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有3億新中產,為何養不活一個甜心搖滾沙拉?

    掃碼立即參與投票

    正所謂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但是跑步太累,健身房太貴,要想快捷簡單地減肥,只能委屈委屈自己的胃。

    3億新中產,千億大生意

    兩年前,財經作家吳曉波根據出境游人數、股票投資人數、高等教育人數,以及汽車保有量等相關數據,來估算中國新中產的數量,預估出中國新中產數量介于2億至3億6000萬人之間。

    這些人熱愛旅行,關注健康,在消費、審美和生活方式上與眾不同。

    他們也催生了一系列新興產業,其中就包括輕食。

    在過去的幾年里,新中產追求健康飲食的熱情,甚至直接影響到了可口可樂、星巴克、麥肯等世界級餐飲品牌的收益。

    此消彼長,輕食雖然作為舶來品,但其主打的低卡路里、低脂肪、制作簡單、原滋原味、營養豐富等特點,在中國,尤其是22歲到35歲的年輕女性中間,十分受歡迎。

    阿里巴巴發布的《2019年春節經濟報告》口碑數據也顯示,健康飲食觀成為今年春節消費的新趨勢,輕食等健康飲食代表訂單量漲幅較大,約為47%。

    而在企業端,瑞幸等新生品牌入局輕食,老牌餐飲巨頭如肯德基“變綠”也是順應了這一趨勢。

    行業人士也預測,中國輕食產業規模有望在3年內突破1000億,五年內逐步占到餐飲總收入的10%。

    以上海為例,2015年上海輕食店不到50家,2016年底已經暴增至400家,隨著2017年輕食品牌進入井噴期,至少30個品牌加入混戰。

    如今,上海大大小小的輕食、沙拉門店已經超過上萬個。

    甚至中國的輕食產業還帶動了牛油果、羽衣甘藍、藜麥、奇亞籽等“洋原料”。

    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7年,我國牛油果進口量增長超過了1000倍。

    ▲數據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從種種數據上來看,輕食絕對是近兩年來風頭最勁的產業之一。

    輕食不輕,反而很“沉重”

    盡管輕食市場長勢喜人,但行業經營者的表現,卻有些差強人意。

    2015年12月10日,位于杭州的GREENY小綠格蕾沙拉,在經營僅4個月后與消費者“告別”;

    2016年4月,極客沙拉關閉了北京的兩家門店,開始嘗試新的“店中店”+線上配送模式;

    2017年初,“沙拉日記”宣布倒閉,創始人留下一句“有單量,沒利潤”黯然退場。

    而就在兩個星期以前,甜心搖滾沙拉主營業務陷入停擺狀態,管理層處于失聯狀態,微博微信知乎等官方溝通渠道則已停更兩個多月……

    不只是國內品牌,英國著名輕食品牌Pret A Manger,也在去年年底關閉內地僅有的兩家門店,從此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Pret A Manger

    雷軍說,風口來了,豬都能飛起來。

    但輕食的風從2016年吹到現在,為何始終沒有能夠一枝獨秀的品牌屹立不倒?

    輕食餐飲的局限
    1.佛系減肥容易,真要斷舍離,難

    低糖、低鹽、低脂肪的輕食沙拉,絕對不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生的。

    小編一位減肥的朋友曾經一邊啃草,一邊高深地說,“正是因為它難吃,才能讓你少吃,吃得少了,自然就餓瘦了。

    換句話說,輕食的經營主旨,已經背離了中國餐飲最本質的原則——好吃。

    而輕食沙拉之所以能和減肥排毒扯上關系,還得感謝網絡輿論的大力鼓吹。

    其中又以BBC紀錄片《進食、斷食與長壽》為最。

    ▲紀錄片截圖

    紀錄片中提到一位50多歲的減肥者,堅持了5周的輕斷食實踐后,身體脂肪含量從27%降低到19.1%,體重輕了6公斤。

    其中的科學在于,輕斷食會使身體消耗存儲的糖原后,燃燒脂肪供能。

    但這對中國人來說,卻更像是遁入空門般的苦修(大家都知道,只有和尚才吃素)。

    事實上,輕食能在歐美地區流行并成功,跟當地的飲食習慣,以及不斷增長的肥胖率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常去美國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美國超市最容易買到的是各種工業化食品,也就是我們說的垃圾食品。

    而吃新鮮蔬菜、水果的成本,要高得多。

    ▲美國某超市加工食品與新鮮蔬菜的價格對比(圖源知乎)

    在中國,咱們吃碗小面都得加半顆生菜,飲食習慣正常的人,根本不存在缺乏維生素與植物纖維的說法。

    因此,即便中國有3.5萬新中產,也不可能人人頓頓都靠啃草過活,輕食沙拉產業,實在難以持久循環地做下去。

    2.逃不開外賣的束縛,輕食難成大器

    數據顯示,70%的輕食品類以外賣為主要銷售渠道。

    ▲數據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最常見的模式就是,在商務樓或者寫字樓附近,找一個月租金不超過2萬的小檔口,成天與外賣員打交道。

    而有一定面積的線下堂食店,單靠輕食的營收利潤,要想賺錢,基本很難做到。

    為了不虧本,很多門店雖然打著“輕食”的招牌,但主食小吃、咖啡甜品,一樣不少。

    ▲某輕食餐廳的推薦菜,從大蝦到舒芙蕾,從美式咖啡到提拉米蘇,SKU十分豐富

    沙拉日記的老板在關店后寫了一篇長文總結了自己的創業歷程,其中有一句話:“現實的商業世界為‘小而美’留下的空間太少了,要么做大做強,要么就是死路一條。”

    沙拉日記在2015年的高峰期,每日訂單大概是兩百單,單日流水在七八千左右。

    店主想過一些拓展銷售渠道、精準營銷的問題,比如入駐健身房,但發現健身俱樂部的消費人群太固定和封閉了,還包括大量非目標人群,俱樂部的抽成比例也太高。

    健身房的路走不通,為了擴大銷量,店主只能選擇擴大店面(30平米的后廚不夠了)、添置大量廚房設備保證沙拉的新鮮度、口感和制作效率。

    同時投入資金和精力做新媒體運營,甚至還請了新媒體編輯,但反而是這種做大做強的思路導致了日后的失敗,簡單說,輕食沙拉這種單一品類根本撐不起擴張。

    參某說

    國內領先的輕食品牌大開沙界聯合創始人肖羽曾接受采訪說:“資本寒冬已到,當下能做的就是縮減線下門店,首要任務是止損。如果大開沙界不是提前開始收縮,現在可能就已經倒掉了。”

    輕食產業是一陣風,代表著中國“新中產”無數種嘗試中的一種。

    然而輕食雖然有著光鮮的外表,又是走在時尚最前端的弄潮兒,但這始終無法改變它“不好吃”的真相。

    要適應中國餐飲市場,卻與中國胃背道而馳,輕食產業即缺少主心力,又難以抓住穩定大眾需求,如何能扶搖直上九萬里呢?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來源:餐飲人必讀| 作者:小白

    編輯:寒斌 | 統籌:大箏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大申利生煎麥當勞星巴克熊貓快餐喜家德

    云味館蠔門九式胡桃里|丸龜制面|西貝

    石客照明|熊貓設計新餐飲創新營銷

    中式快餐|跨界組合|淡季營銷餐廳管理|飲品數據|公關案例

    【商務/投放/合作】

    大箏:18923764126?

    微信號:toutiaoxiansheng

    【公關/營銷/推廣】

    瓶子:13798211722

    微信號:Rita-Lam

    【轉載/投稿/爆料】

    寒斌:16620780467

    微信號:Media-PR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88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3月27日 22:10
    下一篇 2019年3月27日 22:1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