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物粉神
在12月20日上午舉行的開幕式暨文藝演出上,津市將被授予“中國牛肉米粉之鄉”并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20家企業成立“津市牛肉米粉產業品牌聯盟”,50家門店將進行五星級認證授牌。同時,津市牛肉米粉文化的吉祥物“蘭蘭”和“津津”也將閃亮登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12月21日下午,津市將向世界紀錄發起挑戰。據餐易私塾記者了解,當天,2000名參與者將拼出津市牛肉米粉文化的吉祥物的形象,創造3800碗米粉隊列世界紀錄,并在湘籍世界冠軍的帶領下,2000人同時品嘗3800碗津市牛肉米粉。
吉祥物蘭蘭和津津
12月9日下午3點,餐易私塾記者在長沙市五一路的津市劉聾子粉館探訪發現,盡管已經過了飯點,仍有不少“吃貨”在店內捧著碗大快朵頤。“吃米粉好像已經沒有時間界限了,今天早飯吃得晚,中午沒吃,下午突然就很想吃劉聾子的牛肉粉,果斷就跑過來了。”
市民楊小姐笑著說。她攪拌著碗里的圓粉,光潔的米粉被湯汁裹挾得均勻,看上去富有彈性、勁道十足,牛肉和香蔥點綴其間,香氣四溢,讓人垂涎欲滴。店內工作人員告訴餐易私塾記者,她點的紅燒牛肉粉最受歡迎,比較符合長沙人口味,“到下午3點店里一共賣了800余碗粉,一天賣上千碗不是問題,而每年夏季的生意會更好一些。”
不僅是連鎖店,自立門戶的津市米粉早在全國各地都生根發芽。在開福區荷花池巷,津市人郭桂兵開的一家常德牛肉粉店已經有15年了。“客源都是附近的居民和單位職工,回頭客多,經營比較穩定,每天平均可以賣100碗粉。”郭師傅顯得十分滿意。
這家店是一家夫妻店,他靠這家店支撐起整個家,養育了2個孩子。他向餐易私塾記者介紹,為了適應長沙人的口味,在保持正宗津市粉的味道上,他做了一點調整,“現在的人都喊著要減肥,我就把重油重辣調淡一些,中藥味也減了些。”郭師傅在從業的這些年帶的幾名徒弟也長沙開了粉店扎了根。
近年來,在做大做強牛肉米粉這一產業上,津市市委、市政府開展編制好產業發展規劃、講好津市牛肉米粉故事、完善產業標準化體系、加快建設津市牛肉米粉產業專業園、拓展一批實體門店、發展電商網絡、加快米粉原料基地建設、加強米粉品牌商標保護等八大行動。
這一次,津市舉辦首屆津市牛肉米粉美食文化節,是為了促進津市牛肉米粉“生產標準化、產業集聚化、品牌特色化、店鋪連化”發展,力爭三年內實現雙10億的目標,把津市牛肉米粉打造成湖南特色小吃品牌和百億特色產業。津市計劃用五到十年的時間,把津市牛肉米粉品牌打造成與“沙縣小吃”、“蘭州拉面”齊名的“國民品牌”,。
到2021年,發展津市牛肉米粉標準化門店200家,總營業收入10億元;建成津市牛肉米粉產業園、入駐米粉生產、配套企業6家,總產值達到10億元。目前,津市市內一期津市牛肉米粉標準化星級門店改造完成營運,門店均冠以‘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津市牛肉米粉’字樣的統一店招、有津市牛肉米粉協會授權使用的星級、編號、二維碼的授牌。市域外標準化門店改造在年后實施。
課程咨詢,掃碼聯系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