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字號紛紛退場,廣州超級文和友為何不如長沙?


    去年6月,廣州超級文和友開始試運營,駁的墻體,昏暗的燈光,馬賽克的地磚,大排檔式的折疊桌椅,盞鬼的粵語標語……這個坐落在廣州CBD繁華的大型食肆,卻因做舊的建筑風格,引發巨大關注和爭議。


    如今再訪廣州文和友,雖然人來人往,但周末晚上飯點時間已經不復開業那會兒的人氣了,據了解,現在的客流大概也只有1800多桌,工作日甚至不用排隊。對比開業時排號3000桌、平均排隊四小時的場景已經不復呈現。



    此前,更有傳聞,最早一批進駐廣州文和友的老字號已紛紛退場。超級文和友作為外來品牌進駐廣州似乎并不如長沙本土發展的好,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業內人士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廣州超級文和友現狀


    長沙的超級文和友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即便沒去過,也應該聽過名字。文和友它的前身是長沙龍蝦館,他的創始人叫文賓,“文和友”意思是“文賓和他的朋友們”。超級文和友是集餐飲、民俗、潮流文化于一體的“餐飲綜合體”。


    超級文和友對于長沙人來說,就像是奶茶界的茶顏悅色,已經是一種地域性和本土化的標志,代表著長沙的地域特色,是人們到長沙都會去打卡的一個地標性和旅游性建筑。


    去年6月,超級文和友進入廣州,除了獨特的建筑風格之外,還集合了25個正宗的廣州小吃,包括荔銀腸粉、阿婆牛雜、風筒輝、八珍煎餃等等,以及一些風格懷舊的主題商店,其開業時也曾紅極一時,許多未到過長沙的人,都紛紛前去廣州文和友打卡消費,開業也曾創下了排隊四小時的佳績。


    但大半年過去之后,人們驚奇的發現,廣州的超級文和友似乎已經不如開業時那般熱鬧了,工作日不僅不用排隊,甚至開業時很多入駐的廣州老字號、老品牌已經不在了。



    本來在一樓經營的無影腳陳氏盲公丸,現在已經換上陳添記的招牌,熱熱鬧鬧地賣著魚皮。而正門入口的黃金位置,本是吹著風筒賣燒烤的“風筒輝”,現在換成一家賣著傳統粉面的風味館。


    往樓上走去,1A-M層的“阿一豬扒酸辣米線”換上了“耕田公”的招牌,“來回咖啡”的位置分割成“小時候小賣部”和“氣味博物館”,分別銷售懷舊零食和香水。2樓的美發店門口也貼著“怪書書店即將開業”的通知……


    同時,蛇猴文具店、得閑紋身店、唐氏秘制烤雞翅店都已經撤場,變成了丁丁雜貨店和福利彩票銷售點據數據統計,僅僅半年的時間,就有8家老字號門店選擇離開了超級文和友。


    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


    其實,對于一個餐廳來說,從開業的火爆到之后的沉寂和穩定發展,上座率會回落,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超級文和友作為長沙的標志性文旅建筑,無論是從情懷還是建筑本身來說,一開始進入廣州都會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所以開業火爆,到之后上座率的回落,其實也在意料之中。但經過大半年的經營,許多第一批的老字號都紛紛退出文和友,這就有些奇怪了。據了解,超級文和友招商時打的旗號是“免租、包裝修、包宣傳”。



    而作為廣州“地攤三杰”的阿婆牛雜、風筒輝和炒螺明是非常符合超級文和友的招商標準的。據了解,這三個品牌也是最早一批進入超級文和友的傳統老字號,但經過大半年的經營和管理,風筒輝也是最早一個撤離超級文和友的商戶。


    有記者采訪到風筒輝的創始人黃耀輝,他向大家直言,撤離超級文和友的主要原因是“不賺錢”,他曾經也是奔著超級文和友的“免租金、包裝修和宣傳”承諾來的,這也是他自己首次嘗試開分店。


    風筒輝的總店在市二宮的位置,一直是黃耀輝自己的在管理,在超級文和友開分店之后,這邊的分店也是他自己管理,包括備貨和送貨。


    黃耀輝直言,對于超級文和友的店,他一般下午才開檔,去一趟車費都要60元,而且那邊的人工和運輸成本都非常的高,但文和友的店每天的客流量和營業額完全無法估算,這么經營下來,根本就賺不到什么錢。



    無影腳陳氏盲公丸是繼風筒輝后退出的第二家店,陳氏盲公丸是來自佛山的老字號,超級文和友打的是情懷的旗號招商老字號,要求是需要“有傳統手藝、有一定名氣、做了一段時間、對城市有貢獻”。


    無影腳陳氏盲公丸也是想趁著這個契機開設分店,但因為合作的緣故,最后也無奈退出了超級文和友,雖然關于具體的原因無影腳陳氏盲公丸的負責人并沒有透露,但有業內人士分析。


    超級文和友其實采用的是聯營模式,它的商鋪租金、水電費雖然全免,但后期文和友與商鋪在利益上是分成的,分成的比例大概在20%-30%,如果按照這么計算的話,其實算下來未必比交租金省成本。


    超級文和友自從在長沙到廣州開業以來,一直爭議不斷,但今年國慶節,長沙超級文和友依舊刷出了30000桌取號記錄,足以證明,其實這個模式并不是沒有發展的潛力,但為何廣州的文和友發展始終沒什么競爭力呢?


    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從長沙到廣州,超級文和友其實也有一些水土不服的問題,廣州超級文和友的本土性嚴重不足,長沙超級文和友之所以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是因為融入了諸多年輕人喜愛的娛樂項目,如書店、美術館、酒吧、商店以及更多長沙本土文化元素,對于長沙人來說,這是一種本土的性標志,因此才能獲得了消費者的文化認同。


    但縱觀廣州的超級文和友,我們就可以發現,它本土化的東西基本上沒什么特色,阿婆牛雜、風筒輝等等品牌,出現在廣州超級文和友,表面上似乎是適配了超級文和友所需求的“老字號、有傳統手藝”等的需求。



    但實際上呢?這些品牌根本代表不了廣州這個城市,風筒輝是噱頭,炒螺明的味道其實是大路貨。廣州的人文情懷是什么?許多網友紛紛發表言論,大多數網友認為,廣州的標志應該是騎樓、西關大屋或是西方建筑如石室圣心大教堂、中山紀念堂等等,這些是歷史文化下的產物,也是廣州這個城市的標志,但這些都沒有在超級文和友中體現出來。


    業內人士認為,超級文和友用了八九十年代的建筑的外殼“硬塞”了老字號進去吸引人氣。這恰恰是犯了大忌,有其形無其魂,或許,你應該知道,對于廣州人來說,炒螺明的特色不是炒螺,是他的咸水歌;風筒輝的特色是風筒……


    而超級文和友在長沙的火爆,除了依賴于熟悉當地的團隊和經驗為其背書之外,也離不開長沙的特色菜小龍蝦、臭豆腐、炸串等核心餐飲產品上的經營。憑借這些,長沙超級文和友可以很大程度依賴旅客“打卡”生意的紅利,作為一個旅游打卡目的地存在。


    但在廣州,原生廣府文化本身就著自己的一套相對完整方式,無論是在越秀老城區或者是城中村,想要體驗老廣州的生活并不難。如果從體驗、文化角度出發,超級文和友作為一個非在地品牌似乎有點欠缺說服力。


    美食+文化的餐飲出路在哪?


    對于廣州超級文和友的現狀和出路,業內人士認為,文和友在“講故事”和“策劃、營銷”上是有能力的,超級文和友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網紅地標,而“會講故事”就是打造網紅店的首要意義。


    但發展的時候,也不能忘記,超級文和友始終都是一個人造景觀,它不能代表一個城市的文化歷史,也不能代表一個城市的人文底蘊。在開業熱鬧之后,如何回到社區提高用戶的粘性才是超級文和友值得深思的問題。



    而且在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的契合中,不能僅限于其表面,還要研究其神魂。超級文和友能在長沙如日中天,是因為超級文和友創始人本就是湖南本地人,他對湖南本地的人文特色有深入的了解,有確切的體會。


    但作為湖南人,去到廣州,無論是飲食還是文化特色上都相當于“外嫁”,許多網友說:湖南人說不好廣州故事,這也不是沒道理的。美食+文化的餐飲發展之路,最終還是得回歸到服務、品質和價值上。


    價值就是我們所說的人文價值,也就是超級文和友打造的人文景觀,廣州超級文和友的人文價值沒有打動消費者的心,是其發展逐漸走下坡路的根本原因。超級文和友如果還想繼續發展,其在價值的打造上,還需要深一步的耕耘。



      咨詢服務


    餐廳盈利模型如何規劃?

    餐廳VI&SI創意如何吸引眼球?

    菜單結構要如何組織?

    餐廳營銷要怎么制定?

    ……

    餐語咨詢為您提供

    品牌全案策劃咨詢服務

    掃碼下方二維碼咨詢哦


    往期精彩推薦
    就地過年也要吃出年味,半成品年夜飯成為“香餑餑”!
    大娘水餃的衰落,給餐飲人帶來什么樣的思考?
    餐飲品牌營銷如何年輕化?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950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月25日 12:07
    下一篇 2021年1月25日 19: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