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海底撈揭了茶飲的“痛”

    中國飲品快報

    從外部思維上,給予茶飲品牌帶頭人賦予卓有遠見的認知、打造團隊的科學方法。


    by Kuaibao

    在國內,科技公司大不過華為,餐飲企業優秀如海底撈。

    盡管,大公司,往往被外界神化。但圍城之內,冷暖自知,他們也不是盡善盡美。就像物種的進化,需要自身的不斷改良和迭代。

    愚蠢的公司,稍微有了一點成績,盲目自大,被光環晃了眼,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高明的公司,在認知上,很清醒,總能體察到自己的不足,而且扎扎實實去改進。

    最近,華為任正非以及海底撈張勇的兩次談話,令我印象深刻。

      華為任正非

    華為為什么能做得如此牛?因為它有一個非常好的創始人任正非。創始人對一個企業的永續發展至關重要。

    奈雪剛剛上市。在兩年前的一次談話中,彭心說到,在公司的未來發展中,如果有什么要擔心的,那就是她自己。如果自己的認知和能力不足,那就是最大的短板,公司和品牌也就走不了太遠。

    從媒體報道來看,在這場與員工的談話中,任正非展示出了非凡的認知和思維能力。不到5000字的內容,涉及的知識面很寬,涵括:音樂詞曲、工程學、統籌學、控制論,以及基因文化、科學和技術,還多次提到“熵增、內卷化”等專業術語。

      海底撈張勇

    由于行業屬性的不同,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的話風則比較樸素,更多是對人性的洞察,以及基于“人為本”的比較科學和實效的企業管理。

    兩者的風格大相徑庭,但站在自身企業的角度,又是如此自洽和適合自己企業的特性。對于目前的茶飲品牌和企業,有著很強的借鑒意義。

    我們來看看主要的兩個方面:

    01 |  怎么定位自己的企業? 

    任正非和張勇都談到一個問題,企業需要不斷進步。

    任正非認為,華為從“游擊隊作風”轉化到“地方部隊”,還沒有成為“正規軍”。開發工具沒有統一,代碼倉沒有統一,有些高級干部還是“土包子”……

    張勇很率性,“大家神話海底撈了,我本人非常反感。”“任何企業都不會持續增長。企業是組織,和人一樣有生命力。今年好,不一定明年好;今年不好,不一定明年不好。”“所有餐飲企業面臨的困難,我們同樣面臨;所有餐飲企業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依然沒有解決。”比如制度建設方面,會出現制度與制度之間的矛盾。海底撈從創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建立過完全科學的制度。

    張勇也說過類似任正非一樣的話,大意是海底撈至今沒找到科學的組織方法。

    但任正非說到,在探索人類歷史的過程中,沒有錯誤,完全純潔,其實就是“瓷器”,一砸就碎,要在與錯誤斗爭的過程中不斷前進。

    張勇坦陳,盲目擴張的事情肯定會發生,一旦整合好現在的門店,海底撈還會擴張,因為這是使命。

    在茶飲行業,也演繹著同樣的邏輯。品牌勢能充分,處于飛速發展期,怎樣平衡“量”和“質”的關系?需要精髓的洞察、精妙的分寸和實用的方法。

    古茗在2000多家店面、如日中天的時候,克制市場鋪展,嚴把“加盟關”,就是刻意減量增質,意圖讓品牌走得更遠。

    02 |  怎樣建設團隊? 

    對企業的定位,其實最終反映的是老板和創始人的認知。但再好的想法,也需要強大的團隊來實施和落地,這個時候人才隊伍的建設就提上議事日程了。

    關于對人才的重視和團隊的建設,任正非和張勇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獲得感”,通俗一點,就是讓員工得利。

    張勇來得很直接:但凡有點錢,就給員工加工資。他談到,海底撈從來都是把員工放到首位。據了解,海底撈的員工福利包括鼓勵店經理回到家鄉的回家開店計劃,讓更多的員工把孩子從老家接過來、與父母一起生活的親子計劃,以及子女教育補貼、父母津貼等。

    資料顯示,2020年海底撈針對考入大學的普通員工(3年以上工齡)子女發放獎學金,發放總金額超120萬元。海底撈對員工子女教育問題的幫扶已持續15年。目前,海底撈針對普通員工(3年以上工齡)子女的教育補貼覆蓋幼兒園至大學本科,根據教育階段的不同,補貼金額為2000元至5000元不等。

    任正非從歷史娓娓道來。為什么黃埔軍校門口的對聯寫著“升官發財,莫入此門”?而華為在非洲的口號是“升官發財請到非洲來”?因為黃埔軍校是在解構一個社會,它本身不能創造財富,所以要求學員要有使命感、奮斗精神,沒有物質激勵,想要升官發財就不要去了。而華為是在建設一個“新社會”,為社會創造財富,也造福自己。華為的優秀青年不僅要有使命感,也要獲得合理報酬。

    任正非還提到華為的“蒙哥馬利計劃”,可以讓優秀的人才走垂直提拔的通道。

    具體到茶飲行業,隊伍跟得久、團隊帶得好的品牌,老板分利的“大方”和“舍得”,是普遍規律。

    蜜雪冰城團隊的狼性,也在于良好的激勵政策的制定。

    我們談華為、聊海底撈,其實也是從外部思維上,給予茶飲品牌帶頭人賦予卓有遠見的認知、打造團隊的科學方法。

    《中國飲品快報》UP計劃——品牌成長年度教育工程,亦在從教育著手,關注創始人的基因改造,以及商業模式、運維體系和團隊的培植,服務和幫助國內成長性茶飲品牌優質發展和內涵發展,為國內茶飲行業賦予全新力量。

    作為茶飲行業的首個多維度、全系統課程,此次年度課程受到業內普遍關注。

    第二期第一課將于7月5日正式開課。

    目前60家品牌已經聚集完畢,他們分別是:

    樂樂茶、百分茶、天然呆、茶主張、親又親茶、machimachi、察理王子、i轉角、奶茶先生、甜啦啦、新時沏、葉子與茶、兵之王、陳多多、和氣桃桃、巨豹堂、燒檸、聚茶、果多茶多、閱茶去、簡鹿糖水鋪、瀾記、與TA時光、恬恬夏雪、克洛部落新式茶飲、浮茶愛醬、七西燒仙草、男茶女茶、禾溪卡瑪、歐可茶飲、LiHO TEA、蜜谷小茶仙、介茶、檸作、茶本茶、烤布町、蝶豆花、本奕燒仙草、初作茶、宅小野、蔗般、嘜樂滋、本末茶語、臺北吸刻、玲爺老紅糖珍珠奶茶、茶吉合、遇緣茶飲、木糠糠、冰漫步茶飲、MOLIY TEA茉綠、宇宙治茶公司、綠蟬茶研社、左手邊手作奶茶、羽亦燒仙草、鮮果時間、大維飲品、柒格優鮮、正言餐飲、三口井、慢點生活、檬小7。


    7月5日

    第二期首堂課程

    武漢

    不見不散!

    ARTICLE 

    文章

    飯飯

    EDITOR 

    編輯

    三月

    DESIGN 

    設計

    單純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52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4日 17:03
    下一篇 2021年7月4日 17: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