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海底撈營收多少?265億!

    3月25日晚間,海底撈披露了2019年度財報,報告顯示,一路高歌猛進的“火鍋一哥”收獲了雙增長,在瘋狂開出308家店后又賺了23.47個億

    實現營業收入265.55億元,同比增長56.5%;凈利潤為23.44億元,同比增長42.44%。

    根據2019年年報,海底撈過去一年新開308家餐廳,截至2019年12月30日,其全球共有門店768家,其中716家位于中國大陸,以及52家位于香港、澳門、中國臺灣及海外。同時,由于租約到期和其他商業原因,海底撈也關閉了6家餐廳。

    從收入結構來看,海底撈的主要收入來自于餐廳經營,2019年全年餐廳實現營收258.89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為96.3%,相較于2018年全年增長55.2%。海底撈表示,餐廳營收實現大幅增長主要原因是其過去一年新開了308家餐廳。同時,海底撈的外賣業務也實現了大幅增長,營收4.48億元,同比增長38.6%,海底撈表示,主要由于外賣訂單數量的上升。

    雖然報告顯示海底撈業績喜人,但是作為門店業績重要的參考指標,我們發現,海底撈拓展迅速也導致翻臺率有一定下降。海底撈翻臺率從2018年的5次每天下降為4.8次每天,但是與此同時其人均消費是有所上升的,從2018年的101.1元上升至105.2元。該數據預示著公司未來增長或面臨“天花板”。

    就2020年的戰略規劃,海底撈在年報中表示,將繼續戰略性拓展餐廳網絡,包括進一步提高餐廳密度和進一步拓展餐廳覆蓋的地區。同時提升就餐體驗,繼續技術方面的投入,策略性地尋求收購優質資源,進一步豐富餐飲業態。


    業績增長迅猛

    每1.2天新開1家店

    一二線城市銷售卻迎來負增長

    財報顯示,海底撈餐廳經營收入為256.09億元,為其去年主要收入來源,占海底撈2019年總營收的96.43%,與2018年164.91億元的餐廳營收相比,同比增長55.2%。

    過去的一年里,海底撈新開門店數為308家,相當于平均1.2天就開設一家新店。截至報告期末,海底撈全球門店數量已達768家。

    當前,海底撈的一二線城市門店數量分別為190家和332家,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數為194家,境外門店為52家。

    在其他業務方面,海底撈調味品及食材銷售從1.54億元提升至4.94億元,同比大增220.78%,超過外賣業務收入貢獻比重。而海底撈外賣業務收入則從2018年的3.24億元上升到2019年的4.48億元,增長了38.6%,上升原因歸于外賣訂單數量的上升。

    如開篇所述:其財報顯示,2019年海底撈新開業308家餐廳,截至目前全球門店網絡增至768家,除開因租約到期和其他商業原因,關閉了6家餐廳。

    在如此增長之下是海底撈迅猛的開店速度的同時。海底撈同店銷售增長率卻大幅下跌,財報中顯示,2019年,海底撈的同店銷售增長率為1.6%,而在2016年-2018年,增長率分別為14.1%、14.0%、6.2%。

    一二線城市同店銷售增長率甚至出現負增長,增長率分別為-0.2、-1.9%,而三線及以下城市和中國大陸以外城市的同店銷售增長率則為8.3%、11.9%。由此來看,海底撈一二線消費者拉新難度高于三線城市。

    翻臺率存在明顯下滑

    雖然從規模看來,海底撈得到了有效擴張,但不容忽視的是,其單店營收貢獻、翻臺率較上年同期均出現了十分的明顯下滑。

    作為餐飲行業的重要指標,翻臺率即餐桌重復使用效率,翻臺率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餐廳流動性的下降。

    根據財報數據推算,海底撈2019年度一線城市單店月收入約為284.3萬元,二線城市單店月收入約為279.7萬元,三線及以下城市單店月收入約為248.2萬元。

    而2018年同期,一二三線城市單店月收入分別為317.3萬元、313.8萬元和240.6萬元。除三線及以下城市單店月收入略漲3%外,一二線城市門店月收入分別下滑10.4%和10.9%。

    同時,海底撈去年翻臺率從2018年的每天5次降至每天4.8次。其中一二線城市翻臺率均下降0.4個百分點,三線及以下城市下降0.1個百分點。

    對此,國金證券研報認為,由于海底撈仍然處在門店密集拓展期,整體翻臺率略有下滑符合行業規律。未來隨著門店加密進程的推進,合理范圍內的下降是可預見的,也是可接受的。對于火鍋這種慢餐行業而言,海底撈四次以上的翻臺率水平在行業內仍屬優異。

    據了解,火鍋行業日均的翻臺率在3.5次至4.5次之間。以同在港股上市的單人小火鍋呷哺呷哺為例,其財報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的日均翻臺率已跌至2.4次。

    從客單價來看,去年海底撈人均消費金額由2018年的101.1元上升到105.2元,增速為4%,與往年相比保持穩定。

    受到翻臺率下降的影響,海底撈去年同店日均銷售僅增長1.6%,較上年的6.2%下滑明顯。且在主要門店擴張區域的一二線城市的同店銷售增長率均下滑,一線城市下滑0.2%,二線城市下滑1.9%。

    由于海底撈三線及以下城市和中國內地以外城市的同店銷售增長率分別為8.3%和11.9%,也在一定程度上回補了整體增幅。

    此外,海底撈的人工成本負擔也在不斷加大。

    截至去年12月31日,海底撈共有102793名員工,員工成本達79.92億元,同比增長59.3%,人均年薪為7.77萬元。相比其2018年50.16億元的員工成本增長了59.3%,所占收入比例增長至30.1%。

    疫情后市場表現如何?

    經過疫情挑戰歇業停擺的餐營業,如今逐漸重啟,而靠“等位”出名的海底撈將在2020年如何繼續翻盤?

    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海底撈的加速擴張計劃按下了暫停鍵。

    餐飲行業整體損失慘重的背景下,不少暫停營業的餐企表示現金流開始斷裂,靠自有資金或撐不過三個月。

    最近2個月,疫情給整個餐飲行業都蒙上了一層陰影,巨大的打擊給各企業的現金流提出了考驗,而海底撈或因擴張速度帶來成本及費用壓力。在逐步復工之后,以海底撈為代表的餐營企業是否會因報復性消費迎來一波利好?

    財報顯示,受疫情影響,海底撈國內所有門店1月26日起全部關停,2月15日起恢復外賣、直至3月12日才開始提供部分城市堂食,而作為其整體營收96%以上的主要收入來源,海底撈的堂食業務共計暫停46天。按此計算海底撈堂食業務1季度停擺近50天。又因海外疫情還未得到控制,海外門店也將受到新的影響。

    歇業近50天

    經歷沖擊后有望快速恢復?

    中信建投此前表示,估計疫情造成海底撈2020營收損失約50.4億元,歸母凈利潤損失約5.8億元。

    海底撈目前的現金流是否安全?企業會否出現“斷供”的可能?

    從海底撈2019年財報來看,截至去年12月31日,海底撈資產凈額達到106.3億元,資本負債比率為2.2%,銀行結余及現金22.2億元,相較上年同期41.2億元,減少了近一半的賬上資金!

    開支方面,以2019年度數據測算,海底撈每月的必要支出中,員工成本約為6.7億元,原材料成本約為9.4億元,物業租金費用每月約為2002萬元。其中,門店停業后,原材料成本大幅降低。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海底撈的賬上現金足以支持其繼續運轉。

    中信建投則在研報中表示,目前看來海底撈現金流及資金狀況較為充裕,并且也通過外部銀行等機構取得貸款支持,能夠較好保證近幾年的門店擴張計劃。

    中信銀行北京分行與百信銀行將為海底撈提供信貸資金支持21億元,首筆8.1億元放款資金已于2月19日匯入海底撈賬戶。

    對于疫情的影響,海底撈表示,盡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門店的經營表現正在逐步改善。但鑒于疫情的動態性質,董事認為財務影響于本公告日期并不能合理估計,但預期隨著采取改善措施和現有的資金來源,集團仍將持續經營。

    天風證券近期的研報認為,受停業影響,業內預期海底撈今年上半年收入為94.20億元,同比下降19.5%。

    “2019年下半年海底撈同店銷售下滑,反映出加速展店過程中的階段性影響,但該趨勢基本在預期之內,或將延續至展店加速期結束。”中信證券分析師表示,2020年受公共衛生事件沖擊較大,但火鍋成癮特征下經營有望快速恢復,負面沖擊將集中在一季度。

    -The end-


    更多精品推薦: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974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27日 22:12
    下一篇 2020年3月28日 03: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