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億烘焙市場大洗牌:一邊VC“瘋搶”,一邊虧損、閉店、欠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烘焙行業,正在上演一場“改朝換代”的大戲。

    總第 2784 
    餐企老板內參  陳黎明 | 文


    新老品牌,冰火兩重天!

    烘焙市場大洗牌?


    很難不注意到烘焙火了。
    最近一段時間,數個烘焙品牌相繼獲得高額融資:成立于2019年的墨茉點心局(后簡稱“墨茉”),至今已經完成了4輪融資,估值已超10億;虎頭局渣打餅行(后簡稱為“虎頭局”)完成近5000萬美元A輪融資,估值已超20億;月楓堂、爸爸糖、澤田本家等等,也都先后宣布融資。

    紅杉中國、今日資本、GGV紀源資本、IDG等在資本紛紛入局。VC們,似乎都盯上了這些年輕的烘焙“網紅們”。
    另一邊,一些老牌烘焙企業的生存都“岌岌可危”,頻現關店潮。
    近日,浮力森林發布《關廠及閉店通告》稱,因經營策略調整,7月8日起關廠閉店,為期三個月。
    此前,在上海開了22年的宜芝多全部閉店。創始人蔡秉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到6月15日,我們拖欠了200多名員工的三個月工資,社保也斷交近一年了。員工停工后,工廠停產,上海門店因此閉店了。”
    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自2012年上市以來,營收不斷縮小,連續8年虧損,在2020年門店減少99家,門店數量也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面包新語自2017年起就頻現關店潮,陸續撤離多個城市;深圳最大的面包店-BEEPLUS LIFESTYLE超級烘焙工坊,去年12月底暫停營業。
    此外,原麥山丘、面包新語、可頌坊、瑞可爺爺、徹思叔叔……不管是傳統烘焙品牌還是昔日網紅品牌,都在陷入關店潮。



    2000億烘焙賽道
    正在醞釀什么新變局?
    我們把這些或是“登臺”,或是“退場”的品牌們,放入烘焙市場大盤中來考量。
    歷經30多年的發展,我國烘焙行業經營業態多元化,品類不斷豐富。目前大致可以分為中式烘焙和西式烘焙兩大類,由此又細分出中式老字號品牌、新中式烘焙、綜合品類西式烘焙,以及單一品類西式烘焙。每一個細分品類,如今都跑出了一些代表品牌。
    在這一輪新的“烘焙資本潮”中,新中式烘焙和單一品類的西式烘焙品牌脫穎而出。這些“新網紅”品牌們,基本上擊中了當下年輕人的消費興奮點:新口味、新場景、新營銷。
    一、新口味:中西融合
    這一代年輕群體擁有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共同滋養。因此,在飲食上也表現出跨文化的特征,既喜西餐,又愛中點。“‘新中式點心’將傳統中式與傳統西式的食材混合,打開中點的消費人群,滿足了年輕群體,也就是現在的主力消費群體。”烘焙專家紀嚴冬說。
    比如墨茉點心局的咖啡麻薯,咖啡是外來的,麻薯,又叫麻糍,中國本土的。
    圖片來源:墨茉點心局

    當然,“西點中做”也是“異曲同工”,比如,爸爸糖之前就推出過芋泥芝芝蛋黃吐司、黑糖厚麻薯吐司等中西結合的產品。
    二、新場景:烘焙零食化
    以往中式烘焙,就是伴手禮用途,西式烘焙多是早餐、下午茶場景。新興的烘焙品牌們,都凸顯了“零食屬性”,“適配逛街、追劇等場景下的消費”。
    首先,把產品做小。此前西式烘焙的麻薯球是3至5個一包,每個25g左右,形態較大,如果消費者在追劇時不知不覺吃完一包,容易產生負罪感。虎頭局的主打產品提子Q麻薯,則首先將麻薯做小,小到可以一口一個的程度,像吃零食一樣。
    其次,把口味做淡。紀嚴冬提到傳統中式點心的甜或者咸,傳統西式點心膩,“淡口”的點心更符合當今大眾對健康的需求。消費者“吃完”,覺得“好吃”、“吃不胖”,產品的復購率就會提升。
    以盒,論個售賣的“新中式點心”|圖片來源:小紅書
    再者,從“稱斤”到“論個”,從大塊頭到小體量,從門店售賣到線上線下綜合,“新中式點心”較傳統中式點心比起來,更加貼近消費者的生活。滿足消費者不求“飽”而是求“新”的嘗味需求。
    三、新營銷:用國潮喚起文化認同感
    近日鴻星爾克等國貨品牌火爆全網,除去一些偶然因素外,可以窺見,這一代年輕人,對于國貨的認同感、民族自豪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借著國貨崛起的大潮流,新中式點心品牌紛紛打出了“新國潮”這張牌。
    始于顏值,忠于產品,由內而外皆踩在了“國潮”的基因上。

    新中式糕點不僅在食品上做了顏值創新,在門店設計、產品包裝上同樣做了精心的設計。富有沖擊力的圖案、喚起文化情感的中式顏色搭配黑白等素色、差異化、有記憶點的外觀,讓新中式點心,被看見,被記住,被消費。
    新網紅們走向何方?
     
    據《2020年烘焙行業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烘焙行業市場規模為2358億元。預計未來5年,中國烘焙市場將維持在7%左右的增長速度。
    “新中式點心”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接連出現在一個又一個商場、街頭,但還是以地區性品牌為主,尚未出現“龍頭”。
    在中國的烘焙賽道上,從來不缺網紅品牌,鮑師傅、原麥山丘等品牌曾經都是一個個“明星品牌”,但卻各自陷入了瓶頸。留給新網紅們最大的挑戰,無疑是品牌連鎖化。
    正如卿永所提到的:“(品牌)走向全國時,最大的挑戰在于跨區域管理經營的問題,即企業組織力的問題。在單一區域較容易管控其管理、配送效率,在形成品牌勢能上更具優勢。在跨區域的過程中,人員管理、品牌打造、供應鏈配送等對品牌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輪值主編|戴麗芬     視覺|張勁影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內參視頻號矩陣推薦:串串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香餑餑“,而串串惹人愛的原因究竟何在?串串行業的痛點又有哪些?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贊,也可進入視頻號評論區說說你的想法~

    掃碼關注“餐企老板內參”視頻號

    ↓ ↓ 收看更多精彩內容 ↓ ↓

    商務合作: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轉載聯系: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853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28日 17:03
    下一篇 2021年7月28日 17: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