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的“新中式潮流”:用蓋碗裝,有的一天最高賣500杯!

    咖啡館和傳統文化的融合,正漸漸形成潮流:

    佛山有家角落咖啡,開在藥材鋪,小紅書打卡筆記有10W+;天津的來喜兒咖啡,用蓋碗盛裝,是所在地咖啡廳口味榜第二名。

    他們都將傳統中國味與咖啡結合,喜好度、商業價值均得。

    當咖啡變得本土化,這會變成打開受眾的新方式嗎?

     


    中藥鋪里開咖啡館
    最高日出500杯!
     
    最近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咖啡館,在用“本地文化/小吃+咖啡”來圈粉。

    比如佛山的角落咖啡,就在李眾勝堂老址
    (“保濟丸”發源地)
    開了一家“角落啡樓”,在小紅書上已經有10W+打卡筆記。

    這家店,結合傳統嶺南建筑與藥房的風格進行設計,乍一看,還以為進入了百年藥材鋪。
     

    “角落啡樓”的老板告訴我,咖啡的平均日出杯量在100杯左右,最高日出杯量在400~500杯。

     
    這不是角落咖啡的第一家店,在廣東地區,角落咖啡已有13家直營店。其中的角落啡樓,更像是角落咖啡的形象店。而將咖啡店“變成”藥材鋪,也源于老板對老物件、老情懷的追求。

    這一年來,我們發現很多與本地特色結合的咖啡店。
    (傳送門:
    油餅蘸咖啡,一天400杯!最近咖啡館都在賣小吃?

     
    遠在北方的天津,也有一家結合傳統特色的店,叫做來喜兒咖啡。作為一家民國風咖啡店,老板憑借口感豐富的冰釀和淘回來的舊陳設,成功出圈。
     


    60多平的門店,日出杯量穩定100杯,沒有開通外賣,但依然有很多老顧客會專門叫跑腿購買咖啡。
     
    位于蘇州的草芥咖啡,是將產品結合當地特色,把雞頭米和拿鐵進行搭配,將甜品做成小籠包的造型,吸引不少外地游客打卡。

    “新中式潮流”,似乎正在成為咖啡店打開受眾的新方式。



    咖啡館里的“新中式潮流”

     
    這些趕上“新中式潮流”的咖啡館,究竟基于什么思路,有哪些新玩法?我專門采訪了角落啡樓的負責人,以及來喜兒咖啡創始人希扎。
     
    1. 看產品:怎樣結合才賣得好?
     
    看了多家“新中式潮流”的咖啡館,我發現,
    咖啡產品與地方特色相結合,大致有兩個方向:一是與傳統小吃結合,二是在出品形式上做創意。
     
    • 傳統小吃結合


    泉州的巴浪魚咖啡館,將油條與阿芙佳朵做了結合:剛出鍋的油條加入冰淇淋,再淋上咖啡濃縮液。



    蘇州的草芥咖啡,則是將特別有地域特色的雞頭米與美式相結合。


    鄭州的讓咖啡,則是提取當地早餐胡辣湯的胡椒口感,推出黑胡椒拿鐵。
     
    • 出品形式創新


    天津的來喜兒咖啡,主推的冰釀由自制果醬+冷萃咖啡制成;即使是奶蓋,也做了創新搭配:酸話梅屑+咸奶蓋。

    不僅如此,來喜兒咖啡將漢字當成裝飾,在咖啡頂做創意,撒粉做成“喜”、“平安”等字,杯子則用了蓋碗和青花瓷杯。


    如此一來,一杯咖啡就有了特別的打卡理由。我了解到,來喜兒的咖啡均價38元,平均日出杯量在100杯以上,最高日出杯量264杯左右。
     
    佛山的角落咖啡,主打產品“寶藏鴛鴦”,結合了港式茶餐廳的招牌飲品鴛鴦奶茶。有特色的是器具,杯子采用石灣手工陶瓷器皿,托盤也是
    “老物件+新設計”
    ,如竹席和中式窗框等。

    咖啡均價在42~58元,平均日出杯量在100杯,最高日出杯量在400~500杯。
     


    可以看出,與本地特色結合,食材、器具不設限,咖啡的出品方式中西結合做出創新。
     
    2. 看選址:兼顧游客與日常人群
     
    角落咖啡的大店有200+平,小店控制在50平以下,前者做社交空間,打造品牌地域文化,后者針對社區和白領,以外帶為主。

    另外,角落啡樓作為品牌門店,在歷史建筑上做改造,將嶺南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一方面向外地游客宣傳嶺南本地風情,另一方面也與本地咖啡愛好者產生情感共鳴。
     


    來喜兒咖啡60多平的面積不算大,但處處充滿復古設計。

    其所在的五大道區各類咖啡門店云集,既能與不同咖啡品牌相互靈感碰撞,也能欣賞到天津保留最完整的洋樓建筑群。

     


    總結下來,具有兩點特征:
    外地游客常來打卡、本地特點鮮明,既能將本地風情直觀展現給游客,也能吸引到本地咖啡愛好者。
     
    3. 看裝修:用老物件勾起群體回憶
     
    角落啡樓以藥材鋪為主題,從進門牌匾到百子柜、玻璃藥罐,以及兩面威士忌酒墻,中西碰撞玩得很恣意,想象力天馬行空。

    不僅如此,就連紙袋也融入了佛山本地文化設計,咖啡豆則用藥材包裝的形式售賣,頗具古味。
     


    希扎營造文化氛圍,用的是
    “老物件”


    來喜兒咖啡處處可見從市場淘來的老物件,竹編吊燈、舊鋼琴寫滿了歲月的味道;縫紉機、石獅擺件刻滿了風霜的痕跡。


    這些具有“中式特色”老物件,能勾起人們記憶里的某個瞬間,給消費者帶來更深刻的體驗。
     
    4. 文化之外,用專業留住顧客
     
    服務上,角落咖啡有自己的社群,今年也開通了外賣平臺,周末會定期做小型咖啡分享會,分享咖啡知識,和當地咖啡愛好者相互切磋。

    角落咖啡有自己的完善供應鏈,并且有專業咖啡工廠與咖啡基地。除咖啡外,甜品、簡餐等均為自制。
     


    堅持真誠才能留住顧客,像對待朋友那樣尊重每一位顧客,也是希扎的觀點。

    為了保證咖啡的口感,來喜兒目前還沒有上線外賣平臺,希扎希望顧客能喝到口感最佳的咖啡,而外送會影響咖啡的口感。
     

    城市文化,始終和人有著天然的情感鏈接。


    可以看出,無論是南方的角落啡樓,還是北方的來喜兒咖啡,
    都在本地文化與外來的咖啡文化的碰撞中,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徑。
    既能向游客彰顯城市特色,也能與當地咖啡愛好者產生共鳴。

    用“新中式潮流”將咖啡本土化,真正融入日常——這也許是咖啡大眾化另一種解題思路。


    統籌|妮可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2021新飲力新茶飲大賽深圳站觀賽通道已開啟!長按識別了解詳情:

    香季集團-咖啡行業系統服務商,掃碼即可加入

    爆款檸檬茶研發課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69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28日 11:02
    下一篇 2021年8月28日 11: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