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和傳統文化的融合,正漸漸形成潮流:
佛山有家角落咖啡,開在藥材鋪,小紅書打卡筆記有10W+;天津的來喜兒咖啡,用蓋碗盛裝,是所在地咖啡廳口味榜第二名。
他們都將傳統中國味與咖啡結合,喜好度、商業價值均得。
當咖啡變得本土化,這會變成打開受眾的新方式嗎?
(“保濟丸”發源地)
開了一家“角落啡樓”,在小紅書上已經有10W+打卡筆記。
(傳送門:
油餅蘸咖啡,一天400杯!最近咖啡館都在賣小吃?
)
咖啡館里的“新中式潮流”
咖啡產品與地方特色相結合,大致有兩個方向:一是與傳統小吃結合,二是在出品形式上做創意。
傳統小吃結合
出品形式創新
“老物件+新設計”
,如竹席和中式窗框等。
外地游客常來打卡、本地特點鮮明,既能將本地風情直觀展現給游客,也能吸引到本地咖啡愛好者。
“老物件”
。
都在本地文化與外來的咖啡文化的碰撞中,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徑。
既能向游客彰顯城市特色,也能與當地咖啡愛好者產生共鳴。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香季集團-咖啡行業系統服務商,掃碼即可加入:
爆款檸檬茶研發課: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