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原文傳送門:
2萬字解讀2020中國餐飲,洞見4大趨勢|全網首發
原文摘要:
當線下互聯網時代成熟的時候,整個食品餐飲行業將誕生中國,乃至世界的首富。
沖鋒的號角已經吹響,從今年開始:未來10年將決定中國餐飲未來100年格局!把握住,我們將建立起一個餐飲產業的日不落國!
成功的思考方式是以終為始,終局倒推布局。
首先,我們來看看美國餐飲品牌的發展路徑:都樂(甜甜圈、快餐咖啡)成立于1950年;肯德基成立于1952年;漢堡王成立于1954年;麥當勞成立于1955年;必勝客成立于1958年;達美樂成立于1960年;賽百味成立于1965年;西斯科這樣的供應鏈公司成立于1969年。
這些品牌大多誕生在美國五六十年代,美國當時發生最重要的事情是科技的進步帶來的食品加工技術發展,真空包裝和保鮮技術的成熟,全國倉儲冷鏈配送的完善,使得餐廳食材供應鏈的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也使得美國誕生了最大的一批以效率著稱的餐飲連鎖品牌。
所以,第一代美國餐飲的誕生主要基于:快餐、標準化、供應鏈技術的提升。
而后幾十年里,美國只誕生4個大型餐飲連鎖品牌:星巴克、棒·約翰、Chipotle、ShakeShack,其中只有星巴克形成了足夠大的規模。
星巴克成立于1971年;棒·約翰成立于1984年;Chipotle成立于1993年;ShakeShack成立于2001年,而后美國再沒有大型連鎖餐飲品牌出現。
這批大型連鎖餐飲品牌的出現是因為八九十年代,美國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美國消費者的飲食需求進一步提升,更加追求個性、追求文化屬性、追求品質,也就是消費升級的需求。
所以,第二代美國餐飲品牌誕生主要基于:文化、品質、中產階級的精神屬性,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消費升級。
當下美國社會面臨的問題是過度的肥胖和不健康,健康飲食的需求變成主流,從而出現健身房和沙拉的興起,食材標注來源地、營養成分和卡路里。
所以,第三代餐飲品牌誕生的核心是:健康和新鮮。
餐飲業類似的路徑又再次發生在后來的日本。除吉野家外,一蘭拉面誕生于1960年,元氣壽司誕生于1968年,薩莉亞(意大利餐)誕生于1968年,Nakau1969年,羅多倫咖啡誕生于1976年,COCO一番屋誕生于1978年,食其家誕生于1982年,一風堂誕生于1985年,龜丸制面誕生于2000年……
幾乎絕大多數的日本餐飲大連鎖品牌都誕生在2000年以前,和美國一樣經歷了類似的階段,在此之后誕生的大連鎖品牌的概率越來越低。
中國的今天和五六十年代的美國、2000年代前的日本又極其相似,食品加工技術基本成熟,保鮮技術、冷鏈配送及倉儲能力基本完善,資本化大門已經打開,效率價值、品質文化個性需求、健康生活追求這三個階段的訴求幾乎在同一個時代爆發。
在接下來的十年當中,中國也將誕生最多的世界級的超級體量餐飲品牌,也可能將決定未來中國餐飲百年的格局。
未來10年將是餐飲人最好的10年,也是最后的10年,是無法失去、不能錯過的10年。
你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付出一切努力來爭取市場地位,市場格局一旦形成,效率、品質、價格、品牌全面拉開差距,將很難再有競爭者可以挑戰,如果市場領導者沒有犯重大錯誤,可能在未來百年里都沒有人可以顛覆。
過去,我們在黑夜中孤獨前行,在窄門中找尋微光。
今天,微光已經照亮世界,餐飲資本化已成青天白日,更多的投資人已經加入了這個行業,這是所有餐飲創業者的福音,也是所有餐飲創業者的決戰時刻!
餐飲人,雄起!戰十年,定百年!
原創文章,作者:窄門餐眼,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4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