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期食品要“出圈”,要翻過幾座山?



    2020
    年下半年開始,臨期食品似乎越來越火。
    幾家業內先行的折扣零售連鎖品牌已拿到了數額可觀的融資。

    今年年初,有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
    2020年中國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超過3萬億元,即使按1%的庫存沉淀計算,臨期食品行業市場規模也會突破300億元
    ,市場潛力巨大。

    事實真的如此嗎?

     
    頭頂“光環”的新興市場
    實際上,臨期食品并不是一門“新”生意,在電商平臺上眾多的臨期食品售賣店中,有些店鋪經營時間長達5年。

    隨著越來越多臨期食品的出現,其市場價值逐漸被進一步發掘。尤其在疫情之后,以好特賣、小象生活為代表的多家大型線下臨期食品折扣品牌店以連鎖的方式不斷擴張,個體經營的小型臨期食品折扣店數量也在持續增加。

    在豆瓣APP的“我愛臨期食品”小組內,有超過七萬的“臨期食品愛好者”。小組簡介中寫道“用打折的價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臨期食品不丟人!”

    根據艾媒咨詢今年1月發布的《2020年中國臨期食品行業市場分析及消費者研究報告》,
    目前中國臨期食品消費者年齡為26-35歲的占比47.8%
    。2020年中國消費者購買臨期食品的主要驅動力是低價購買到需要的商品,性價比較高。

    一邊是苦熬多年的頭部品牌開始瘋狂靠加盟搶灘市場,一邊則是資本在沉寂了一段時間后又跑步而入。據第一財經報道,
    2021年截至6月共注冊相關企業20家,同比增長82%。

    而2021年則成為了資本助推的高峰期,成立于天津的食惠邦和以售賣臨期商品為主的南京折扣超市小象生活先后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這些頭部品牌的門店擴張速度也非常迅猛,目前好特賣擁在全國擁有門店數150家左右,其中在上海的門店數為80多家;自2020年10月開了首店后,小象生活已經在南京、合肥和揚州等地開出100多家門店;食惠邦在今年3月拿下千萬元融資后,更是對外宣布計劃今年在京津冀開設100家門店。


     
    挑戰大于機遇

    臨期食品“市場看好”,自然能召喚一批“做夢都想發財”的創業者。綜合各方面情況看,有的人已經開始“試水”;有的人正在“岸上”蠢蠢欲動;有的人自詡“賺了不少”;還有的人卻已經悄悄“上岸”黯然離去。

    事實上,在巨大的市場空間背后,留給臨期食品的更多是各種挑戰。

    首先,價格不透明。


    在上海做臨期商品倉儲業務七年多的經營者W表示,“這行水太深了,沒有可復制、可參考的模式”。W所在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整合上游臨期商品資源,然后賣給下游的零售商。由于臨期商品的進貨價格不像正期商品那么透明,往往同樣的商品,在不同的廠家和供應商那里價格區別很大,這就非常考驗企業的議價談判能力。“
    很多時候,你的情商和談判能力決定你能賺多少錢
    ”,如果一不小心從上游企業那里拿到了高價商品,下游零售商價比三家之后沒有選擇你,而商品又不能及時賣出去,W就得承擔商品過期的損失。


    其次,個體自營商很難搞定貨源。


    想要回老家創業的陳福今(化名)就因為一時沖動,被臨期食品行業掙錢的各種信息所吸引并決定開一家臨期食品超市。經過一番搜索和實地考察,陳福今發現第一道難題就是貨源。


    便宜的貨源就意味著沒有中間商,得從源頭拿貨,這并不是一個毫無資源的普通人能拿到的,基本上都被大型連鎖品牌拿走了
    。就算聯系上了源頭,他們也是按掛為單位來出貨,一掛基本上就是一拖車,幾千箱的飲料,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一掛,普通人怕砸手上,根本承受不了。”陳福今稱,對于個體自營商而言,物流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平攤下來物流成本占據貨款的15%,原本預計能有30%的毛利直接降到了15%”。

    第三,加盟的條件更苛刻。


    很多沒有貨源的創業者采取了加盟的方式,但效果也并不那么美。以主打下沉市場的“小象生活”為例,目前其加盟模式為全托管合作——加盟商出錢,公司出人和貨,門店產品全由公司統一負責,加盟商不需要承擔貨損以及貨損處理。

    小象生活的加盟負責人告訴鋅刻度,“門店的日均營業額為1.2萬元左右,加盟商可以分總利潤的18個點。這意味著,一天流水分潤就能有2000余元。”

    但加盟的費用卻并不低,根據上述負責人提供的加盟資料,加盟費用主要包括15萬元的單店加盟費、15萬元的貨品保證金、10萬元左右的店鋪租賃和10萬元的店鋪裝修,總投資在50萬元左右。

    而好特賣的加盟模式中,加盟費用為36萬元,具體的店面運營則在2021年完全下放給了加盟商,公司只負責供應鏈部分。這顯然又增加了加盟商的風險。

    且據第一財經報道,好特賣公司會有3個月的試用期,如果3個月內合伙人完不成公司定下的銷售指標(通常一家100~150平方米的店鋪的月營業額為30萬元),或者接手店鋪連續三個月因人為原因導致店鋪營業額下滑,那么公司方面就終止合作,且扣除10%的保證金。而對于合伙人來說,接手店鋪后必須經營滿一年才能自主退出,終止合作保證金全額退還。

    “經營了大半年,貨源雖然固定,但是
    賣得好,周轉率高的貨品其實都比較有限,所以流水并沒有宣傳得那么好
    。”一位加盟商告訴鋅刻度,“如果不是因為交納了一大筆加盟費不得不咬牙堅持下去,我可能已經換做其他生意了。”

    第四,消費者復購率不高。


    “說實話,很多年輕人走進來主要是看中折扣,買個新鮮,一旦他們發現產品打折的原因是臨期,還是會勸退不少人,所以復購率并不高。”臨期食品經營者西西指出,“畢竟在中國,很多人還是會介意臨期食品這一標簽,我們很多同行也不會寫明是臨期食品,更多是強調折扣。”

    更何況,能夠大量進入臨期倉庫的,往往是本來就不暢銷的產品。“消費者也不傻,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大家都懂。”

    正如新京報曾寫道,“
    從消費端來看,中國相當一部分人群對商品價格仍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不過,臨期食品也面臨定期囤貨習慣較少等問題,行業秩序尚未確立
    。”

    第五,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小覷。


    雖然臨期食品廉價,但是食品安全問題也不容小覷,需要消費者注意的是,很多商場的食品貨架上沒有做到生熟分開,很多種類的食品都是混放一起的,應該區分之后放到合適貯藏的溫度下售賣,這其中還要結合光照和衛生等存放方式,才能讓臨期食品保證質量進行出售。
    ·END· 

     關注我,給你更多好看!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東鵬飲料首份半年報出爐,營收、凈利潤增幅領跑國內飲品行業
    冰峰要上市,老字號求生之路不易

    半年報預報發布,多家企業凈利潤有大幅度增長
    “克明面業”上半年凈利潤大跌,更名“克明食品”能否突圍主業天花板?

    上半年關店19家,人人樂不“快樂”
    飛鶴再飲“羊奶粉”,奶粉賽道“羊”眉吐氣了?
    百潤上半年凈利潤預增長65~80%,低度酒市場趨勢向好

    和其正涼茶“生氣”了,可樂的對手來了
    在市場變革中“跑”起來,香飄飄離消費者更近了

    三人談丨瑪氏箭牌、今麥郎、自嗨鍋,他們的創新有這些不同

    凡注明 “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875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2日 21:01
    下一篇 2021年8月2日 2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