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企老板內參 王盼 孫雨 | 文
跨界而來的“江湖亂戰”
去年火爆全國的螺螄粉,在2021年依舊延續著“真香定律”。
4月6日,中國石油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中國石油推出螺螄粉產品,在其天貓中石油昆侖好客官方旗艦店售賣。
中石油并不是跨界”打劫“螺螄粉的第一家,早在今年1月份,中石化宣布推出自有品牌“易姐姐螺螄粉”,該產品將通過自營、產地直郵等模式布局,同時將在全國近3萬家易捷便利店上架,去年7月,五菱汽車跨界推出的“只針對高端人士的五菱螺螄粉”……
五菱汽車出品的高端螺螄粉
螺螄粉的熱度今年仍未減弱,線上,無論是京東還是天貓、淘寶,搜索“螺螄粉”,瞬間有上千家門店映入眼簾,既有去年銷售火爆的“李子柒”、“好歡螺”、““螺霸王”等網紅品牌,也有堅果大佬如“恰恰”、“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大牌零售旗艦店,而且各家成交量都相當不錯。
螺螄粉并不僅僅是新零售的“寵兒”,餐廳也早有涉及,比如說去年10月,肯德基就正式開賣螺螄粉,推出原味和雞肉味兩種口味,但肯德基稱“由于該產品的氣味特殊性,店內并不提供堂食服務。”連海底撈也開始出售袋裝螺螄粉,通過新零售渠道向外銷售。
其實,柳州螺螄粉在剛過去的“疫情年”,已迎來了爆發的黃金期。今年大牌們入局,是對品類熱度的延續。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4月21號,全國范圍內共有近2萬家螺螄粉相關企業;2021年的這幾個月里,就新增了2531家企業。
近5年里,螺螄粉相關企業注冊量逐年遞增,且2020年注冊量為歷年最高,達6767家,同比增長69%。可見,螺螄粉這個品類在2020年實現高速增長,熱度極大提高。官方數據統計,2020年,這個單品創造了109.94億元的銷售收入。
尤其在疫情期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螺螄粉一度成為全民熱議的爆火美食。內參君整理數據后發現,螺螄粉的火爆,在全國呈現4個特征:
一是在螺螄粉的“大本營”廣西,區域性品牌強勢崛起,門店分布相對集中。
圖中可見,品牌大多誕生于螺螄粉之鄉廣西,并以加盟模式運營。從大眾點評來看,螺螄粉餐飲品牌在門店布局相對集中。
這說明,爆火的螺螄粉目前依舊屬于小眾市場,在南方某些城市更受歡迎,走向全國市場,從區域性品牌成為全國性品牌,還需要不斷投入營銷和教育市場。
同時,螺螄粉本就屬于粉面品類,從菜品結構來看,門店往往不限于只做一份主打粉,還會增加各種小吃、蓋飯、米粉、飲品等豐富品類,幫助引流增量,增加客單價。
二是很多品牌通過線上做銷售,讓螺螄粉以預包裝形式流通全國(甚至海外)。通過在線上電商平臺搜索顯示,內參君收集了部分螺螄粉零售品牌,如下:
其中像尋螺記、螺狀元是零售和堂食雙發展,大眾點評顯示,二者門店在十幾家到二十幾家。說明,螺螄粉零售品牌在做大線上知名度、產品品質的同時,正在尋求線下經營商機。
三是大品牌紛紛跨界,涉足螺螄粉,為該品類打開廣闊知名度。
早在2017年,先知先覺的海底撈就入局了螺螄粉。不過,截至發稿,內參君發現,大眾點評、電商等平臺,并未看到其螺螄粉相關產品。
2018年,“本土化能力超強”的肯德基曾嘗試過一陣子柳州螺螄粉口味的漢堡。不過,肯德基正式“入局”這一品類應該是在2020年,全線推出了螺螄粉預包裝產品。
肯德基入局,對于喜歡吃螺螄粉的食客來說是好事,增加了品類的更多選擇。除了線上做零售,目前,部分肯德基門店也賣螺螄粉,但需要消費者買回去自行加熱。畢竟,在西式快餐廳里吃臭臭的螺螄粉,屬實“違和”。
方便面巨頭統一,原來就有長期制作和銷售方便速食的經驗,品牌扎根市場很深,得到了人們極大的信賴感,今年也增加一款螺螄粉產品。
各大企業紛紛跨界售賣螺螄粉,一方面是追求熱門品類,搶占市場先機,更多是利益訴求;一方面,也的確為螺螄粉在全國的傳播造勢。
螺螄粉原本只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區域性特色小吃,“不吃螺螄粉,不做柳州人”是當地人們口口相傳的民間俗語,可見螺螄粉在柳州的地位不凡。用螺螄作為原材料,熬出又鮮又濃的湯汁,再配上米粉、酸筍、腐竹、木耳、花生、黃花菜、蘿卜干等,這樣別致的搭配,有著極高的辨識度和記憶點。
那酸筍裹著米粉挑起來,舌尖一陣辛辣的刺激,眼淚、鼻涕也開始不聽話,用過的餐巾逐漸堆成小山……舌尖上的那一抹刺激和香味,讓人欲罷不能。
螺螄粉的“發跡”,要感謝幾檔節目:2012年,在《舌尖上的中國》熱播推動下,螺螄粉被全國人民熟知;2015年,《走遍中國》節目組再次報道這款柳州小吃;2019年,湖南衛視熱播的《天天向上》,以娛樂化的形式,再次助力螺螄粉的爆紅。
除了電視節目,政府的扶持(2015年提出產業化發展理念、2018年成立特色小鎮、設立螺螄粉文化節)、B站美食主播、電商、網紅直播帶貨、主流媒體合作等,也共同成為螺螄粉爆紅的“氛圍組”……
而真正讓螺螄粉“大爆發”的,是2020年的疫情時期,宅在家中的青年們紛紛想給日子“加一點料”,于是,螺螄粉再次成為焦點。
螺螄粉為什么能火爆全網?內參君認為,這里有幾個核心原因:
1、首先是產品特征明顯,有反差感。就像臭豆腐受歡迎一樣,螺螄粉的忠實消費者往往是小眾而精準的。“越臭越香”,給消費者極大的味覺刺激;對于沒有吃過的人來說,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螺螄粉的臭,牢牢抓住了消費者“挑戰欲”。
2、其次是明星和抖音等各類網紅、吃播博主的熱推。很多明星都曾給螺螄粉“站臺”過,包括趙薇、阿Sa、易烊千璽、陳坤、高圓圓等,均在公開場合表示愛吃這樣的“酸臭風味”。去年10月,流量小生彭昱暢成為柳州某螺螄粉品牌的代言人,是這個品類首次有螺螄粉品牌聘請明星代言人,這一事件也登上新浪微博熱搜。
3、三是產品基因有很好的利潤空間。粉面對比起來,吃面有強烈的飽腹感,吃粉+小吃卻更符合現代消費者對多樣性的需求,而且豐儉由人,螺螄粉店可以增加更多的小吃種類,增加利潤。
4、四是產品自帶零售屬性,容易“爆”起來。2014年柳州第一家預包裝螺螄粉企業注冊,在柳州街頭賣了幾十年的螺螄粉正式走向產業化。2014-2018年的四年時間里,螺螄粉成為阿里巴巴平臺銷售排名第一的米粉特產類商品。再加上2016年“直播元年”的流量風口、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也讓市場對方便食品釋放了巨大需求,這些都從不同的維度助推螺螄粉零售化的發展。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20年12月,袋裝柳州螺螄粉年產銷由30億元上漲至105.6億元,預計到2022年,袋裝柳州螺螄粉產業產值將達到300億元。
螺螄粉火爆熱銷的背后,也有明顯的弊端和瓶頸。
首先,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品類的空間大大壓縮。看到了這波紅利后,不少創業者紛紛入局,新店層出。然而,當藍海變成紅海,這個品類將面臨殘酷的廝殺。
其次,品類的天花板明顯,賽道更“窄”。螺螄粉畢竟是屬于小眾消費,有很多人是完全無法接受的,因此,相比其他粉面類產品,復購率和消費人群都更窄。在疫情期間,很多年輕人愿意追求刺激、嘗試新鮮,但這種現象并非常態,市場前景也有待觀察。
最后,是食品安全隱患。內參君觀察到,一些小主播通過直播帶貨賣螺螄粉,出售一些不知名的小廠產品。入局者越來越多,伴隨而來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值得持續關注。
越臭越火的螺螄粉,能否成為“小眾產品出圈的標桿代言”?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栗軍13718277715(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