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億麻辣燙賽道,又一品牌獲得千萬融資,年增速300%!

    文 | 職業餐飲網 王春玲
     
    “頂天立地,不如鋪天蓋地!”
     
    在萬店跑道上,國民小吃麻辣燙因豐盛度高、適配性強,一直穩居C位。

    大概沒有哪個品類,能夠像麻辣燙一樣客群如此廣泛,既可打入一二線城市的寫字樓成為白領們的最愛,也可以成為五線城市人們手中的那碗“心頭好”。

    盡管麻辣燙品類已進入千億市場規模,可不足5%的連鎖化占比,也給后起之秀帶來無限的可能。

    近日,就有麻辣燙品牌小蠻椒獲得啟賦資本千萬元級A輪融資,此前它就先后完成了番茄資本、絕了基金兩輪融資,成為麻辣燙品類中唯一一個斬獲3輪融資的餐飲品牌。

    這家根植于上海,成立僅6年,目前已發展至第四代店型,新模型首店開業,即實現日翻臺10次以上,開店增速300%的麻辣燙品牌,就像一個攪局者一般,將傳統品類進行升級創新。

    有人說,它是屬于未來的麻辣燙,讀懂它也就讀懂了傳統品類如何突圍,如何讓年輕圈層更喜愛。

    今天,我們對小蠻椒創始人郭博楠進行了一次深度訪談。


    攪局者:
    以外賣麻辣燙為切入,
    單店單量全國第一!
     
    思考一個問題:
    當一個品類已經相對成熟時,作為后來者的你該怎樣突圍?
    當一個品類已經相對成熟,且有頭部品牌存在時,作為后起之秀的你又該怎么辦?
    ……

    2016年前后,小蠻椒創始人郭博楠就曾面臨以上問題,具有很強商業洞察力的他,選擇主動繞開“大山”,找到屬于自己的優勢點。

    彼時的郭博楠,并沒有選擇擁擠的堂食賽道,而是選擇以外賣作為切入口,這源于他對行業的兩點預判:

    一是,外賣未來會是餐飲的非常重要渠道。當時階段,根據線上排名數據顯示,在所有餐飲品類中,“麻辣燙”是少有不受時段、地域、渠道、人群限制的超級品類。市場空間足夠大,雖已是成熟品類,且有頭部品牌存在,但以外賣為切入做麻辣燙品牌仍屬于藍海市場。

    二是,麻辣燙自身品類屬性適宜外賣,不像拉面品類一樣,接近90%的訂單量都來自線下,麻辣燙有近40%—45%的訂單都來自線上,尤其是一二線城市。

    且外賣有累加效應,數據留存會形成算法,形成數據資產,做的時間越長,競爭力越強。

    因此,郭博楠另辟蹊徑,選擇獨有賽道(外賣)競爭,并利用數據化思維運營,三年時間在全國排名前十的麻辣燙門店中,小蠻椒獨占了五家,其中在2018年,平均單店單量做到了全國第一,成為麻辣燙品類的線上霸榜品牌。


    持續迭代者:
    以消費者為導向,
    將傳統麻辣燙升級,斬獲千萬融資!
     
    如果說小蠻椒的前三年是以外賣、數字化為切入,那么后三年則是以消費者為導向,將傳統麻辣燙進行迭代,不斷升級單店模型,實現更高的滲透率。作為新一代的麻辣燙品牌,小蠻椒先后斬獲番茄資本、絕了基金、啟賦資本千萬級別融資。

    到底它是如何做的呢?

    產品升級:


    1、刪減產品線,從100款SKU刪減到50余款

    善于思考總結的郭博楠發現,全世界排名前十五的餐飲品牌大多數都有以下特點:

    快餐、特許連鎖經營、幾乎都來自最大單一消費體(國家可開店數量)、SKU幾乎不超過75種。


    傳統麻辣燙的SKU高達100-150種,這幾年小蠻椒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刪減產品線,從100款SKU刪減到50余款。這樣的做法帶來三方面好處:
    (1)
     
    大幅提高門店運營效率

    (2)  更好保證產品質量
    (3)  降低消費者決策成本

    2、形成多單元產品結構,麻辣燙+熱鹵+鍋盔

    最近幾年,細心的餐飲人一定發現了20多年的吉祥餛飩,突然在門頭上加上了“燒麥”兩字;北京的南城香,主打飯香、串香、餛飩香,生意卻出奇的好……

    這些無不在告訴我們,快餐已經進入多單元產品模式,即主食輕量化,1+1+1產品搭配原則,有主食有小吃有飲品,讓顧客吃出豐富感。

    小蠻椒除了主打產品麻辣燙以外,還上了熱鹵和鍋盔,目前兩款產品的點擊率都居高不下。形成三種產品定價結構,即17元一碗麻辣燙可以吃飽,26元可以吃好,35元可以吃嗨的組合。


    3、砍掉接近90%丸類產品,拉高動銷

    加產品容易,往下砍卻刀刀見功力!

    過去小蠻椒留存的數據資產,帶來最大的好處是不再憑借經驗選品。例如,經過幾年的探索發現:部分丸類和主食的動銷都極低,顧客的點擊率并不高,影響效率,還會將麻辣燙的價值感拉低,所以去年小蠻椒砍掉了90%丸類產品和50%主食。


    4、主打麻辣味型,去掉奶粉,讓口味更具成癮性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曾說過:“麻辣是最有攻擊性味型,這個世界沒有什么比麻辣更能讓人有口味成癮性。”

    “目前市場上,加了奶粉的湯底、偏麻醬口味的麻辣燙鋪天蓋地。

    我們卻覺得既然叫麻辣燙就要有麻有辣,麻和辣才是一碗合格麻辣燙的靈魂,還原麻辣燙的本味。

    所以,我們沒有選擇跟著走,而是堅持做麻辣味型,麻醬顏色也會更偏紅色,用湖南的剁椒味型、川渝的川椒麻辣味型做湯底,讓口味更具成癮性。”郭博楠說。


    門店升級


    1、錯位競爭,打造超級符號,高效吸引顧客進店

    如今餐飲競爭激烈,如何實現錯位競爭是眾多創始人面臨的問題。

    小蠻椒深度挖掘品牌基因,與優秀的餐飲全案公司合眾合合作,創造出屬于小蠻椒的專屬定位與超級符號。簡潔且有識別度的視覺,麻辣燙麻辣拌雙工藝定位,加上“小麻小辣小蠻椒”的Slogan,實現高識別度的呈現,高效吸引顧客進店。


    2、雙渠道選址,門店縮小到40-80平,3人即可操作

    傳統連鎖麻辣燙店大多在100平左右。

    隨著外賣深入人心,麻辣燙的客群一半來自線上,和其它麻辣燙店線下看人群、流量不同,小蠻椒發揮外賣數據基因,讓選址邏輯發生了根本上的改變——可以雙渠道選址,耐打能力更強。讓門店面積縮小到40-80平米,做到10次以上翻臺。


    3、風冷柜從四層變成雙層,菜品視覺上更豐富

    過去麻辣燙店喜歡用四層風冷柜,讓顧客一進門就能感覺到產品豐富。

    郭博楠選擇把四層風冷柜改成雙層,超長平面食材排列的形式讓產品看起來更吸引注意,在視覺上更豐富。開放式廚房可以實實在在看到整個流程,讓消費者更安心。同時雙動線設計,讓堂食顧客取餐與外賣選菜不會交織一起,解決傳統四層風冷柜存在的痛點。

    小蠻椒在刪減了SKU,縮小門店面積,優化廚房動線之后,運營效率得到3-5倍提升,3個人即可操作一家門店。



    職業餐飲網小結:

    斯蒂芬·茨威格曾說過:“一個人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創造力的壯年,發現自己此生的使命。”

    當問到如何應對創業的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感時,郭博楠說:“這個時候使命感起關鍵作用。創業這個事情都焦慮,但是終點已經明確,眼前就都不那么重要了。麻辣燙是個受那么多人喜愛的品類,小蠻椒希望遍布每一個社區,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這件事有意義有價值,做這件事就會讓我開心愉悅,中間肯定有做得不完善的地方,也會被人指出不好,但我知道那只是過程,最后一定可以做好。”
    -END-
    主編丨陳青
    推薦閱
    麥當勞開賣“啤酒炸雞”,洋快餐能做好夜宵市場嗎?
    茶顏悅色開賣“香飄飄”版沖泡奶茶,上線2萬份秒空,營收163萬元!
    “虧了150萬后不得不關門,裸辭開奶茶店,我后悔了”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91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22日 11:06
    下一篇 2021年6月22日 17:0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