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萬別跟好朋友合伙開公司!”










    最近,圈內圈外都在討論“共同富裕”。

    何為共同富裕?一是“做大蛋糕”,二是“分好蛋糕”。

    對火鍋企業而言,做大蛋糕就是要多開門店,做大企業規模;

    分好蛋糕就是要把企業發展帶來的紅利進行合理分配,簡單指股權分紅。

    本文通過案例拆解的形式,告訴你如何設計股權,才能讓火鍋店持久盈利。










     923 

    文丨亞飛
    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

    分好蛋糕”比“做大蛋糕”更重要

    不久前,雙匯“廢太子”萬洪建發長文實名舉報自己的老父親震驚網絡,為什么出現窩里斗?
    內部股東矛盾未能及時解決,分配出了問題,是萬洪建破罐破摔的一大原因。

    雙匯董事長萬隆

    但話說回來,善用股權,做好分配,也誕生了穩如泰山的海底撈,近700家門店規模的半天妖等。
    對火鍋品牌而言,從
    創業、發展、成熟,到再創業,每個階段都會遇到許多股權問題。
    不同階段,不同情況,各有戰法,下面餐見君一一解讀。

    1
    創業階段
    找對人,分好股,注冊兩個公司
    從0到1往往是最難的階段,一定要找對人,分好股。
    很多火鍋店在創立之初就是個“草臺班子”,幾個好兄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股權分配上很粗暴。

    ▲ 合伙人意見不統一吵架

    平分股權、出多少資占多少股份、投資多占股多的卻不懂經營……這就埋下很多潛在禍根:
    內部意見不統一,誰都相當決策人;
    外行領導內行,投資多的人不干事還分紅多;
    負責經營的人投的少獲得的少,心里不平衡;
    ……
    金小蜂的梁學沛律師認為,創業初期最好采用雙層利益結構設計股權,即
    品牌總部和門店分開注冊兩個公司
    其中
    品牌總部要做門店的核心大股東,比如持股占比在2/3以上就有絕對控制權,把決策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利益可以均享,但股權不能平分。”梁律師認為,一定要樹立一個說了算的大管家,讓他成為企業控制人,防止內耗。
    同時,創業初期各股東在門店端的分紅份額,可以靈活設置。
    2
    發展階段

    直營、加盟、合伙人模式3條路
    第一條路:“直營+資本”
    用資本補貼助力實現規模化,通過規模確定競爭優勢。這種模式的品牌方對門店的控制力強,但處理不當容易被資本綁架。
    如果盲目大量融資,拿在手上卻開不出店來,可能被資本“趕鴨子上架”。
    曾經百億規模的
    譚魚頭落得倒閉結局,導火索就是和資本對賭失敗。

    巴奴在融資時,就是基于自身需求,穩字當頭。今年6月,巴奴融資超5億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 巴奴門店
    杜中兵明確表示,巴奴會保持自己的節奏,不會被資本打亂節奏。
    第二條路:特許加盟

    特許加盟的特點是品牌方賺取品牌影響力和加盟費,加盟商賺取門店經營利潤。
    馬路邊邊、賢合莊等都是加盟模式的受益者。目前,各品牌門店均突破700家。
    ▲ 賢合莊某門店

    但一個不得不正視的現實是,品牌方和加盟商存在博弈。
    因此加盟商犯錯,品牌方買單的事情時有發生。

    第三條路:合伙人模式
    該模式讓合伙人投錢、投身、投心,契合共同富裕的大方向,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投資上的合伙,解決缺錢問題;
    管理上的直營,解決經營權、所有權分離問題;
    法律上的加盟,解決風險隔離的問題。
    在同股同權的合伙人模式中,
    半天妖是個典范。
    短短6年多,它就開出了684家(窄門數據)店,為什么它開店又快又穩?
    ▲ 半天妖某門店
    其一,
    半天妖基于總成本領先的戰略定位,將客單價鎖定在60-80元。
    由于模式輕,可標準化,用工少,回本快,能吸引投資合伙人過來。
    其二,
    在發展模式上,全部圍繞門店投資合伙,不溢價不打折。門店股權分三大類:
    開發團隊
    持10%-20%股份;

    運營團隊
    持30%股份(其中店長最低投資占股8%,其余份額分給門店骨干、督導和城市經理);

    剩余投資額度及股份
    分配給總部股東、總部員工、利益相關者(供應商、服務商、親朋好友)。
    其三,
    管理費進行動態調整。門店投資回本前,收取營業額的2%;回本后則調整為3%。
    其四,
    供應鏈端進行食材統一管理,以保證門店端的口味標準化,其利潤很薄,主要靠規模效應盈利。

    從半天妖可見,合伙人模式的確很有前景,那么如果有投資人想只出錢不出力,能不能合伙?

    當然能!梁律師還給出了三種方案:溢價投資、保底投資、動態調整

    溢價投資,就是讓投資合作方多出錢,少占股。只要收益風險比大于2.5(即,可能收益/可能損失>2.5),投資人就會樂意接受。

    保底投資,就是品牌經營方承諾投資人分紅回本時間,到期未能回本,經營方負責補齊。回本前,投資方按投資比例獲得分紅,回本后,分紅比例將被打折降低。

    動態調整,就是雙方根據回本時間的不同,約定不同的分紅方案。這讓雙方的利益和風險更均衡。



    3
    成熟階段

    分層去做人才激勵,切忌一刀切
    當火鍋店達到30-50家規模,想要進一步破局時,就該考慮合規和治理了,但要注意不能激進。

    1、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曾有一個家廣東餐飲企業,當年在新三板的熱潮下,想沖擊資本市場,就做了股權改革和合規:把全部門店變成了分公司。

    結果總部的利潤率從20%多降到了6%,結果原本談好的投資人決定不投了,這就相當于白做了。
    實際上他沒搞清楚,以前的大部分利潤都是未合規的錢。
    2、人才激勵方面,要注意分層去做
    對門店的
    一線人員要多給予金錢上的短期即時激勵。如店長,要讓他們每個月都能從自己的經營成果中拿到獎勵;

    高層要多給予股權上的長期激勵;

    中層要兩相結合,給予中、長期兩種激勵。
    3、企業架構上要進行專業化設計

    要通過“兩權分離”
    讓“所有權、經營權”適度分離,管理層各司其職進行企業管理。
    “三會一層”(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要設計合理。
    總之,這一階段就是要從股權架構、人才激勵、對接資本、合規等方面進行有序改革,為資本化或上市做準備。
    4
    再創業階段
    大膽啟用新人,開創新品牌
    近年來,海底撈、呷哺呷哺、九毛九等紛紛開副牌,大搞海洋模式(相關閱讀:海底撈、九毛九平開副牌背后)。
    其實這是一個品牌做大做強后,品牌勢能溢出的必然結果。

    在這一階段,品牌方可以用股權激勵新人再創業,擴大產業版圖。
    大龍燚開創包煮婆、牛華八婆麻辣燙、漁夫魚仔、如在蜀毛肚老火鍋等,
    激勵內部員工創業
    ,也算是開辟了一種新商業模式,激勵員工和公司共同成長。
    九毛九拿出15%的股權給太二創業團隊,如今,太二已經超越西北菜,成為九毛九旗下最大的子品牌。
    ▲ 九毛九2021年中財報
    您在門店股權問題上踩過哪些坑?有哪些感悟?
    歡迎留言。
    最后,為了解目前火鍋業的真實具體情況,全面客觀反映行業形勢,幫助品牌做出正確決策,《火鍋餐見》希望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在火鍋業來一場摸底調查。

    推薦閱讀:魚肉和培根組CP,年輕人都愛它

                               
    END
    統籌丨孫巖巖

    輪班主編丨田果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丨zhangsan426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05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9月6日 21:01
    下一篇 2021年9月6日 2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