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笨”員工,只有“笨”老板

    2020年12月25日 No.881

    1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白話文翻譯

    善于行走的人,不會留下痕跡。善于言談的人,不會留下瑕疵。善于計算的人,可以不用籌策。善于守護的人,即使不用鎖具,也不會被打開。善于捆縛的,不用繩索而使人不能解開。

    2

    這一章,開篇就給出了6個“善”。需要注意的是,善是形容詞,善后面跟的,都是一個動詞。善行,行是行走。動詞后面跟的,是“如何善”,是用來描述前者能夠達到的境界。

    而且,這些境界,應該是比較高的境界。

    了解了這一點,就能夠透過文字表面的描述,窺探其更深一層的意思。

    善行,無轍跡;

    轍跡,車輪行走時在地上留下的痕跡。

    說善于行走的人,不會留下痕跡。

    這句話,不能單純的從表面進行理解,只要行動,必有痕跡,誰走路能不留下腳印呢。

    那么,為啥又說善于行走的人,不會留下痕跡呢?

    反推一下,善于行走的人,一般是怎么走的?按照老子的思想,肯定是走大道,不會走小徑。

    經常開車的人都知道,去那些不熟悉的地方,都順著車轍走,這樣更加安全。這就是善于開車的老司機的選擇,愣頭青才會猛沖猛撞,最后陷入泥潭,對吧。

    而且,在五十三章里面,也有提到“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因此,善于行走的人,沒有痕跡,是因為他們依道行事,走的是大道,才不會有轍跡。

    善言,無瑕謫;

    善于言談的人,不留瑕疵。

    王弼注云:“順物之性,不別不析,故無瑕謫可得其門也。”

    我們現在都說“言多必語失”,話說多了,必定有說錯的地方。

    而善于言談的人,必定是會三思而后言,不會信口開河,不會給瑕謫留機會。

    這叫做從根上杜絕,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

    想好了再說,絕對比說完了道歉,好的多的多。

    作為領導,更是要謹言慎行,切記朝令夕改,若每天電報不斷,組織必將癱瘓。

    善數,不用籌策;

    善于計算的人,不用籌策。

    籌策,是古代的計數工具,用竹木小棍制成。

    古人計算的時候,為了方便就會用到籌策,這是比算盤更古老的計算工具。

    而善于計算的人,不用這些工具也能算得挺好的,就像我們現在的口算心算。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

    關楗,關門時用的門栓。

    到這里,境界就越來越高了,不能單純的從字面理解了。

    為啥呢?

    還記得老人家對面坐的是誰嗎?統治者吧。

    那么,對于統治者來說,善閉,是不是指的就是他城池的城門啊?

    那么在推一層,是不是指的是他的國家和權利啊?

    城門關了,把人民關到城里了,人民就是自己的了嗎?

    未必吧。

    城門大開,人們出入自由,人民就不是自己的了嗎?

    也未必吧。

    因此,善閉,善于守住權力的人,即便沒有門栓,即使不關門,人們也不會走的。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到這里,就更要離開字面意思了。

    說善于捆綁的人,即便沒有繩子,也解不開。

    沒有繩子用啥,用502嗎?

    非也非也。

    你公司里面,有人才吧,這些人才,你舍不得他們走吧。

    舍不得他們走,如何讓他們留下來呢?

    用繩子困住,肯定是不行的吧。

    那咋辦呢?

    你的個人魅力,公平合理的分配機制,以及你們企業的使命愿景價值觀啊。

    這些做好了,人不愿意走了,沒有繩子,也解不開,不是嗎?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到這里,更高一層了。

    圣人善于救人,因此沒有被遺棄的人。

    這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是愛民如子,心疼每一個臣民,心系人民,不拋棄,不放棄。

    另一個方面,則是任用賢人,用人之長,不用人之短。把每個人的優勢發揮出來了,就沒有“不行”的員工了。

    我特別反對有些老板總說自己員工這不好,那不好。

    再不好,這人也是你推舉上去的,他要是個笨蛋的話,能任用笨蛋的人,又能有多聰明呢?

    有沒有笨蛋員工,不在于“笨蛋”,而在于用人之人。

    同理,我們說,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

    善于發現和利用物品,自然也就沒有垃圾。

    能做到善救人,善救物,這樣才算得上是明君。襲明,內斂聰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這里的善人,和不善人,值得不是人品的好壞,而是能力的強弱。

    上面一連串的6個善,都是在說能力的強弱。

    能力強的人,是能力不強人的老師。而能力不強的人,則是能力強的人的資源。

    一句話總結,就是先進要去帶落后。

    而最怕的,就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之后,去榨取霍霍另一部分沒富起來的人”。而現實呢?

    這也是為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口號,被給改變了。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不尊重老師,不尊重帶頭的人。不愛惜資源,不愛惜老百姓的信任。那一小部分人再聰明,最終也不會得到好的結果。

    共同、持續發展,才是關鍵的要訣。

    3

    你在你的組織中,扮演的是什么樣的角色?

    是救人救物的人嗎?

    如果作為領導者,統治者的你,不是這樣的角色,或者說沒有發揮過這樣的能力,那么恭喜你,你的組織有特別特別大的提高空間。

    只要你從現在開始踐行這兩條,那么假以時日,你的組織一定會變的堅不可摧。

    幫助你的下屬,你的員工成長,讓他們越來越厲害。你也會越來越厲害,因為你帶人的功力,會越練越好。而你的下屬因為你的培養,越來越厲害,你的組織效率,也會越來越高,獲得的成果,必然也是越來越多。

    反過來呢,這個組織的衰敗,一定會越來越快。

    到底要哪個,選擇權就在自己手里。

    4

    這一章的道理,同樣非常深刻。

    怎么用呢?

    四個字,“救人,救物”。

    每天幫助你下屬中的一個人,每天堅持,一定會有巨大的收獲。

    最后,祝你“得道”。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487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26日 19:02
    下一篇 2020年12月26日 19: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