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許留山被頒發清盤令,這一70年港式甜品老字號企業的謝幕,讓業內開始重新審視甜品品類。近幾年,甜品市場風云變幻,一邊是老牌垂暮,一邊是新兵層出不窮,怎么回事?
本文轉載自消費派(ID:xiaofeipai1),作者:百里。
△網紅甜品,圖片來源:攝圖網
門店數卻在下降?
但今年卻不再有哪個烘焙品牌一家獨大了。
近幾年我國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量持續提升,但大陸地區人均消費量僅為4.4公斤,和國外仍有較大差距,烘焙消費市場有較大潛力。
53.3%的消費者購買面包甜品的動機是“當做早餐”,面包甜品正在從低頻向高頻演進。
烘焙店數量延續前年(一年關店10萬家)的態勢,繼續減少。2020年面包甜點門店數在餐飲總門店數占比減少0.5%。
02.
但競爭太多
整個甜品品類誰來主導、誰來代表甜品,全國依然無統一的認知。
△圖片來源:滿記甜品官網
△提拉米蘇,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果品類下的產品沒有識別度和認知度,那么市面上的大多甜品店基本只是在賣一個選擇,而不是在賣產品。
△甜品店,圖片來源:攝圖網
過去被頭部品牌壟斷,現在被精致單店、新生代品牌“搶灘”。
眾點評網站顯示,該品牌在北京有超過20家店,在上海超過60家,以北京新中關購物中心店為例,近期的網友評論多次提到該店顧客多,擁擠,與清盤的許留山形成鮮明的對比。
為什么會這樣?
△美食打卡,圖片來源:攝圖網
找到一個與自身品牌調性相符的內容IP自然可以迅速實現流量增長。
△圖片來源:攝圖網
獲得IP授權的方式,滿記實現了從商品層面向內容層面的延伸。
并且,從線上到線
下
,打通了多種營銷渠道。
若能深刻理解消費者的需求,想成為下一個喜茶、奈雪也不是沒有機會。
。現在的年輕消費者喜歡吃甜的,但不要太甜,基礎口味沒變。消費者追求健康,對口感要的是“不要那么甜”,而不是“不甜”。
過去推一次新品能持續1-2個月左右的熱度,但現在縮短了一半。當然這也和選址有關,社區店對新品的接受能力更高,因為周邊顧客幾乎每天都來;但商場店對新品接受度就偏低,他們更多選擇熟悉的產品。
現在的消費者更關注生活和體驗,消費的時候注重場景。這使得市面上出現一批專做下午茶的甜品店,多以單店形式出現,也很受女性消費者歡迎。
△下午茶,圖片來源:攝圖網
有爆品、有體驗、有空間。
而眼下,烘焙品牌也有兩種發展模式:搭配茶飲做下午茶,或者走線上做新零售。
投資者更關注做新零售的甜品品牌,對門店型甜品店的興趣降低了。
延伸閱讀
新茶飲越火,港式甜品就越糊
開遍全國的中式甜品,干不過茶飲?
甜品難出大品牌,加了小吃能行嗎?
知名品牌問題頻出,千億烘焙市場亂象叢生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