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個餐飲定位大師幾百萬,盲目相信的后果卻是致命的


    餐飲人到底該怎么看定位理論?


    不看需求做定位就是自掘墳墓!


    市場是由供需關系組成的,企業端是供給,消費端是需求。


    企業的一切戰略必然要以消費需求為原點,這本就是樸素的商業道理。


    而定位理論把認知放在了一個極高的位置。


    01

    市場誕生于需求,而非認知

    在呷哺呷哺出來之前,1個人在外面是很難吃到火鍋的,即便是火鍋行業的領導者,也無法解決這一痛點,直到呷哺呷哺1人小火鍋出來,小火鍋才成為市場。


    呷哺呷哺如果只看認知——火鍋等于聚餐,那1人食小火鍋永遠不可能誕生。


    “如果我是一個消費者,我會想,你是榴蓮披薩的開創者,跟我有什么關系?”樂凱撒榴蓮披薩創始人陳寧如是說。


    消費者的邏輯很簡單,好吃嗎?我吃得慣榴蓮味的披薩嗎?


    即便是業內公認的品類開創者,樂凱撒也知道餐企經營的原點是消費需求。


    那么,為什么定位理論要強調認知呢?


    因為有用。


    特別是品牌籍籍無名,而又急切需要打入市場時,打認知是一個捷徑;


    如果能順利找到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的位置,自然會省掉很多教育成本。


    而對企業端來說,也能集中精力,更容易把一件事干成!


    以老鄉雞為例,老鄉雞打了很多年的安徽連鎖快餐的認知。


    養雞起家,后來轉行成賣快餐,這就面臨一個問題,重心到底該放在養殖業,還是餐飲業。


    這時,定位就發揮功效了。


    當時來看,老鄉雞的養殖等業務也賺錢,但不溫不火,反倒是快餐店經營良好,且當時好的快餐很少,是個機遇。


    因此,老鄉雞大膽砍掉其它業務,全心做快餐。


    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是對的,當時的快餐店主要是夫妻老婆店,臟亂差是常態,消費者對更有品質的快餐是嗷嗷待脯。


    同時,老鄉雞改了名,出走外省后,又全部回到安徽,直到老鄉雞成了安徽快餐的絕對性領導品牌,才走出武漢、南京,如今直營店已經開了600多家。

    但是,有用就能成為企業經營的第一性原理了嗎?


    顯然不能。


    這所有的一切,都有個前提:需求。


    快餐是剛需,消費者也需要低價高質的快餐,這才是老鄉雞騰飛的關鍵。


    如果企業生產的東西,消費者根本沒有需求,哪怕再強調認知,再用心生產,都沒有市場。


    市場是由需求驅動的,而不是認知,認知只是輔助。


    02

    需求是變化的,堅守認知是一葉障目

    “一年賣出三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的香飄飄,曾經是杯裝奶茶的領導者,全國銷量第一。


    很多人都知道,這是認知;但現在,還有多少人買奶茶時,能想起香飄飄?

    自2012年起,香飄飄的營收增速就開始變慢,2014、2015年甚至出現了負增長,今年上半年,虧損5000多萬。


    為擺脫業績頹勢,它推出了瓶裝液體奶茶、果汁茶,但市場反應都十分冷淡。


    奶茶的顧客群本來就是最年輕的,不斷更新迭代的,香飄飄原有的顧客群早已過了喝奶茶的年齡。


    原點顧客群沒有了,市場也自然沒有了。


    不僅是香飄飄,實際上,在有門店的茶飲行業,競爭也非常之激烈。


    那些做奶茶、做果汁做了7-8年的品牌,以前生意一直順風順水,直到去年,突然受到沖擊,顧客群被喜茶、奈雪的茶等新中式茶飲分食。


    連果汁、傳統奶茶都被90后、95后“嫌棄”了,他們要喝的是用新鮮水果、上好茶飲制作的新茶飲。


    市場瞬息萬變,需求也是時刻變化的。


    需求變了、市場變了?餐企變不變?


    是繼續固守在某個定位、認知里,還是順勢而為,大膽改革?


    要知道,在餐企發展的某個階段,定位是大有裨益的;


    但不能說堅持個十年百年不動搖;


    因為需求變了,即便消費者還有認知,也不會被激活,也就無法產生交易。


    盲目相信定位,會讓企業短視


    你不能因為治好了一個人的手指頭,就對外說,這個人的命是你救的。


    同理,你不能因為給一家企業做了定位,最后這個企業成功了,你就說,這個企業的成功全仰仗于你的定位。


    小馬宋說了一句話,一個給蘋果提供垃圾袋的公司,也可以寫上:蘋果公司合作伙伴。


    一個企業成功了,是綜合協作的結果,哪里是一件事做成的呢!


    定位只是企業經營的一小塊,主要和品牌相關,怎能無視為餐企貢獻力量的產品、員工、運營、管理等?


    人性都是攬功推過的,這在咨詢行業尤為突出。


    成功了,就全是定位的功勞?失敗了,就是企業其它方面沒做好?


    不為結果負責,推委卸責、錯了還不承認改正……


    西貝的合作伙伴——華杉老師曾說過:“沒有華與華,西貝一樣會成功。”


    不能過分夸大定位的用處,否則就會讓餐企短視、片面,無法找到企業真正的優勢和成功的法則。


    定位之爭的背后:咨詢行業的亂象

    門檻低、收費高、不負責


    其實,這場聲勢浩大的嘴炮,吵的根本不是一個東西。


    壽文彬先生在文章《西貝花了幾千萬才搞明白,它把餐飲人都帶溝里去了》中所表達的,并不是要貶低定位,只是告訴餐飲人,不要迷信定位,否則,就會亂了企業經營的陣腳。


    也實在是因為,定位所屬的咨詢行業很亂。


    01

    誰都可以做定位

    現在,行業里做定位的,大多是從特勞特和里斯傳承下來的。


    這種還是比較靠譜的。


    也有一些定位大師,功力不夠,機緣巧合地就成功了。


    操作的項目里,失敗的比成功的多,但他們對外只說自己成功的。


    更不靠譜的就是,那些讀了幾本定位書,就號稱自己是定位大師的人。


    但在國內迷信定位理論的大環境下,各種牛鬼神蛇都來做定位項目了,咨詢行業魚龍混雜。


    02

    收費幾百萬,卻不為結果負責

    在國內,找個定位大師,一單收費都是幾百萬。


    貴嗎?貴。


    但貴還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貴還不一定有用,很多大師都不為結果負責。


    記者身邊恰好有一個餐飲老板朋友,正在遭受定位之苦:

    這個朋友創業三年,小有成就,手頭有了些閑錢,就請了一個知名的營銷大師給餐廳做定位。


    大師來了之后,認為該餐企的格調不夠,就指著餐廳說,全都給砸了。


    此后,餐企每天都在改東西,在大師的感召下,員工也很興奮。


    但,不久,餐廳的營收竟然直線下跌。


    以至于現在,這個朋友不得不伸手向朋友借錢,來度難關。


    這個朋友就是被這些定位大師忽悠了,認為定位真的是神丹妙藥,讓定位凌駕于企業戰略之上,由此釀成了苦果。


    定位理論在實際應用時,肯定有成功案例,也有失敗案例,本來實屬正常,但有些定位大師既收了昂貴的費用,在操作失敗后,還要全甩鍋給企業,這就不太厚道了。


    小結:


    定位有用,但不能迷信,否則就會帶來災難!


    “品牌+品類”的命名方式,是典型的定位理論,有的品牌用成功了,如楊記興臭鱖魚,但在現實生活中,失敗的更多!


    其實,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第三方咨詢公司亦如是,它對餐飲企業的作用,更多的還是錦上添花啊!



    文:焦逸夢

    來源:職業餐飲網(zycy168)

    推薦:餐飲經理人(canyinjingliren)


    推薦閱讀


    1年連鎖500家,不足20平米小店月賣60萬!
    3年69家店,“小”春餅連鎖的“大”攻略
    8年聚焦一碗回鍋肉 百年神廚王加強:歷盡貧窮之后的涅槃重生

    微信(ios系統)又改版啦~

    為了便于找到我們公眾號,不讓我們失散~

    快把我們設置為星標吧!



    2019年雜志訂閱

    2018年10月26日,中國日報英文版China Daily報道了

    東方美食劉廣偉社長劃分34菜系

    此舉揚名海外!

    11月30日前訂閱2019年雜志

    免費獲贈《中國菜34-3體系》一書


    2019年雙刊雜志訂閱

    價格全年不變

    禮品月月減少~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訂閱界面~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6304.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1月21日 21:39
    下一篇 2018年11月21日 22:1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