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建造的不是餐廳,而是一段美而有愛的補給時光

    城市里的女性第三空間并不少見,但真正能成為品牌的并不多見。
    而花廚卻在短短五年的時間中,彗星般崛起,成為花藝餐廳的代表品牌,其中究竟藏著什么樣的秘密?

    在千變萬化的市場中,一個品牌的崛起,除了深刻準確的市場洞察,更重要的是,創始人對品牌初心的長期堅守,和遍布品牌內外,深入骨髓的層層落地。

    01
    花廚的開始

    源于一位新手母親,對追求“美而有愛”生活的執念

    萌生創業的想法時,Karen孩子2歲多:“作為一個金融圈打拼多年的白領精英,在享有較好待遇的同時,也面臨著都市女性都會面臨的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問題。每天7點多上班,下班回家孩子就睡覺了。
    唯一能和孩子有連接的就是飲食,孩子吃飯挑剔,而她對餐桌美學感興趣。于是就時常加一些造型和鮮花的搭配,能贏得小朋友的喜愛,發朋友圈也收獲很多點贊。朋友們都說:“你去開個餐廳吧。”
    在朋友的鼓勵下,Karen開始從都市女性的需求角度出發,想象她們需要的餐廳:
    “這個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都市女性長期面臨巨大壓力,根本沒有閑暇時間坐下來好好吃一頓飯。而城市中的大多數餐廳都只是功能性的用餐、聊天。

    可是女性真正的渴望,是希望在鋼筋水泥中,獲得一個讓她們慢下來、放松下來的地方,享受一段美而有愛的補給時光。”
    就是從那一刻起,讓Karen萌生了為都市女性,在鋼筋水泥中,打造一個“世外桃源”的想法。而追求“美而有愛”的生活這份執念,也成為了她創業的初心。
    于是,世界上有了“花廚”:“花代表自然力量的美;廚則代表承載煙火氣息的愛,就定了“花廚”這個中文名字。然后在做東西的時候,發現番茄和牛油果的搭配更健康,美味會升級,遇見彼此而變得更好。就用牛油果和番茄的英文名組合Tomacado做了名字,有遇見你更好的意思。”
    Tomacado花廚(后簡稱“花廚”),應運而生,致力提供有品味而不失溫度的體驗。
    消費者的需求,是品牌生命力的永恒指引,從消費者需求中生長出來的品牌,更加具備基業長青的可能性。


    02
    開創花藝餐廳品類

    “美而有愛”的第三空間

    “花廚”第一家店開在三里屯嘉銘中心:“剛開始在寫字樓里找地方時,拿著一個PPT根本沒人搭理。很感謝嘉銘中心的老板,給了我們很好的合作機會,雖然是1.0版本,但給嘉銘中心帶來了非常大的流量。

    因為那家店當時在北京是獨一無二的。當時市面上有一些帶鮮花的咖啡廳,但‘花廚’是第一家真正把鮮花和正餐放在一起的。”
    經過為期一年籌備,花廚第一家餐廳終于在北京三里屯嘉銘中心亮相時,Karen在開業當天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有人說三十歲之后,該把做夢的時間縮短,把做事的時間放長。其實最初的夢想,就是最后的支撐。”
    我建造的不是餐廳,而是一段美而有愛的補給時光
    差異化的業態與對初心的堅守,讓花廚從面市那一刻開始,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我跟朋友一起在點菜、插花,老公劃單。

    沒有想到的是我們第一家的坪效做到10000多,因為當時租金不貴,所以利潤很可觀。在短短一個月內就實現了盈利,7個月就收回了成本。”

    品牌戰略方向的掌握需要多種維度的綜合判斷,在考慮匹配創始人的價值觀的同時,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層面的差異化。

    03
    有儀式感的體驗

    只因為每個觸點都是創始人的作品

    雖然一開業就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很快成為了北京熱門的網紅餐廳打卡圣地。但Karen卻始終堅定的認為,“花廚”不是網紅店。
    “沒想到第一家店開張3個月就很火了,陳潔儀光顧過“花廚”后發了微博,之后就開始有更多音樂圈的人光顧。“花廚”成了越來越多的明星網紅打卡地,一直火得不像話。但“花廚”從不因此蹭熱點。”

    Karen說:“花廚”不是網紅店,我們想做的是可以流傳下來的作為都市女性陪伴的美好空間。”
    我建造的不是餐廳,而是一段美而有愛的補給時光
    Karen非常喜歡生活美學,花瓶,信紙,雜志,在國外讀書時就喜歡經常去好玩好吃的地方打卡,做手賬,因此對女性審美有自己的心得。

    花廚的餐具選擇都很講究,不是單純追求貴,而是要調性合適,還要在色彩的搭配上更合適,要體現精致。

    像隨飲品一起上的小花瓶,別看個頭小,都是上海的一家日本夫婦開的手工器皿店純手工制作,品質色調都很上乘,最初都是Karen自己一個個扛回來的。
    我建造的不是餐廳,而是一段美而有愛的補給時光
    Karen作為老板,她堅信一定不要把所有工作都直接給甩給團隊,產品研發和品牌調性是她一直親自抓的,所以她對所有的菜品和物料都嚴格把關。

    鮮花自然不必說,是女孩子最喜歡的。關于菜品,她認為也需要美和創意:“花廚”所有菜品都是Karen參與和大廚一起共創完成的。

    像店里有些沙拉的擺盤形狀,配的鮮花,都來自于她給小朋友做飯時的靈感。
    我建造的不是餐廳,而是一段美而有愛的補給時光
    花廚的所有設計,都是找到心儀的獨立設計師深度溝通定制,將設計師自己的藝術高度,與花廚對女性的了解相融,設計出更適合都市女性的店面風格。
    以朝陽大悅城店為例,朝陽大悅城并不是CBD核心商務商圈,原本不屬于花廚的選址范圍,但Karen記得當去大悅城看場地的那個下午:夕陽西下的樣子真的太美了,火燒云就掛在天邊,透過窗就能看到;視野非常好,整體感覺超美。

    真心是被環境打動了,看到就知道能出一個很好的作品。現在大悅城里的“花廚”,的確很火,是一個非常受附近年輕人喜歡的打卡地。
    我建造的不是餐廳,而是一段美而有愛的補給時光
    從環境到菜品,消費者在店內的點滴體驗,全都是Karen帶領著團隊傾注了心力的作品。店內的環境+服務+菜品共同形成了一種化學反應,為消費者帶來了日常生活中“美而有愛的補給時光”。
    也正因為如此,當大多數空有美感的網紅店火一陣子就過氣時,花廚卻穩健地蛻變為一個深入人心品牌。
    品牌創始人是天生的產品官,當創始人把對品牌的堅守融入產品體驗之中,這個品牌就有了靈魂。


    04
    充滿溫度的服務

    大都是順著客戶需求生長出來的

    在Karen心中,花廚真正的壁壘不是環境的精致,而是充滿溫度的消費體感。對手可以輕易復刻精致的環境,卻始終無法再現體驗的溫度。
    “當時開國貿店的時候,還在接觸階段時,國貿負責人面臨一個問題:上海有一家和我們風格特別像的店,但他們是法餐而且價格很貴。

    那會“花廚”感覺就像夫妻店,他對我們運營能力有所懷疑,不知道選哪個?于是他親自去了上海,然后打電話給我說:我來上海了,那家店沒有溫度,我想就是“花廚”了。于是國貿就有了花廚。”
    花廚提倡的精致,從不是形式上的造作或端著,而是對客戶需求的細膩體察。很多事在運營過程中,“花廚”都是從客人內心需求出發,自己內部做取舍。“只有順著客戶需求生長出來的服務,才是有溫度的服務。”
    我建造的不是餐廳,而是一段美而有愛的補給時光
    “我們設計寶寶菜單的時候,背面是涂鴉,會送給每位來店里的寶寶一盒蠟筆,這些都是為了能解放媽媽 。還有在“花廚”客人生日出示證件,可以送蛋糕或者一枝愛之花,還會放生日歌”。
    “我們每個店都有補妝的服務:我們希望來“花廚”的客人,知道自己可以素顏過來,在“花廚”化妝,然后美美吃一頓飯,美美地繼續面對生活。”
    花廚一直在不斷的研究顧客的需求,因為來花廚過紀念日的人特別多,所以因需求而誕生了餐桌布置服務,200塊左右為儀式感的生日約會做餐桌布置,且吃完飯客人可以帶走所有鮮花。像男生的話帶女朋友的體驗感就很好。很多客人愿意為這個服務買單。
    我建造的不是餐廳,而是一段美而有愛的補給時光
    “我們花廚所有到店消費的客人都可以享受鮮花85折優惠。我們的花藝師一開始覺得我們賣得太便宜,但我認為我們不是為了賣花,而是鮮花讓我們的體驗感更好,讓客人更有獲得感。”
    “花廚”的客戶群以女性為主,數據顯示:客人中40%-50%都是閨蜜,20%-30%都是情侶,剩下的是家庭最后才是商務。“女性天生喜歡分享,我們只需要專注為客戶創造驚喜體驗,客戶自然會幫助我們完成品牌的傳播。”
    順著消費者的需求,在品牌體驗中一次次地創造驚喜感,是將普通顧客轉化為忠誠顧客的唯一路徑,也是思創客將品牌體驗命名為品牌自驅力的原因。


    05
    品牌是一種信仰

    是要沉淀在員工與顧客心里的

    無論是Karen個人還是整體團隊,花廚團隊始終認為品牌是要沉淀在用戶心里的,而將品牌沉淀到客戶心中的第一大使,就是花廚的員工。“你怎么對自己的員工,他們就會怎樣對待你的客人。”
    “在花廚,每個員工都需要了解關于花廚的品牌故事。讓員工在小細節上了解公司,讓他們知道花廚在用心做什么。讓他們了解到品牌的內核,進而帶來自豪感和認同感。”
    “花廚”的文化宣導的也是美和愛:
    關于花廚的團隊中,花和廚的部分都是內部培養起來的。他們花很多精力和資源給培訓,像甜品負責人也曾師從法國仿真水果的創始人Cédric Grolet。花藝方面,Karen也去各地找到非常優秀的花藝老師給花廚花藝師們培訓。
    我建造的不是餐廳,而是一段美而有愛的補給時光
    現在,團隊深刻理解“花廚”核心價值觀”用心創造、用愛服務、用美表達、我的花廚”,真正將“花廚”變為一個大家庭。

    疫情期間,“花廚”全員請愿降薪共擔風險;疫情剛緩和沒多久“花廚”就恢復了所有人的待遇,疫情期間還組織員工上課。只要員工有提高需求,就可以讓公司評估課程,如果評估結果好就讓大家去學習。
    有品味而不失溫度的體驗,不僅體現在外部,更是在內部蔓延。
    “花廚”每個員工都要吃店里的菜品,只有自己吃過才會有感受告訴客人。對客人來說,都是吃花廚的人,就能產生共鳴。就像都喜歡Celine的兩個女生,更能快速拉近彼此的距離。
    如果只是一個抄襲花廚的地方,精神層的共鳴則是空缺的。挖幾個廚師,花藝師,菜品做到七八分像。雖然只是做組合,也有做得跟 “花廚”很像的;可最后大多都只是小本生意,而不是品牌。 

    品牌是一體兩面的,品牌是文化的外在,文化是品牌的內在。向外需要一致的品牌表達,對內是企業文化的樹立與傳承。

    06
    一個關于美與愛的無限空間

    在過去,花廚主打線下體驗空間。但在未來,花廚不只是一家餐廳,會圍繞品牌定位“提供有品味而不失溫度的體驗”,一步步的拓展邊界,成為一個關于美與愛的無限想象的空間。
    “之前太多老客人一直問:‘為什么不做外賣?’,但花廚團隊總認為外賣體驗無法做到和線下媲美,一直壓著沒有做。

    今年疫情期間“花廚”決定開始做外賣,靜下心來認真的考慮,對于消費者來說,花廚的外賣究竟意味著什么,于是就有了‘到店是體驗,外賣是想念’。”
    疫情時包裝都沒有地方買。于是Karen帶著老公開車去廠里淘包裝,自己做設計。“花廚”外賣選擇錫紙裹食物,保溫又健康。

    外包裝設計了牛油果色系的獨特小腰封,組合起來呈現了“花廚go”。“花廚”的外賣主打一人食,如果是情侶或家庭訂餐,下單時還可以有特殊定制。

    套餐里加了一束鮮花,飲品的器皿喝完就可以洗干凈拿來插花。 
    我建造的不是餐廳,而是一段美而有愛的補給時光
    所以很多點過“花廚外賣”的,基本都會分享給朋友。外賣里還會有花廚的一封信。具體內容是跟客人講因為距離和時間的原因,食物味道可能無法達到堂食水平,希望客人們在家也能好好吃飯。
    我建造的不是餐廳,而是一段美而有愛的補給時光
    讓花廚團隊沒有想到的是,花廚的外賣已經成為表達心意的禮物:“六一兒童節,百度定了300套“花廚的外賣”送給自己的員工超齡兒童的套餐:花廚和樂樂茶,還在微博上@了花廚。”
    “花廚”之前有過一個客人想訂他們的外賣套餐,花廚的個人套餐也就88,但這位客人想讓“花廚”幫他做200左右一份的,還要定幾十份。

    花廚團隊知道后跟客人說:“給您打個樣吧”,這位客人竟然直接說:“不用,你們直接做就好。”可見許多客戶對花廚的品牌已經抱有完全的信任了。
    我建造的不是餐廳,而是一段美而有愛的補給時光
    外賣上線的同時,“花廚”的新零售線上布局,在有序擴張中,產品不再止于美食與鮮花,而包括了“美而有愛的生活”相關的,很多很多內容。

    店內目前陳設的香氛產品,器皿也都是在“花廚”線上同步銷售。之后還會繼續拓展商品品類,花廚選品主要是:美食,鮮花,生活方式家具等,能夠讓家居生活更“美而有愛”的。
    Karen十分喜歡“素年錦時”這四個字,因為代表著“平凡的日子里都有繁花似錦的好時光。”,花廚通過線下空間的美好體驗,聚攏了一批對生活充滿熱愛的消費者,幫助他們在花廚之外的地方,建設“美而有愛”的生活,似乎也成了花廚品牌使命的一部分。
    消費者對品牌認知的邊界,就是品牌得以延伸的邊界,當花廚從代言花藝餐廳品牌,開始走向代言“美而有愛”的生活方式時,品牌的可延伸邊界,也因此向前擴張了一大步

    小結

    定位不是護城河,科學持久的品牌系統才是,
    不管多成功的商業品牌 ,都要面對千變萬化的市場。


    只是某一點做的特別好的品牌會顯得更突出,但系統建設不夠完善的地方一定會在消費者使用或體驗中暴露問題,造成用戶的不斷流失。

    只要品牌的系統性上存在短板,就有可能面臨被競爭者取代的危機。
    花廚創立的短短5年時間,走過了許多品牌10年、20年的路程。縱觀花廚的成功,雖然有花藝餐廳品類開創者的先發優勢,但真正讓花廚與眾多的模仿者拉開差距的,進而在市場中乘風破浪的,是創始人對品牌初心的長期堅守,和品牌理念在環境、產品、服務、營銷上,深入骨髓的層層落地。
    我建造的不是餐廳,而是一段美而有愛的補給時光
    如今花廚仍在品牌的道路上砥礪前行。而它對“有品味而不失溫度的體驗”的追求,也將一直被堅守著,呵護著品牌的健康成長。

    -end-

    來源 |
     
    思創客品牌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延伸閱讀

    • 10月份西式快餐、茶飲咖啡品牌新開了多少家店?

    • 茶飲品牌「滬上阿姨」獲近億元A輪融資,門店達2000家

    • 一個都不能少!茶飲逆增長的密碼是什么?

    • 奈雪的茶發布《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新式茶飲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463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24日 19:11
    下一篇 2020年12月24日 19:1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