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員工向你打“小報告”的時候,你聽到了啥?

    2021年1月16日 No.903

    1

    小明在后廚洗碗,一不小心打破了一個碟子。

    “啪”的一聲,把大家都嚇了一跳。師傅李雷馬上跑過來看了一眼。確定人都沒事之后,吩咐小明趕快打掃干凈。

    小明直說不是故意的,只是不小心。李雷嘆了一口氣,走開了。

    李雷挺生氣,給店長說:“小明這孩子,干活總是毛毛躁躁,一點都不用心,這又打破兩個碟子”。

    2

    到這里需要暫停一下,如果你是店長,你聽到什么了?

    面對小明的抱怨和批評,你作為店長,這個話你會怎么接?

    是直接說小明不對,還是說小錯誤要能包容?不要對新人太嚴厲?

    不急,你先想著

    店長聽完李雷的話,頓了頓,然后說“恩恩,你是希望小明工作要認真細心,同時還要珍惜碗碟,是嗎?我相信你是不會打碎碗碟的。”

    李雷聽了之后,覺得有點不好意思,說是的是的,然后就去工作了。

    看到這,是不是感覺,這個店長有點東西?

    那,他是咋想的,才能接這樣的話呢?

    這背后是有技巧的,學會技巧,多練習,溝通的功力自然就高了。

    3

    技巧是啥呢?

    其實,就是 “聽話的技巧”,或者也被我稱之為“翻譯”的技巧。

    掌握了翻譯這個技術,溝通效果自然就更好了。

    三個要點,一一來說。

    ①、聽事實,發生了什么

    李雷的那一番話,更多的是在表達他的情緒。但這里面又不僅僅有情緒在。

    但比這些更為重要的,是先聽聽,發生了什么。

    對于李雷說的那一段話,真正的事實,只有一條,那就是小明打碎了兩個盤子。

    剩下的,都不是事實。

    有人說了,工作不認真也不是事實嗎?

    真不是,如果覺得是,那就再好好想想。

    ②、聽觀點,他的看法與情緒

    李雷的這個做法,非常像我們常說的“打小報告”,向上級說同事的問題。

    那么,為什么會這么說呢?這么說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般來說,就是為了表達自己對組織的認同,支持。另一方面,則是表達同事不給力,影響自己發揮等。

    比如說小明毛毛躁躁,不認真,不用心,這些都是李雷自己的判斷和情緒,并非是事實。

    如果店長馬上和李雷站到一個戰壕,那就麻煩了,這相當于變相的表示,“我也覺得小明不行”,那么后面給小明穿小鞋則是必然的結果。

    因此,這一關特別考驗管理者的水平,如果聽不出觀點與事實,那么這個管理者一定會打一鍋漿糊的。這樣的人,用不得。

    ③、聽需求,到底想要啥

    沒有無緣無故的抱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夸獎。

    李雷抱怨的這些,背后的需求是什么,他到底想要什么,這是作為管理者要能從言語之中聽出來的。

    如果聽不出來,那么溝通就沒有任何效果了。

    比如李雷抱怨小明,背后會有那些需求呢?

    比如,被上司認可,被組織認可,以后受到重用。

    比如,想讓店長知道小明真實的工作狀態。

    比如,希望犯錯的小明能夠收到一定的懲戒,以便他快速改正,以后不再犯,不拖小組的后腿。

    再比如,和小明有過節,公報私仇。(有點暗黑了)

    這些,實質上都是“弦外音”,都是“話中話”,雖然藏得比較深,但一定要能聽得到,聽得懂。

    清楚需求,才有機會正確應對啊。

    店長聽到了這些畫外音,并選擇了善念去回應李雷,讓他知道,“我知道你關心的是組織,也知道你對認真工作很看重”,這就滿足了需求。這樣的引導,是正向的引導,也就避免了那些所謂的勾心斗角。

    4

    我們國人的傳統,就是說話不說明,大多數時候要靠“悟”,要靠猜。

    因此,這種“聽話的技術”,更顯得重要了。

    上面的這三個要點,是最最基礎的三個要點,學會并掌握了這三個要點,聽到更多的“畫外音”,了解清楚需求,溝通的效率也會大幅提高。

    好好練習“聽話”的技術,希望你的功力,越來越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632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月17日 19:02
    下一篇 2021年1月17日 19: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