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到的1,背后可能是100 | 開店筆記

    平時我們看到的一些生意好的店鋪,大多有個特點,就是產品不多,甚至就是單品,幾款產品撐起了整個店的生意。這種情況估計會和很多老板的經歷相沖突,因為自己店鋪都是加產品,產品越來越多,如果不加產品,可能早就死了。包括我自己也一樣,雖然我極其倡導單品策略,少而精策略,但我這些年的產品也是不斷的增加。

    看起來是不是很矛盾?有沒有對錯呢?這個問題要辯證的看,只有把問題看清楚了,思路才能打開。

    首先,我們看到的別人店里的產品,是一個靜態的結果。這里有兩層含義:是結果,而非過程;是靜態的,怎么演變過來的沒看到。靜態的結果是事實,但只是事實的一部分。比如,我店里今年把產品砍半了,剩下大約四五十款產品,但不意味著被下架那些的產品沒有價值,他們在之前的某個階段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克服了當時的某個困難。更不意味著當時加產品的做法是錯的,而且恰恰是店鋪發展的必需。

    其次,這個動態怎么動呢?根據我自己的開店經歷和觀察到的經驗,產品組合基本都是要經歷三個階段:少,多,少。很少的產品起步,甚至單品起步,通過單品打開市場;第二階段,產品慢慢多起來,原因五花八門,產品表現不行的,需要新品增加攻擊火力;發現顧客喜新厭舊,所以推出新品;競爭對手推出了新品,自己也跟著推出;還有就是本身的完善產品組合的需要,是競爭策略的一部分。。。,最后又變少是什么原因呢?因為多了,整個系統的負擔就重了,成本增加了,效率變低了,所以開始刪減。

    這個過程在很多事情上都如此,比如你搬進了新家,里面開始只有最基礎的必用品,只有桌子椅子床等大件物品,后面開始慢慢增加各種小東西,不同的用處,不同場合用的,感覺都不能缺少;隨著物品越來越多,開始亂起來了,于是你一狠心開始清理,把沒用的東西往外丟。

    還有我們學東西也一樣。最開始我們腦子里是沒啥東西的,但也不知道要學啥,哪些對自己有用,于是什么都學一點,學的東西越來越多,最后你發現某個東西你感興趣了,對你最有用了,或者你最擅長了,其他東西自然被遺忘,而只剩下你在意的變得越來越強。

    所以,我從來不建議大家去模仿別人,因為這個“少多少”的演變過程是沒法模仿的,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一樣,市場環境不一樣,遇到的困難也可能不一樣。演變規律可能相似,但是演變結果肯定有所不同。簡單的模仿就是邯鄲學步,會死得很可笑。

    最后,我覺得東西還是少點好,少而精依然是我追求的。如何滿足發展的同時保持少而精才是我們要思考的。有兩點做法供參考:

    第一是留下來的產品一定要精品,追求生命周期比較長的東西,最好是“越老越吃香”永不過時的東西。這個沒有標準,但有經驗的人可能一眼就可以看出來。

    第二是保持動態平衡,要推新,也要淘汰,有加有減,把產品總數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

    半價加入社群點擊:半價加入社群,就通過這個方式

    1,我開第二個店時的全過程分享,頂層設計開店理念的詳細闡述,有近500頁的經驗總結。

    2,每天社群成員的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回答社群成員的各種疑問,這3年已經有兩百萬字的沉淀,涉及到開店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開店人的巨大寶庫。

    3,認識同行和非同行的開店創業者,提供靈感,找到商機。

    4,讓你找到組織的感覺。這是一個接地氣的社群,大家分享開店創業心得和故事,不作。在這里相互激勵和鼓勵,找到草根開店人的前進力量。

    5,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方便成員們自由交流。

    半價加入社群點擊:半價加入社群,就通過這個方式。

    有興趣的老板加老陳微信:kaidianbiji8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43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21日 11:01
    下一篇 2021年8月21日 17: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