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剛經歷疫情打擊,現如今陷入虧損、關店、內斗的漩渦中,這讓很多人為這一火鍋巨頭的未來擔憂。
01
關閉200家門店,營收連續多年增速下滑
8月19日,呷哺呷哺創始人、董事長賀光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呷哺呷哺部分門店存在嚴重的選址錯誤,決定關閉掉200家虧損的門店。
呷哺呷哺近年來選址管理等問題違背作為大眾消費的品牌定位,決定今年不在擴展新店,及時止損關閉呷哺呷哺虧損門店,旗下的品牌inxiabu xiabu也會被“廢除”,因為也處于虧損狀態,并且將陸續全面退出市場。
與此同時也將推出新火鍋品牌暫命名為“呷哺X”,客單價在90元左右,面對中端消費市場的火鍋品牌,目前還在籌備中,預計在明年會正式上線。
事實上,呷哺呷哺已經連續多年營收增速下滑了,翻臺率更是四連降,開店速度也持續下降。
02
高層人事變動
呷哺呷哺的三次高層人事變動, 8月2日,罷免趙怡女士執行董事職務,認為,趙怡的管理不符公司及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
事后一星期,趙怡在朋友圈發文稱,她是在高鐵的廁所里參加了這場針對自己的解職會議,并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了一份近3000字的個人聲明,在聲明中,她直接否認了呷哺呷哺給出的“發展不達預期”罷免理由。
不僅如此,呷哺呷哺旗下湊湊的品牌CEO張振緯也離職,除了張振緯和趙怡,公司其他高管也相繼離職,呷哺呷哺集團董事長及創始人賀光啟再擔重任,且持有公司41.46%的股份。
02
股價下跌,股東“清倉式”減持
此次“內訌”必然會導致企業內耗,這直接體現在呷哺呷哺的股市震蕩。 短短的上半年,與年內最高點27.12港元/股相比,跌了近74%,跌至6.28港元/股、持倉長達6年的高瓴資本選擇了清倉,減持了5772萬股,套現了10億港元;大摩清倉式減持,將所持有的1.04億股份,減持到0.12億股份……
業界口碑下滑,內斗、人才流失等問題讓呷哺呷哺顯得頹廢。
04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
越來越貴了
這是很多粉絲對呷哺呷哺的共同感受。失去價格實惠、性價比高的特色和優勢,讓顧客對呷哺呷哺的漲價和味道的差評比比皆是,曾經的平民小火鍋“變味”了,口碑業績下滑也成自然。
2 人才流失嚴重
中高層經歷大清洗,公司業務發展和管理方式并不樂觀,且公司內部搞官僚主義,派系明爭暗斗”等管理問題,內部人對賀光啟有疑心重、難放權等評價,高層動蕩,管理不善對企業帶來負面影響。
3
新入局者發起挑戰
老鄉雞巴奴等品牌紛紛推出一人食小火鍋,搶食呷哺呷哺,莫小仙食人族等自熱火鍋品牌也似雨后春筍般出現,盒馬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平臺近年來都紛紛推出“火鍋到家”的服務,不管是同行還是跨行都在與呷哺呷哺競爭,讓其壓力山大。
4
呷哺下個增長點在哪兒?
轉型也不是毫無成效,湊湊就是呷哺呷哺升級的杰作。2016年,主打“火鍋+茶飲”全新模式的湊湊成了呷哺新的增長點,并且在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收入上漲40%盈利16.89億元。
做餐飲沒有捷徑 除了學習和努力 剩下的交給時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 運營方:深圳餐謀長品牌策劃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zhang 本文來源: 餐飲品牌營銷策劃 作者:佚名;圖:網 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Yang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疫情重挫后,餐飲業會變成什么樣子?這7個趨勢猜測了解一下! 17歲開始坐牢,46歲終成大氣,月賺500萬! 為什么星巴克的員工都不太熱情?背后這4點值得深思! 被“高估”的海底撈,好服務竟然是危機所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餐影人書店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