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客都愛實惠餐廳?小心掉進價格“陷阱”!

    掃碼加入會員

    中國人提倡節儉,大多數人的消費觀念都傾向于物美價廉。找朋友推薦餐廳時,相信大家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有沒有哪家餐廳好吃又實惠”?

    然而讓不少餐飲老板犯難的是,價格與餐廳的競爭力和盈利水平息息相關。前不久還聽餐飲老板提起,想提高點客單價,又不敢隨便提,怕顧客覺得貴。

    畢竟,價格定高了,消費者會覺得“肉痛”不買賬,價格定低了,餐飲老板自己就“肉痛”了。這之間的度不好掌控,如何定價也大有學問。

    別人的“便宜”只是看起來便宜

    餐飲市場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了,競爭的方式有很多種,而價格就是提升競爭力的方式之一。消費者都懂得“貨比三家”的道理,同樣的東西誰家的價格低自然就更具優勢。

    于是那些“實惠”的餐廳往往門庭熙攘,但他們真的僅僅是降低了價格嗎?我們先來分析幾種常見的做法。

    組合套餐

    即購買一個組合套餐的價格比單獨購買其中每個產品的價格便宜。

    這樣的優惠消費者是可以看到并樂于配合的。而對于餐飲老板而言,一點小優惠導致顧客在更短的選擇時間內整體消費增加,保證了客單價的同時減輕后廚的壓力,提高出單效率,其實并不吃虧。

    尾數定價

    尾數定價,就是避免10元、20元等整數定價,改為9/9.9元、19/19.9元、29/29.9元,或者是把價格提高一點,比如定價30賣到32。

    促銷活動中的常見做法

    ▲截圖來源:餓了么

    定價不到整數,就是還有上升空間,也給了顧客想象空間。在前面的例子中,原本30元給顧客的信息是:這個菜30多塊錢,不便宜;而32元給客人的信息則是:這個菜價格適中,還不到35元。

    小份、半份售賣

    把產品改為小份、半份來售賣,比整體價格便宜,即便單價稍有提高,但看起來很“實惠”。

    比如提拉米蘇分成小塊來賣,價格幾十元我們尚且能接受,甚至還會多買幾塊,但如果是一整份提拉米蘇賣到幾百塊,購買的幾率就會有所降低。

    改變售賣形式增加銷量

    ▲截圖來源:餓了么

    餐廳打著實惠的稱號,并不代表就要無底線的降價,這種微小的價格調整,其實是從心理層面上讓顧客感覺“賺到了”。

    喬布斯曾經說過,“消費者不是愛買便宜的商品,而是喜歡占便宜。”也就是說,在討顧客歡心時,不必一味追求便宜,性價比才是其考慮的重要指標。

    顧客要的不是價格是價值

    1、消費升級,低價競爭越來越沒意義

    隨著90后成為餐飲消費主力軍,餐飲市場正在走向年輕化。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5后出生時期,中國人均每年可支配收入超過5000元,是80后的七倍,90后的兩倍。

    主力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不斷增加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消費升級下,年輕一代擁有相對更強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欲望,也更有意愿為好產品、好服務、好品牌支付溢價。

    加上信貸服務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愛超前消費,花了再還。享受著經濟發展帶來的各種物質充裕和好處,低價越來越難打動這群消費群體。

    相反,過多的降低價格反而會失去品牌的調性,被顧客所拋棄,品質、個性和體驗感更為他們所追求。

    2、價格是價值的表現方式之一

    消費者喜歡“實惠”,但有時也認為“便宜沒好貨”。對于顧客來說,價格其實是價值的一種體現,顧客對產品價值的理解,不是貴不貴,而是值不值。

    如果我們定價時找到同行競爭對手中最高價格,再找到最低值,從中選取中間價,這樣給顧客的直觀感受就是比賣得貴的產品便宜,比賣得廉價的產品好,更容易獲得認可。

    餐廳要賣的不是價格,而是能給消費者帶來的價值,基于產品的價值去做定價,讓顧客感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就會被選擇。

    如何滿足消費者心中的“物超所值”

    說白了,消費者不差錢,定價再便宜,給不到消費者“終極利益”,也難被認定。反而,做好自我價值的提升,滿足消費者心中“價值感”的同時,對品牌自身也百利而無一害。

    如何周旋餐廳的利益與消費者的需求,要找到明確的目的和方式。

    1、明確降價目的:提高客單價

    給產品定價時,不管產品的單價怎么變,餐廳的核心目的都是要提高客單價,增加盈利收入。

    目的一旦混淆,就會得不償失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比如有家火鍋餐廳的做法,涮菜的價格普遍在十幾、二十幾、三十幾元,并且推出半份誘導顧客“少食多樣”,利潤的大頭主要放在鍋底上。

    涮菜的價格實惠,在給顧客以價值感的同時,也能讓顧客毫無壓力地多買幾份,從而把客單價提高,所謂薄利多銷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轉換一下,這里的“涮菜”就是與競爭對手同質化的產品,“鍋底”就是自己本身的特色或主推菜品,餐廳在采用降價策略的同時,需要有賦有品質感和吸引力的產品來支撐客單價,避免廉價感。

    2、附加升值手段:提升品牌價值

    一般來說,降低價格會吸引消費者為優惠而來,但反過來,通過品牌的升值支撐溢價,也能讓消費者感覺物有所值。

    這里的價值不止包括餐廳菜品本身,還包括環境、服務等。換句話來說,就是尋找賣點。

    比如,海底撈的服務文化是賣點,星巴克的空間價值也是賣點,這些賣點支撐著他們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而消費者趨之若鶩,也是為了這些附加價值。

    有逼格的咖啡比普通咖啡更吸引人

    ▲圖片來源:攝圖網

    品牌升值的前期雖然有投入,但后續帶來的是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對品牌的黏性。

    3、定價考慮要素:消費渠道和人群

    外婆家的3元麻婆豆腐價格很低,引流的同時為外婆家帶來了高性價比的標簽,更適合有人氣的中低端消費場所。并且,一旦其3元麻婆豆腐的價格提高了,就會很直觀地給消費者形成“餐廳漲價”的印象。

    再比如,西貝走“小貴”路線,利用優質食材、服務等突出精致感,更適合接受優質高價產品的中產階級,進中端商場不為過。

    善用價格不僅能給品牌輸入不同的記憶標簽,也能有效地定位消費人群和消費渠道。所以,餐廳的定價還要與本身的定位相符合,不必一味朝著便宜走。

    參某說

    我們經常看到:同樣一款產品,有人賣15,有人賣30。

    不是說賣15元就一定比賣30元好,就好比,相比街邊攤的煎餅,環境優雅舒適的單品店把煎餅賣得貴一點兒,消費者也能接受。

    消費者所謂的“占便宜”,其實就是從產品中獲得價值感。無論是從定價還是從產品本身來說,只要能滿足消費者眼中的這種價值感,就是他們愿意再掏腰包的“實惠”餐廳。

    原創聲明:本文屬餐飲界(微信ID:canyinj)專欄作者胡茵煐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www.canyinj.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麥當勞星巴克熊貓快餐喜家德

    達美樂西少爺肉夾饃好色派沙拉胡桃里

    云味館Kao鋪蠔門九式|西尾抹茶|石客照明熊貓設計|達美樂|丸龜制面|撒椒|沙縣小吃

    中央工廠|跨界組合|淡季營銷餐廳管理|飲品數據|公關案例

    【活動/廣告投放】

    孟小姐:13424391712

    微信號:mengguimiao

    【公關/營銷/推廣】

    林小姐:13798211722

    微信號:Rita-Lam

    【加入餐飲界社群】

    微信號:chohuobang

    【原創轉載】

    微信:DYY1211-


    點擊“閱讀原文”,立刻報名!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898.html

    (0)
    上一篇 2018年7月25日 22:13
    下一篇 2018年7月25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