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餐食品被指“虛火旺”:“躺瘦”只是營銷噱頭?

    代餐行業,正是找準了年輕人想“躺瘦”的這項需求,在近幾年一路狂奔,吸引眾多資本入局。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今,代餐領域公開的融資事件就超過20起,背后不乏IDG資本、高瓴創投、經緯中國、源碼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僅剛過去的5月,就有薄荷健康、鯊魚菲特、樂純生物等多家代餐品牌獲得融資。有機構預測,今年中國代餐市場規模近千億元,2022年有望進一步擴大至1200億元。
     

    但在一些人看來,“他們只關心你胖不胖,才不關心你快不快樂。”話里話外直指一些代餐企業販賣焦慮、割年輕人韭菜的行為有些“不厚道”,因為在年輕人渴望“躺瘦”的愿望里,代餐似乎先“躺贏”了。
     

    2020年代餐行業“瘋長”

    CBNData《2020代餐輕食消費洞察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代餐品牌數量為2837個,2020年直接增加到了3540個。
     
    來自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17-2020年,中國代餐市場規模呈持續增長態勢,年復合增長率為68.8%,其中,2020年中國代餐市場規模達472.6億元,預計2021年將達到924.3億元。而根據歐睿國際的預測,到2022年,代餐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1200億元,這意味著近兩年代餐市場將有數百億規模的市場空間釋放。
     

    代餐行業“躺贏”的背后,折射出年輕消費者的“身材焦慮”
    。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體重分別為69.6千克和59千克,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分別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城鄉各年齡段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有超過50%的成年居民超重肥胖,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
     

    超重肥胖率的不斷攀升,讓年輕人意識到飲食控制勢在必行。據估計,我國每年因超重和肥胖導致的經濟損失約為243.3億元,占全國醫療衛生支出約2.5%。不健康飲食是肥胖、慢性病發生、發展的主要行為因素。
     
    互聯網時代,工作節奏太快,午休時間被壓縮,甚至吃飯都被視為浪費時間,幾分鐘就可以喝完的液體食物應運而生。這些不同場景下的代餐產品,吸引著不完全重疊的消費人群。
     
    面對巨大的市場潛力,眾多品牌不斷擠進賽道。
     
    除了網紅品牌ffit8、王飽飽、Wonderlab等,薄荷健康、Keep等深耕營養和身體管理領域多年的APP企業也陸續推出代餐產品。另外,傳統食品企業如中糧、雀巢、新鳳祥、五谷磨房,甚至保健食品巨頭湯臣倍健、康寶萊等,都紛紛推出代餐相關產品,加入戰局。
     


    網紅的誕生,往往是資本、產品、營銷共同作用的結果
    。像薇婭直播間賣空的王飽飽水果燕麥片、羅永浩減肥親測的ffit8蛋白棒、朋友圈瘋狂投放廣告的WonderLab奶昔……在市場和資本的雙重加持下,網紅新品牌層出不窮。
     
    代餐產品定義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品類的多樣性,低脂正餐、代餐零食、體重管理,都是代餐涉及的細分領域。
     
    目前市場上的主流代餐分為兩類,一是粉狀代餐,一是非粉狀代餐。粉狀代餐無非是紅豆薏米粉、核桃芝麻黑豆粉、芝麻核桃桑葚粉等;非粉狀代餐則包含代餐棒、代餐奶昔、代餐粥等多種形態,還有奶茶、咖啡、抹茶等各種各樣的口味。
     

    行業發展剛起步

    實際上,代餐并非一夜爆火,這個行業在國內已經經歷了一輪由起步、熱潮到回歸理性的周期。
     
    據《財經國家周刊》報道,從2014年開始,大量創業者涌入資本持續加持、處于高溫狀態的輕食沙拉市場,但2018年后,行業出現大洗牌,一些明星企業業務關停,資本也隨之降溫,市場回歸理性。但是用戶需求其實一直都在,市場需要更具創新性的產品,而后互聯網品牌大量涌現,整體銷量開始實現階梯型的跨越。
     

    新風口下,品牌大量涌入,細分品類眾多,代餐行業整體呈現小而分散的狀況。
     
    如薄荷健康作為細分品類的頭部企業,在2020年營收達到10億元左右。千億市場規模下,即使頭部品牌所占市場份額也極其有限。
     
    而小品牌對于食品安全的管控、宣傳營銷的規范等方面都難免存在一定欠缺,這就會造成對行業的消耗。
     
    在去年,深圳市消委會挑選了十款中外知名代餐產品,對其安全、營養、功效三方面進行檢測,發現有4款標注的營養指標與實際檢測值不符,同時大部分樣品不同程度存在能量或營養素偏低的情況,不少人在食用過程中出現拉肚子、腸道不適等癥狀。
     
    “目前行業很混亂,很多新品牌打營銷擦邊球,一定程度上誤導了消費者,給行業帶來了損失。”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這是行業快速增長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問題。
     
    這些小品牌在供應鏈、產品原料、生產制造上的選擇都不盡如人意,不能給消費者提供足夠優質的服務。
     
    走向規范化發展道路,僅靠行業自律和調整是不夠的,事實上,沒有明確的國家標準和完善的監管,是目前代餐行業面臨的最大威脅。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如今人們在市面上看到的很多所謂代餐產品,不符合相關營養規定和人體對代餐的需求。
     

    “躺瘦”可能只是營銷噱頭

    事實上,
    代餐食品的口感問題成了阻礙行業發展的瓶頸
    。“垃圾食品會造成血糖飆升,從而給人帶來一定的快感。而代餐食品為了做到健康,血糖控制是先決條件。”有業內人士如此說。
     
    “口味問題在歐美國家代餐產業發展中并沒有形成太多的障礙,但是由于中國美食的豐富性,飲食習慣與代餐飲食相去甚遠。”優形品牌產品總監王凱認為,這是造成中國消費者難以堅持代餐飲食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國家代餐產品的兩大主要受眾,是運動健身的人和沒時間吃正餐的人。而在國內,代餐產品最大購買人群則是有減肥、瘦身需求的人。
     
    根據淘寶的數據,從性別和年齡來看,80%以上的代餐粉購買者為女性,18~30歲的購買者占70%以上;從職業分類來看,公司職員占40%左右,學生占比超過20%。
     
    代餐的興起,基于消費者對于健康、自律、高效的生活方式的追求。當消費者的需求本質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時,品牌所要提供的就不僅僅是產品,還有服務。
     
    比如擁有2億注冊用戶的Keep上線的“3日減脂盒子”和代餐奶昔等品類,其優勢正是平臺上的大量用戶個人運動數據。從內容決策到產品、服務設計,實現了更為精準的定制化消費。
     
    更為重要的是,代餐食品宣講的“讓你有飽腹感”、“精確包含你所需的卡路里和脂肪、成分配比合理”等營銷話術正受到越多越多的學術質疑。
     
    代餐的飽腹感,來自代餐粉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它遇水后會膨脹,延長胃的消化時間,從而推遲饑餓感到來。
     
     
    但在一部分人的實際體驗里,他們在不知不覺間把代餐吃成了加餐。原因是,食用代餐后,人會增加對正常食物的渴望,造成人體的不滿足感,進而吃得更多。
     
    如果長期食用代餐粉,人體的熱量達不到需求,營養流失會加速,由此出現乏力、頭暈、焦慮、心慌等狀況,長此以往,食用者輕則營養不良、月經不調等,重則有生命危險。
     
    但也有對代餐有利的證據。牛津大學飲食和肥胖高級研究員奈瑞·阿斯特伯里博士(Dr.Nerys Astbury)的研究團隊對23項有關代餐減肥療效的臨床試驗進行了系統回顧。
     
    為便于分析,研究人員將代餐減肥與非代餐減肥試驗進行分組。分析發現,雖然兩組人的體重均有所下降,但一年后,代餐組人群體重下降更明顯。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駱彬告訴《長城網》新媒體記者,服用代餐要注意安全,否則可能引起腹脹、腹瀉、便秘、過敏等不良反應。遇到這種情況,要立即停止食用。
     
    駱彬認為,代餐的營養不能完全代替正常食品,在使用一段時間,達到一定效果后,要及時停止,回歸正常飲食。

    無論如何,代餐品牌最終要實現的,并不是取代消費者慣性的飲食習慣,而是為之提供更多選項。把“代餐”變為“餐”,它們才算是在真正意義上進入大眾消費市場。

     
    本文部分觀點、資料來源:

    《代餐要“躺贏”?》
    ——《財經國家周刊》  記者:里雨曦
     
    《解讀國內市場代餐火熱的原因,代餐是不是智商稅?》
    ——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代餐食品“虛火”旺盲目消費需降溫》
    ——長城網  記者:鄭佳洵煙成群李麗鈞
     
     
     
    ·END· 

     關注我,給你更多好看!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新式茶飲的品控之殤

    臨期食品要“出圈”,要翻過幾座山?

    東鵬飲料首份半年報出爐,營收、凈利潤增幅領跑國內飲品行業

    冰峰要上市,老字號求生之路不易
    半年報預報發布,多家企業凈利潤有大幅度增長
    “克明面業”上半年凈利潤大跌,更名“克明食品”能否突圍主業天花板?

    上半年關店19家,人人樂不“快樂”
    飛鶴再飲“羊奶粉”,奶粉賽道“羊”眉吐氣了?
    百潤上半年凈利潤預增長65~80%,低度酒市場趨勢向好

    和其正涼茶“生氣”了,可樂的對手來了

    凡注明 “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883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4日 21:02
    下一篇 2021年8月4日 21: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