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 | 日本零售“廉價王”唐吉訶德的運營模式

    近年來,隨著商業增量和存量的持續攀升,購物中心的內卷化越來越嚴重,由于外部市場供應量無法左右,因此想要突破瓶頸,只有從自身入手。新零售時代,購物中心的每一個觸點,都是消費者全渠道購物消費中的重要一環,如何讓消費者繼續留戀線下實體空間,獲得最大的客戶價值就成了購物中心不斷探索的方向。

    值得關注的是,日本零售“打折之王”——唐吉訶德在疫情下逆襲,以800家門店,16819億日元收入(約1000億人民幣),躍升為2020年日本收入排名第4的零售企業,瞬時間成為購物中心追逐的對象,臺北也于今年1月19日引進首家唐吉訶德。

    據悉,臺北唐吉訶德首店以462萬租下西門町內的阿曼TiT商廈1到3層,店內除了提供食品、生鮮蔬果、酒、化妝品、美妝品、雜貨品、日用品、體育用品、玩具等外,還提供限定服務,日本直送商品等服務。

    另外它的內部裝飾也別具一格,屋頂會根據商品的不同布置不同的花束,店內則是擺滿了日式風味的玩偶、吊牌、卡片以及手寫的POP促銷板,店里充滿了輕快、愉悅旋律的歌聲。除此外,店鋪外的日本美食區,也是根據當地消費者愛吃的日本美食精心挑選。
    開業當天除了已入場的人流外,門口排滿500多人等待發放入場號碼牌,唐吉訶德的受歡迎程度遠遠大于預期,因此預計在臺中或高雄還將迎來其第二家店。
    目前唐吉訶德在全球已經設有
    637家店鋪
    ,遍布日本、夏威夷、加州、新加坡、泰國、中國香港等地,是國人外出旅游必逛的品牌,
    那么到底唐吉訶德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能夠受到全球人的追捧呢?
    -01-
    探寶式購物體驗

    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唐吉訶德是日本知名的零售連鎖店,不同于歐美的Costco、Aldi、沃爾瑪等折扣業態,通過減少SKU和低運營成本實現價格優勢的模式,唐吉訶德則采用了全直營、3000平米以上大店,上萬SKU密集陳列、30%低價尾貨+70%正價折扣混合銷售的模式,給消費者帶來一種價格便宜選擇豐富的印象。 

    而在運營層面,唐吉訶德的極致化運營策略是它得以抓住時代機遇的關鍵,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店內無限循環的主題曲中唱到的“探寶式體驗”,所謂的“探寶式體驗”,本質是基于對消費者心理的精準把握,設計出來的精細化陳列、動線及互動。

    01 密集陳列:用海量的商品選擇和信息轟炸消費者,弱化其購物時的理性思考

    隨著物質生活的充足,消費者陷入一種“迷茫”——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商品,消費者的這種“迷茫”從數據上也能夠得到一定的佐證:即便在目的性消費較強的超市、藥妝店、便利店中,非計劃性購買都分別都達到了77.4%、63.8%、63.2%。

    唐吉訶德正是抓住了消費者這種狀態,選擇用大場地、海量的商品陳列,給消費者提供了廣闊的“探寶”空間,消費者被淹沒在物質之海中,以至于忘記自己原本的購物目的。

    除此之外,密集陳列還會讓消費者
    選擇疲勞,減弱有邏輯性的商品選購思考流程,
    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商學院消費者心理學教授Kathleen Vohs的研究中發現,消費者在反復看到海量商品選擇時,容易產生疲勞并且放棄邏輯性的思考。相比于理性謹慎地比價和選品,消費者會更傾向做“快思考”,選擇一些快樂屬性的產品。
    02  動線規劃:延長停留時間,高低毛利穿插陳列強化低價印象
    唐吉訶德的賣場看似“雜亂無章”不符合零售標準,但實際上并沒有違背動線規劃的法則,即:客單價=信道數量×信道進入率×商品停留率×商品購買率×購買數量×商品單價。
    雜亂的陳列其實頗有玄機,1層面積約1500平米,主要銷售食品生鮮、日用品雜貨、季節性推銷品等中高頻消費的品類。
    一層的主通道是單行道,故意拉長動線,強制消費者看到更多貨架。從動線順序來看,進入商場1層后消費者依次看到,超低價格錨定品(家清品類為主)→季節屬性高毛利產品(例如泳衣、水槍、游泳圈等)→中頻生活消耗品(如餐具)→個護化妝→家庭用品→食品生鮮→酒水→米紙等大包裝必購品。
    高毛利低頻消費品補貼低毛利高頻消費品的混合毛利模式,在強情緒導向下容易發生沖動消費,而這些“不經意間”的購買恰恰為唐吉訶德帶來了高毛利。往往最需要購買的大米等必須品類則是放到了收銀臺附近,推著手推車的消費者在最后才能看到。
    值得一提的是,唐吉訶德折扣店業務中,約35%來自于食品銷售,剩下65%的收入來自于家電、日雜、體育用品、服裝等品類。食品品類具有一定的引流作用,但業務整體的毛利貢獻還是需要依靠食品之外的品類。
    03 人群細分:通過品類陳列區隔人群,引導去往“定制化”動線,提升引起人群興趣的商品密度
    商店二層主要銷售化妝品、體育用品、服裝、箱包等非食品類的產品。其入口處的兩邊貨架陳列品類具有強引導性,自動劃分了人群,讓消費者在每條動線以內,都有更高的幾率看到可能會感興趣的產品。
    如男性用戶和單身人群會傾向于向左面走,這條動線依次陳列著:體育健康、DIY文具、旅行箱包、小家電、汽車用品、手表奢侈品、服裝、收銀臺。女性消費者和家庭消費者會更傾向于向右轉,依次陳列著:個人洗護和化妝品、美容小家電、兒童玩具、服裝和鞋子、手表奢侈品、收銀臺。
    -02-
    生動的文案標簽

    喚醒消費者對商品價值的認知

    唐吉訶德的內部有一句口號,“進貨便宜的,往高價賣。進貨貴的,往低價賣。”也就是說,價值被廣泛認可的產品,要賣得比別人便宜。價值沒有被廣泛認可的產品,要挖掘出更高的價值傳達給消費者。而琳瑯滿目的生動標簽就是唐吉訶德實現與消費者強互動的手段之一,相對于機械地顯示商品名稱和價格,唐吉訶德的標簽宛如彈幕一樣五花八門。

    01  巧用標簽,誠懇提醒消費者,增加信任打消顧慮

    為了降低消費者對折扣食品的警戒心和提高探寶時的體驗,唐吉訶德在一些特價產品上會標出“低價理由”,門店端的銷售人員會運用“玩笑”,獲得消費者的理解。在生鮮等質量優先的品類上,唐吉訶德為了消除消費者對低價商品的疑慮會以誠懇的姿態介紹商品低價的理由。

    價格有時候就像氣溫,貴和便宜是一種“體感”,而并非絕對客觀的數值。單個寫著促銷的標簽,可能看起來不夠便宜,唐吉訶德則會貼海量的標簽,反復強調商品的低價。

    在通道的各處貼上標語“貴一塊錢就退錢”、“絕對保證低價”等標語,營造了熱鬧氣氛的同時,也加深了消費者對管道的印象。

    02  傳遞清楚產品價值,降低和消費者溝通的成本

    尾貨產品成為壓箱貨并不代表產品不夠好,而是產品的價值沒有被清晰地傳遞給消費者。唐吉訶德會積極抓住這類商品的機會,通過標簽上的話語告訴消費者產品的特點。

    唐吉訶德的店鋪中隨處可見“唐鵝(Don-Pen)”這個企鵝卡通被靈活的運用在管道門店的各處,讓管道化身為一個可愛卡通的形象,降低和消費者的溝通成本。可愛的形象不僅讓消費者多看幾眼,停下來拍照,也讓消費者迅速捕捉到這個商品所帶來的價值。

    03  直觀呈現商品之間的比價比量,引導消費者的選擇,打造爆品

    爆品的出現對管道和品牌來講都毋庸置疑是增長的加速器,管道獲得更大的采購議價權和高毛利。而對于消費者,好的產品會給他們來店復購的理由,這也長期成為管道的穩定客流。

    原唐吉訶德高強調:“我們是盡可能的讓一個坑位的銷售達到50萬RMB,利用商品之間的對比以及標簽和標語襯托出這個單品,再用同樣邏輯在同一貨架上盡可能打出更多的爆品。”

    -03-
    精準的運營策略

    是其不斷創造佳績的后盾

    探寶式體驗是唐吉訶德給消費者創造的核心價值之一,其本質是基于對消費者心理的精準把握設計出精細化的陳列、動線及互動,讓消費者沉浸于探寶體驗之中,遇到新鮮的商品、看到驚訝的價格、買到喜歡的產品。
    企業的獨特價值在于CVD+A,CV=便利、D=折扣、A=Amusement。
    實現這個價值的背后,有著唐吉訶德創始人安田隆夫在數十年摸爬滾打中摸索出的企業能力和生意邏輯。
    原唐吉訶德特別顧問反復強調的一個核心思維是:
    “在存量市場的線下零售競爭中,只有打贏了門店和門店之間的肉搏戰,才能有機會獲得陣地戰的勝利,在供應鏈、營銷、物流配送等方面上得到更大的優勢。”

    01  低價獲得優質選址,深度夜間經濟鎖住人群 
    唐吉訶德成功的第一步是通過利用巧妙的定位,避開了和其他軟折扣以及正規零售渠道的正面競爭。唐吉訶德通過深夜經濟獲得了自己的消費人群:大多數店鋪在晚上8點以后的銷售占比達到30%~40%,很多城市的店鋪是24小時營業,例如臺北首店。
    唐吉訶德的消費人群和便利店消費人群的高度重合,給唐吉訶德的折扣模式帶來了優勢。這些消費者盡管并不是價格敏感度最高的人群,唐吉訶德也不是最便宜的管道,但唐吉訶德卻成了他們最喜歡的管道。唐吉訶德在選址上充分利用了經濟衰退帶來的機會,以更低的成本拓店。
     
    02  深度綁定供貨商,巧用機會型采購 
    基于自身的供應鏈優勢,唐吉訶德在早期秉持著60%正規商品,40%特價商品的產品組合。對于唐吉訶德來說“機會型采購”的那40%的特價商品是利潤的源泉。他們內部有一句口號,“進貨便宜的,往高價賣。進貨貴的,往低價賣。”從上游供貨商和廠家采購尾貨的方法也會因企業的發展階段有所不同。 
    出于機會型采購的特殊性,在倉儲物流端,
    唐吉訶德從2000年開始便采用了被稱為“委托式庫存”的模式。通過這個變化,唐吉訶德實現了零庫存風險、降低了斷貨率、縮短了供貨所需時間和精力。對不配合的供貨商征收高達貨值1.5%的高額物流贊助金,進行強制性落地。
    03  分權但又集權,增強單店的競爭
    其特點在于,企業在活用分權管理的同時,另一方面則是采用了中央集權的監管和激勵模式。唐吉訶德的門店端擁有采購權,定價權和更換陳列動線權也歸門店負責,可以理解為門店端的采銷一體化。
    如果門店通過競爭成功讓周圍競爭店鋪關門,總部將會獎賞店鋪員工一枚金牌。唐吉訶德門店分權的背后又有著集權管控的特點,
    人事評審上,不管總部的采購還是門店,都以毛利率、銷售額、周轉率三個數字為標準。
    唐吉訶德抓住了日本存量競爭中,商品生命周期縮短、便利店渠道興起、新品數量爆發所帶來的結構性變化,并通過夜間經濟和探寶式體驗切入了一群獨特的消費者。背后則和尾貨供應商深度綁定,把采購權下放至門店,讓每家店鋪獲得在各個商圈中”最低價格“和”最優組貨“,實現了企業的獨特價值:CVD+A,CV=便利、D=折扣、A=Amusement。與其說現在的唐吉訶德是一家折扣店,不如說是一家通過巧妙地銷售方法獲得成功的百貨店。
    在2013年唐吉訶德創始人安田隆夫的自傳中,他曾反復強調自己有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時至今日唐吉訶德尚未在中國內地開出第一家店。
    顯然今天的中國市場在供應鏈、渠道和品牌端都具備復雜性和特殊性。如唐吉訶德最擅長的高毛利非食品品類的銷售,在中國已經基本被線上電商所替代。
    所謂的“探寶體驗”也部分被直播電商、興趣電商等層出不窮的新鮮玩法所擠壓。那么中國版的唐吉訶德是否會出現?它的商業模式會是什么樣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

    • 觀察|國內對標SYSCO的玩家類型(上)

    • 觀察|國內對標SYSCO的玩家類型(下)

    • 烤箱,中國廚房里最被低估的神器

    • 白羽肉雞行業發展現狀和前景分析,未來行業存在巨大發展潛力

    • 觀察|美菜做錯了什么

    • 餐飲+超市鼻祖:EATALY成功秘訣

    • 餐飲B端電商一片藍海 誰會是中國的Infomart?

    • 日本的食材B2B巨頭伊藤忠和ACCESS帶給我們的啟示

    • 三井物產、Infomart戰略投資奧琦瑋子公司

    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餐飲供應鏈的自媒體

         筆者曾就職于吉野家、新希望六和、美團快驢等,是英國皇家采購和供應學會(CIPS)五級認證會員,餐飲供應鏈變革的長期觀察者,多篇文章發表于今日頭條、億歐網、餐飲老板內參、《冷凍雜志》和《中國食品報》,曾直播講授供應鏈公開課《餐飲的采購和供應管理》

        曾為以下品牌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正大食品、新希望六和、鳳祥食品、辛普勞、安德魯、易果生鮮、寧夏悅豐、北京宴、香港馬會、田老師紅燒肉、美團快驢、Pizza Express、華萊士、臺滋味、瑪格利塔比薩、日昌、云海肴、楊記興臭鱖魚、蜀海、四季明湖、明湖小樓、半天妖烤魚、董小姐愛地鍋、望京小腰等,致力于幫助食品和餐飲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

       合作|廣告|咨詢

       請加微信   18610542110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803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16日 04:06
    下一篇 2021年7月16日 04:0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