯一個主題——大圣歸來。
▲周明與72街聯合創始人易正偉、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的“西游秀”
事實上,早在2008年創業之初,這個極具中國元素的“悟空”形象就已被周明團隊鎖定,成為“72街”的品牌代言。但當時“72街”并沒有把握好這個題材,將知曉度極高的孫悟空,設計成了一款辨識度極低的Logo。
“我們當初擔心孫悟空的形象太過卡通化,會給消費者帶來兒童餐廳的印象,因此選擇了更具藝術感的剪紙版孫悟空。但沒想到它的線條太過繁復,識別度很低。”
面對這種尷尬境地,周明動了棄用它的念頭。如果不是后來遇見袁奇,周明可能不會再重新拾回它。
▲"72街"第一代品牌形象
領秀(中國)品牌顧問的創始人袁奇,還記得剛成為“72街”品牌總顧問時的情形。他形容周明是“抱著金山而不自知”。
他告訴周明,連鎖餐飲巨頭——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品牌形象最為深入人心。但起初,“小丑爺爺”并不被中國人所接受,它是經過麥當勞25年的市場培養才家喻戶曉的。但孫悟空不需要,中國人都知道它。
袁奇建議周明,從心智切入,建立好“72街”與西游記的聯系,讓顧客看到孫悟空就聯想到“72街”,這樣就能成功攻占消費者的心智。
▲大圣歸來的形象更活潑朝氣
這一席話點醒了周明,他開始意識到“西游記”和“孫悟空”都是好東西,是自己沒有用好。
于是,經過改良后,新版孫悟空以漫畫的形式,呈現出一個很現代的猴子。這與之前的形象大相徑庭。而這正是周明想要的效果。
深究起來,周明算得到上是中餐標準化的開拓者。
1997年,帶著在深圳麥當勞近10年的工作經驗,他加盟了“168蒸品店”(真功夫的前身),并首次將標準化引入中式快餐。
融合了麥當勞的自動售賣模式、中央廚房管理經驗和人員培訓方法,周明編寫了中式快餐標準化營運手冊、崗位手冊和發展手冊。這使得中餐首次實現標準化經營。
攻克了標準化難題的“真功夫”,在全國迅速擴張,成為中式快餐行業巨頭。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創造者,從2008年創業至今,卻一直擺脫不了外界拿“真功夫”與之相較。
▲最初的“72街”與“真功夫”的氣質非常相近
2008年,由于“真功夫”高層的股權糾紛,周明選擇另起爐灶,與另外兩名同事共同創立了“72街”。
“在‘真功夫’如日中天的時候,我們選擇做它的跟進品牌,復制它的模式,這使得“72街”在前期走起來很輕松。”
事實也正如周明所期盼的那樣,除了在2008-2009年承受了金融危機帶來的短暫艱難外,“72街”的發展可謂一路高歌。2010年底7家,2013年底36家,2014年底55家,2015年底67家,如今在經營的門店接近70家。
“現在看來,當時求輕求快是我們的短視。企業經營講究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我們復制別人看似輕巧,但想在后期完成超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如今的周明,對現在的中國快餐市場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他意識到想要成為行業的引領著,必須求變。
▲72街的新一代門店開創了自己的風格
創業初期,“72街”選擇了“啫啫排骨飯”作為招牌,以“美味”為買點,試圖與“真功夫”標榜的“健康”區別開來。之后,周明又把定位更精確到“粵式風味”上,試圖更突顯差異化。
但模式上的一脈相承,使得這種差異化并不明顯。
于是,2015年底,“72街”推出第二代門店,棄用了原來西式快餐的自助售賣方式,改用開放自選模式。顧客不必再被捆綁消費,而是可以像逛超市一樣自由選擇。
這種售賣方式上的改變,立即將“72街”與“真功夫”拉開了一個維度。“72街”開始創造自己的個性與風格。
作為中式快餐的巨頭,“真功夫”“一菜一飯一湯”的結構組合奠定了整個行業的基調。而肯德基、麥當勞二十多年來的強勢發展,也讓高效快捷的西式自助售賣,成了快餐企業的首選。
但是,周明就是要打破這個既定“標配”。
事實上,近些年美式快餐正在走下坡路。由于國人對美式文化神秘感的消退、中西飲食差異等原因,美式快餐市場份額開始萎縮。2015年年初,麥當勞宣布關閉全球350家店,其中中國餐廳就有80家。
這種市場的變化讓周明逐漸意識到,西式自助售賣這種迫來品,可能并不適合中餐。
▲72街第二代餐廳改用開放自選形式
“自助售賣對菜品有很大的限制,顧客只能選擇燈牌上的菜品,食物也需要提前預制。這會讓食物的口感和顧客的體驗差一些。”周明想要放棄這種西式制作,回歸到中餐的“現做”方式上來。
經過團隊漫長的研究,“72街”選擇了“適度預制”的開放自選模式。獨立包裝的一份份食物,擺放在開放式的廚房展臺前,顧客可以自由搭配。若展臺上的食物售罄了,廚房里的廚師會立即“現做”補充。
“自選模式是拉動式生產,你拿走了幾個菜,顧客還有很多選擇。這時候,我立即現做補上不會有很大影響。而原來的自助售賣是推動式生產,它需要做大量的預制。”
▲自選模式提供35種菜品
然而,有趣的是,在剛剛過去的“真功夫”品牌新戰略發布會上,“真功夫”對外宣布將開啟中式快餐3.0時代。而這個3.0時代很重要的一個改變,就是棄用原來的固定套餐模式,改為由顧客自主搭配、自選自取的模式。
“我們的同事很委屈,說“真功夫”學我們。但我不這么看,自選模式確實是我們花了很長時間研究出來的,但“真功夫”跟我們選一樣的模式,說明我們是對的。而且以“真功夫”目前的市場體量,他的轉變可以幫我們教育消費者,中式快餐就應該是自選的,這對我們來說是件好事。”周明說。
創業8年、有70家在營門店、且創始人都是“真功夫”的元老,這樣的“72街”,在全國的知名度卻很低。至今很多人不知道,在2013年,“72街”得到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以下簡稱“紅杉中國”)A輪融資。
“紅杉中國”在業內真正稱得上是明星投資機構。它的掌舵者沈南鵬,在2015年獲得福布斯榜單最佳創業投資人稱號。“紅杉中國”也因投資過阿里巴巴集團、京東商城、唯品會、美團、趕集網、大眾點評等企業的創業初期,被譽為“創業者背后的創業者”。
然而,如此值得高調宣布的“牽手”儀式,“72街”卻選擇“悶不作聲”。
“紅杉是個非常低調的公司,我們的股東也是實干類型的,所以不想做宣傳。事實上,把業績做好了上市,就是最好的宣傳。”周明說自己是一個“做了10分、只講8分”的人。
“很多人說我們不符合現在的潮流,現在都是做6分就敢講10分。但一下子吹起來的勢頭,如果沒有后續補上去,還是會塌下來的。我希望大家看到“72街”是不斷成長的,而不是吹出來的虛高。”
在連鎖餐飲領域摸爬了二十多年的周明,總覺得“72街”的堅持與“西天取經”的精神很一致。餐飲之路,很多人打到第四、第五關就跑掉了;不少人打到十幾、二十幾關也放棄了。而他希望“72街”是那個一直在戰斗的人,跌倒了,爬起來,調整后,再重來。
新辣道李劍 黃記煌黃耕 金百萬鄧超
人人湘劉正很久以前宋吉 比格披薩趙志強
花家怡園花雷耀華飲食集團區又生 客語許可鵬
陶陶居尹江波 迷尚豆撈曾雁翔 全聚德邢穎
蠔爺陳漢宗 “米線哥”遲煥濤
撰稿:紅餐網記者_周蕾 | 攝像:紅餐網_陳熙
?內容交流、原創投稿,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