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咨詢詳情
或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對于地方餐飲來說,去北京開店那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因為北京是戰略高地。
然而現實情況是,一大批地方餐飲“進京趕考”都陣亡了,這個名單里不乏餐飲百強,甚至是餐飲二十強。
那么以北京為代表的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到底是餐飲人的天堂還是地獄?
一批地方品牌餐企“進京趕考”失敗 1、鄉村基快餐只剩1家店
重慶的鄉村基快餐在川渝地區叱咤風云,擁有600家連鎖店,可以和肯德基、麥當勞貼身肉搏和抗衡。并且做成了快餐上市第一股,于2010年在紐交所上市了。
上市之后,鄉村基的第一個擴張動作就是學習真功夫去北京開拓市場。并且迅速在北京開始布點開店,然而目前在網上所查到的北京鄉村基門店只有1家了。
而鄉村基官網的店面分布上,已經沒有北京地區的店面了。鄉村基進京后遭遇了股價受挫,同時北京店面盈利狀況不理想,首都人民并不是很認可,只能忍痛退出。
2、一尊皇牛火鍋被迫退出
河南一尊皇牛曾經多年蟬聯餐飲百強榜單前五十名,也曾經有過一次悲壯的進京經歷。
在一尊皇牛發展的鼎盛時期,一尊皇牛挺進北京,做高端火鍋。人均五六百元的火鍋,曾經是很多火鍋的學習對象,然而風光無量的背后,危機也出現了。
它曾經是京城名媛和明星們的美食打卡勝地,然而每家店的投資高達上千萬。
沒想到北京的投資回報率并不高,在砸了5000萬開了5家店后,最終因為不能持續盈利,不得不撤出北京市場,如今總公司也從鄭州搬到西安了。除了一尊皇牛外,還有德莊火鍋、碟滋味火鍋等,都來過北京。
我所列舉的僅是冰山一角,北京不僅開餐廳難度系數大,不確定因素也多,盡管如此,依然擋不住前赴后繼的地方餐飲企業進京的腳步,因為在他們眼里:“這輩子不把店開到首都,感覺都白活了”。
其實很多人進京是為了面子,從而忽略了盈利問題。
在北京,你可以找到幾乎任何餐飲業態,無論你開什么樣的餐廳,都會有數不清的競爭對手。高中低檔幾乎每一個競爭檔位都有巨頭林立。
北京不會給你修煉內功的時間,北京會用殘酷的數字游戲淘汰你。
進京的4大風險
有人開玩笑:如果你恨一個餐飲人,就讓他去北京開餐廳。
這不是潑冷水,這是慘痛的現實。大家來京的時候都意氣風發,對天發誓要干一番大事業,而卷鋪蓋回去的時候則是灰頭土臉,發誓以后再也不來北京了。
北京雖然讓很多餐飲人夢碎,但依然有前赴后繼的餐飲人過來淘金圓夢。
夢想很美好,但我并不建議地方餐飲隨便進京開店。
1、開店成本翻10 倍
如果餐飲“三高”(房租高、人工高、原料高)是壓在餐飲人身上的三座大山,那么來北京后,三高成本還要增加好幾倍。
在北京隨便一個能做餐飲的200平方商鋪,租金都在百萬以上,這還不包括轉讓費。可能在三四線城市一個200平的店轉讓費七八萬,到了北京就有可能七八十萬。
在北京,你的人力成本要翻倍,隨便一個服務員一年的成本就要五六萬,還不包括食宿,與此同時原料成本也居高不下。
在北京,餐飲商鋪只要一上市,就會被迅速搶空,甚至更夸張的是,有些商鋪還沒掛出轉讓,有小道消息的餐飲大佬就來打劫了。
在北京,我在朋友圈里經常看到:“馬家堡剛出商鋪300平,租金便宜了,揮淚甩賣,一年180萬……”
這些對于地方餐飲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可是在北京,一切都那么習以為常。
2、關店率奇高
據說北京每天會新開四五百家餐廳,每天又會倒閉四五百家餐廳。一條街上的餐飲招牌總是換了又換,永無止息。
你今天看到的是小龍蝦店,明天可能就變成了火鍋店,后天可能就是燒烤店了,街邊的店鋪總是千變萬化,北京就是這么生機勃勃。
相比于街邊店,商場店的更新率則更高,你方唱罷我登場,半月不見已臉盲。
3、一條街3、4個競爭對手
扛過了高租金和高人工,你以為就沒事了?那是大錯特錯。因為北京的餐飲競爭激烈程度也超乎想象。
北京的餐飲都是扎堆出現,一條街上同業態的餐廳重復率非常高,并且基本上都是連鎖餐飲,大家貼身肉搏,剩者為王。
比如北京豐臺區洋橋附近有條餐飲街,一開始只有一兩家燒烤店,算不上是品牌,但是日子過的還都不錯。可是沒過多久,木屋燒烤來了、聚點串吧來了、各種烤肉也來了,大品牌們在一場場血拼中找尋存在感。
4、地方龍頭“秒變”無名小輩
在中國三四線城市,你的餐廳招牌可以非常大,非常醒目。
但是在北京,你的餐廳招牌想要別出心裁,那是不可能的。一切招牌都要規規矩矩,200米外是不讓你看清楚的。并且一次創城活動下來,可能你連掛招牌的資格都沒了。別管是慶豐包子還是好利來,都統統找不著了。
不是把你打回原形,而是直接打的親媽都不認識了。
沒錯,這些店是在北京
三四線城市才是餐飲的“掘金地”
那些進京比較早的地方餐飲鏖戰多年方才站穩腳跟。據說木屋燒烤“進京趕烤”5年方才盈利。
那么,北京是不是不適合任何餐飲業態進京哪?
當然不是,北京的小吃市場還是出現了包容的胸懷,比如楊國福麻辣燙2014年進京后迅速爆紅、東方宮拉面進京后也生意火爆。
如果是一些試錯成本比較低的品類,總部資金雄厚的餐飲企業,可以嘗試進京發展,但前文中所要面臨的問題依然存在,要做好心理準備。
三四線城市做餐飲更賺錢
持續盈利是做餐飲的最終目的。我們服務的有個火鍋企業,叫碟滋味火鍋。也有著一段進京的故事。
2016年碟滋味進京發展的時候,那時候全國有五六十家店,創始人找到我咨詢進京事宜。當時團隊意氣風發,勢要拿下首都的戰略高地,我先是鼓勵了一翻,緊接著就開始潑冷水了,舉了一尊皇牛的例子、德莊的例子、鄉村基的例子。
但是當時他們已經在北京選址拿了個五六百平的店,準備裝修了。
我看了他們之前的店面風格依然是“四川土酷風”,就跟他們說:“品牌不升級,很難接上首都的地氣,就算升級了,也不一定能成,因為在北京開大店的風險太高了,有時候不是因為你的菜品不行,而是其他因素會阻礙你前進,還有你們的總部在四川,主力戰場在西北,進京開店就要成立北京分公司,在北京開店加上成立公司,運營成本是非常高的”。
碟滋味之前品牌形象
后來,店還是開了。但2017年他們又找到我,深感品牌老化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品牌發展了。于是我建議他進行品牌升級,之后進入了快速擴張期。到2018年底,店面數量已經突破130多家,一年新增了60多家店。
2018年11月初,他們發來喜訊:新疆喀什的400平米直營店,28天突破100萬的營業額。
與此同時,他們也收縮戰線,關閉了北京的店面,正式退出北京市場。
你與其在北京的泥淖中艱難前行,不如在三四線城市穩扎穩打。那里租金底、成本低、水草豐美、消費能力其實并不弱。
碟滋味新版品牌形象
建立根據地市場,陣地要一片一片打
為什么很多地方龍頭餐飲企業可以持續盈利?但是一出去就不行了。就是因為他們建立了根據地市場。
在你自己的地盤,你是頭狼,但是去了別人的地盤,你可能就是一只任人宰割的小綿羊。
做餐飲是需要根據地市場的,比如巴奴毛肚火鍋,在鄭州一個城市開了幾十家直營店,把整個城市能開巴奴的商圈都一一滲透了。
等待品牌勢能越來越強的時候,才會選擇進京發展,而巴奴的進京之路也異常波折。
我們還有一個開面館的客戶,在河南安陽一個縣城里,硬是創造了一個神店,有什么神奇之處哪?這家面館在一個經濟不太好的縣城,300多平,12元一碗的面館,巔峰時期可以創造日入3萬的流水。而這家店的房租,只有8萬元,我說的是一年8萬元。
這個品牌叫谷鵬麻鴨面。當年找我做品牌升級的時候,只有2家店。品牌升級后,谷鵬開始打造根據地市場,整整3年都在安陽發展,并建立中央廚房、采購先進的設備,如今已經要開到石家莊了。
所以我說賺錢的店大部分都在地方區域市場,趁著競爭還不那么激烈,通過品牌化塑造,目前的市場還有不少機會。
但是,以后其他大品牌采取降維打擊的時候,一大批地方區域餐飲將會淪為炮灰。
區域餐飲品牌能不進京的,不要急著進京發展,這里水深、怪多、暗礁叢生。
如果非要來,那便過來和高手們過過招,前提是你的資金足夠雄厚。
如果地方區域市場還沒有吃透,那就把地方市場一個一個攻下,不斷修煉內功,因為未來的某一天,你身邊出現的可能全是餐飲老炮……
(本文作者是白墨,如對文章有探討,請加微信:535469971)
來源:餐飲品牌那些事
編輯:兩只魚 | 統籌:鶴九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云味館|日本研修|蠔門九式|西尾抹茶|石客照明熊貓設計|世界杯營銷|丸龜制面|西貝|沙縣小吃
【活動/廣告投放】
大箏:?18923764126?
微信號:toutiaoxiansheng
【公關/營銷/推廣】
林小姐:13798211722
微信號:Rita-Lam
【加入餐飲界社群】
微信號:chohuobang
【原創轉載】
微信:DYY1211-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