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設計 | 設計2000個“網紅店”后,我們發現:顏值不重要,流量才重要!



    被稱為
    “網紅店”不是貶低,而是非常大的
    榮耀

    做餐廳設計不是美學炫技,而是讓才華找到施展的地方。

    麥設計今天的成果不是傳統設計公司做到的美學成果,而是流量運營的結果。

    說起“設計師”,你的直覺可能也是“個性”、“文藝”、“標新立異”之類,覺得他們的腦回路和普通人不大一樣,
    而麥設計創始人盛勵,聊起來餐飲設計,卻完全不是感性的設計創意思維,而更像是系統的算法工程師思維。
    在“審美就是生產力”的今天,盛勵對餐飲設計的理解值得每一位餐飲人品味。
    畢竟,開一家“美好又賺錢的餐廳”,誰不想?

    “網紅店”不是貶低,而是榮耀
    麥設計已在餐飲設計業奔跑10年,團隊全職餐飲設計師有180多位,服務了海底撈、老鄉雞、胖哥倆等300多個餐飲品牌,落地了2000多家門店,在餐飲設計細分領域已經做到頭部。
     
    對標同樣拿過國際獎項的設計公司,麥設計獎項拿得很多,選的領域卻最窄——專注于餐飲門店設計。
    中國室內設計產業目前市場規模約4萬億,單品類產值接近10億的是酒店設計,頭部公司是金螳螂旗下的HBA。然后是地產、零售、住宅、工業設計。“餐飲門店設計”這個品類,在麥設計之前,是沒有的。

    *單擊圖片

    ·













                                   






    ·



















    ·



















    ·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麥設計門店作品


    *麥設計案例

    很多人對麥設計的印象是專門打造“網紅店”的。我問盛勵,怎么看這個“標簽”?
     
    “網紅店不是一個貶義詞,能夠打造出網紅店是一個非常大的榮耀!”
    盛勵的回答讓我有些意外,中國那么多門店在排隊,有1個月、3個月在持續排隊的,那3年的有嗎?“網紅店對于我來講是一個非常高級的詞,因為它代表所有餐飲企業需要的頂級流量”。
     
    在盛勵看來,
    餐飲的本質,是一門“人的生意”,想做好“人的生意”,無論如何都繞不開流量這件事。
    在流量上,麥設計是有很多心得的。2014年、2015年,麥設計抓住了微信崛起的紅利,2018年合作了餐飲頭部媒體平臺,在品牌發展的過程中都踩中了最好的時間,盛勵本人的抖音賬號,一開更就收獲了10萬粉絲。
     
    “網紅店”對餐飲人士而言,是又愛又怕,愛的是知名度迅速提升的火爆,怕的是盛名之下其實難負的尷尬,網紅往往意味著不長久。但什么才是網紅店,網紅店的邊界是什么,能解決什么問題,卻很少有人能講清楚。
     
    盛勵給了我一個新鮮的答案:成為網紅就意味著你有很大的流量,特別是你如果有讓人一來再來的流量那就更了不起,有流量就意味著有數據,有海量的數據就可以去幫助餐飲人分析,做對了什么才撬動了流量。
     
    在“網紅”的早期,多數人是沒有分析意識的,或者說分析是很感性、很碎片的。麥設計深耕餐飲門店設計10年,做的其實是把給門店帶來流量的那些因子一一找出來,根據門店所在的品類、所具備的獨特性,把引動流量的因子,內化到門店設計中去。
     
    簡單講,就是一家店的門臉、標志、色彩、動線、設備設施、體驗觸點都是圍繞“流量”這件事層層鋪設、立體展開的,在漂亮的界面之下,寫入一整套讓門店高效運營的程序。

    這聽起來和史蒂芬·平克講的寫作過程十分相像:
    “寫作之難,在于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的結構,體現在線性展開的語句里。”
    麥設計的設計理念,也是把門店設計成一個自帶流量吸引力、運營流暢度的體驗空間。
     
    所以,盛勵非常確定地說,
    如果說麥設計是成功的,表層是審美能力的成功,深層是流量運營的成功。”
    餐廳設計
    最重要的不是“秀顏值”,而是“增流量”


    麥設計在餐飲門店設計上的探索,和餐飲業的整體發展是一脈相承的。
     
    餐飲發展的1.0時代,是在2012年之前,整個餐飲是一個“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型”結構,即一頭是凈雅、湘鄂情、小南國這樣“高大上”的大酒樓,一頭是數不清的蒼蠅館子、夫妻老婆店。在這個階段,麥設計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五星級酒店、會所等大型商業項目,還沒有聚焦到餐飲上來。
     
    餐飲發展的2.0時代,是在2012年底,“八項規定”反奢靡浪費政策一出,高端餐飲云端折翼,大眾餐飲蓬勃隆起,整個餐飲向“紡錘形”結構進化,原本供給空缺的中間地帶——有顏值、有調性、主打性價比的大眾餐飲品牌越來越多了。
     
    從2011年到2014年,整個餐飲行業的審美剛剛覺醒,發揮正常的設計優勢就可以拿到很多訂單,麥設計逐漸有了規模。餐飲項目的短平快特性,非常適合初創團隊,麥設計決定ALL IN餐飲,從一家全品類設計公司聚焦為餐飲商業設計公司。
     
    2014年到2017年,是大眾餐飲瘋跑的幾年,所有品牌都在狂拓店、搶市場,設計需求井噴,餐飲設計因此迎來了1.0時代。這個階段的餐飲企業,熱衷于找設計公司模仿某種風格,認為是某種風格給別的品牌帶來了好生意。“很多餐飲公司來找我們,只發一個需求:一個漂亮的門店”。
     
    但大家漸漸發現,純粹追逐好看,重度投資裝修,一度被看好的餐廳,并沒有收獲預期中的好生意,最夸張的一個店3個月就倒閉了。
     
    餐飲投資門檻低但風險大,很多老板往往押上了多年的積蓄甚至貸款來投資,但一次開店的失敗就讓他們血本無歸。這讓我們很痛心,也讓我意識到,
    餐飲設計只有好看是遠遠不夠的。好設計不一定能帶來好生意。”

    在盛勵看來
    ,單純的設計技藝是封閉的美學技術思維,不是商業思維。
    追求好看只能拿到視覺成果,不能為餐飲企業拿到商業成果。
     
    2017年,麥設計發展的第一個5年,盛勵干了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勞民傷財”張羅了一場行業的峰會,發起了“717餐飲品牌日”,而且雷打不動,每年一場。要知道,搞一場行業千人峰會,收益遠不如接一個設計單來得實在。但“717餐飲品牌日”峰會,盛勵和團隊已堅持了5年,只為了持續講清楚一件事:餐飲老板想要的是“高顏值”這1個點,但必須
    做好10個點,想要的那1個點才真正有價值。
     
    在第一屆“717餐飲品牌日”峰會上,麥設計提出了自己的定位:“打造美好又賺錢的餐廳”。
    餐廳設計,最重要的不是幫門店“秀顏值”,而是幫門店“秀肌肉”、增流量,讓一家餐廳不僅好看,而且賺錢。
     
    在餐飲商業生態中,設計服務商不僅僅是為了提升門店的消費者體驗,而是要在成本效率、時間效率、獲客效率、品牌傳播效率等方面,為餐飲企業不斷賦能,解決他們開店成本高、時間周期長、流程不標準、品牌不標準的問題。
    在整個餐飲生態中,麥設計找到了自己的生態位,確定了自己的商業模式,
    餐飲設計迎來2.0時代:從一個非常窄的美學設計賽道拓寬為餐飲門店系統解決方案賽道。
     
    從此,麥設計開始迭代為餐飲商業研究公司,而非單純的美學設計公司。一句話總結麥設計發展的核心,是用持續沉淀流量的方式做品牌。
       
    新餐飲門店
    表層是”美學問題”,深層是”效率問題”


    發展到2020年,在疫情的洗洗涮涮之下,餐飲業的競爭升級為實錘的效率之爭,再容不下泡沫和虛假。業內人士估計,2020年餐飲門店的倒閉率高達50%~60%。
     
    餐廳倒閉率為什么這么高?在盛勵看來,餐飲早已從表面顏值之爭升級為系統效率之爭,只有表面顏值,沒有內在效率的餐廳成為被收割的重點對象。
    餐飲核心的競爭,是那些看不見的部分。
     
    ?部分餐飲店,除了純外賣品牌,都涉及到?店,
    門店是?家餐廳最重要、最前端的環節,把它設計得好看只是起點,把它設計得好用才是終點。
     
    因此,必須重新定義餐飲門店設計。

    如何重新定義?
     
    盛勵有一個總結:
    零售?店的運營流程短,要完成的流轉僅僅是“產、供、銷”3個環節,
    售賣效率也很高;
    餐飲門店要完成的則是“產、銷、供、存、
    ?”
    5個核?環節,
    售賣效率是業態決定的,用餐高峰期就那幾個時間段,要想?店高效順暢,這5個環節就必須提前設計得很順暢。
     
    餐飲發展進化的這10年,幾乎一切都變了,唯一不變的是,“效率迭代的速度”沒變。因此,
    真正的餐飲門店設計,表層是“美學問題”,深層是“效率問題”


    麥設計拆解了門店設計能夠解決的幾個大的效率分類:

    1. 功能效率,針對提升運營效率進行功能梳理。
    2. 品牌效率,針對提升傳播效率進行品牌設定。
    3. 售賣效率,針對提升即時復購進行廣告設計。
    解決功能問題,是將業態和運營統合考慮,提高餐廳內部的工作效率。設計點包括:坪效、動線、工作流程、食材物料儲藏等,這些基本點要協同考慮,從而讓效率、利用、配比、功能等達到最優。
     
    功能設計最考驗設計者的是,不僅要深度了解這家企業,了解企業外部的競爭環境,內部的運營機理、運轉流程,了解顧客的選擇邏輯、體驗邏輯,還要了解它所處的品類、所在的賽道是什么樣的,進化的方向是什么樣的。
     
    可以說,
    一家餐廳賺不賺錢,基礎功能設計已經決定了一半
    設計好了,門店操作系統就流暢、效率就高,設計不好,門店操作系統就低效。

    因此,功能運營設計也是麥設計研究最多,下功夫最多的地方。
    解決傳達問題,是應對消費者的注意力競爭,讓顧客一秒鐘就看到你,看懂你,認識你。
    解決識別問題,是要檢驗這樣的方式是不是消費者想要的。

    馬克·吐溫有一句名言:“
    對你造成傷害的,并不是你不理解的東西,而是你所了解的東西,并不像你所了解的那樣
    。”設計,亦是如此。

    很多時候,
    你有你的想法,但消費者另有想法。我們傳達給消費者的“你是誰”,和他理解中的“你是誰”是否一致,這是現在一個很大的問題。
    因為設計越來越趨同,大家都長得快一模一樣了,你還能不能讓消費者一眼找到你。
     
    麥設計提出設計賦能的概念,就是通過設計的理念,?具?法論,嵌入餐飲企業的內部,參與開發門店,幫助餐飲企業賦予?店更多的內容,以抵御信息差、消費者注意?競爭和?期的品牌競爭。
    門店設計趨勢
    餐飲超級門店模型
    疫情的發生,讓行業進入一個轉折點,是不是品牌,結果完全不一樣,品牌的意義是什么?觀察品牌餐飲企業在疫情以來的表現,盛勵總結了3點:
        
    品牌是消費者的第一選擇 品牌代表了流量 品牌門店營收恢復最快
    所以,成為品牌是未來餐飲企業的必修課,但是品牌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非常多的因素影響品牌的結果。
     
    2010年以前,品牌是自然生長的,比如麥當勞、Starbucks、Nike等,都是通過時間沉淀下來的,2014年以后,餐飲的品牌多數都是設計出來的,但是,要注意,設計出來的品牌雖然也能成功,但成功的非常少,因為
    設計不等于品牌,加上企業和組織支撐,品牌才有價值。
     
    麥設計對門店打造的趨勢形成了自己的理解,也為餐飲行業開發了獨特的設計產品——“餐飲超級門店模型”。
    只有表象沒有內在的設計很難拿到結果。麥設計提出“餐飲超級門店模型”就是要表里雙強,通過設計幫助餐飲門店去拿到可確定的結果。

             
       什么是超級門店模型?  

    1.業態模塊

    餐飲門店是一個復雜的運營系統,它是非線性的,像是一張網,產品、流量、動線、組織、供應鏈等系統各個部分相互作用的方式很隱蔽,不能顧此失彼,只能系統協調。
     
    餐飲超級門店模型就是在原有的?店裝修設計基礎上,復合了運營動線,精細功能布局,明廚,明檔,產品展示,品牌展示,品牌營銷等功能。將坪效、動線、流程、儲藏等功能需求相疊加,而不是脫離。
     
    入口放哪里?廚房放哪里?面積做多大?動線怎么辦?怎么賺錢?同樣一個面積,我要比隔壁的坪效多1000塊錢,怎么做?本來需要300平方的店,但現在有一個好位置只有200平方,要做同樣的生意,該怎么做?一家店跟整層的關系和動線是怎樣的?
     
    盛勵估算,
    一家門店的基礎業態,就有超過3000個細節需要通過數據測算
    ,去逐一打磨。
     
     

    2.品牌板塊

    品牌板塊要解決的是
    讓”你是誰”=”消費者認為你是誰”
    將品牌的獨有價值用品牌語言去和消費者進行交互,從而實現表達、識別、記憶、傳播,將品牌的感覺深植消費者心智,讓大家在做某個品類的消費決策時,第一時間想到你。
     
    設計要做的,就是把品牌的獨特價值可視化地表達在品牌界面上。
    僅一個門頭的品牌系統,你就要考慮超過15個元素。
     
     

    3.美學板塊


    3年前,麥設計發布過設計風格趨勢——“明亮純凈”。
     
    2014年以來被工業風洗刷過的餐飲行業,擁有了這樣的樣貌:黑黑的、臟臟的,不論氛圍還是材質,都感覺臟臟的。
     
    為什么呢?開店要過消防關,墻壁等空間是鐵藝的最保險,整個門店裝修的供應鏈就是以此為主的,暗黑工業風是一件由供給決定的事。在原有供給下,餐企老板和設計公司將能夠折騰的,對于復雜的材料和形式的追求,都玩遍了,漸漸發現這已經不能成為吸引顧客的一個點了。
     
    設計風格的變化,本質來源于供應鏈的發展以及大眾消費客群的迭代,后來,明亮的、木質感的裝修耗材防火性能極佳,而且不貴,還和上一代門店形成了顯著差異,新一代門店的風格就快速向“明亮純凈”靠攏。和暗黑工業風形成對沖,大家都是黑黑的,你把自己的門店做得比隔壁亮30%,進店率就會更高。
     
    盛勵認為,明亮純凈風格還會至少主導5年:等到市場上這個風格到達一定的滲透率,新門店需要再一次差異化的時候,這個風潮才會升級迭代。
     
    因此,
    風格的趨勢不再是趨同,而是“不同”

     

    4、創始人基因


    品牌,簡單來講是指消費者對產品及產品系列的認知程度。
     
    品牌的本質是品牌擁有者的產品、服務或其它優于競爭對手的優勢,能為目標受眾帶來獨特價值。
     
    因此,品牌的差異化是由創始人基因決定的。如果說深度研究功能,能賦予品牌獨特的功能性利益,那么,深度把握創始人的初心、夢想,賦予品牌的就是獨特的情感性利益。
     
    品牌賦予顧客的獨特價值正是功能性利益和情感性利益的疊加。
     
    總之,品牌是個長期的過程,但
    在沒有成為品牌之前,你得看起來像個品牌
    ——這也是麥設計提出“超級門店模型”的初衷。
     
     
     

    餐飲就是流量入口,餐飲沒有第二形態,如果有第二形態它就不是餐飲了。
    餐飲的表現形態就是門店,無論線下還是線上。
    盛勵說,設計的最高的境界是“無我”,做好服務這件小事。他對自己和團隊的提醒是,
    不要自嗨,不要施展才華,而要找到施展才華的地方
    。服務是的價值是巨大的。在中國未來的三產中,設計公司并不屬于創造,而是屬于服務。把“門店效率提升服務”這件事做好,對行業進化的推動就是一大步。

      
       

    有任何關于餐飲策略定位、

    品牌視覺、門店設計、營銷服務

    以及“如何打造超級門店模型課件”問題

    都可以咨詢麥設計1v1餐飲免費設計咨詢服務

    (添加請備注來自窄門)

    2021年,面臨著全新發展機遇的麥設計與窄門集團達成合作,成為窄門集團年度金標合作伙伴。

    窄門集團旗下窄門學社作為國內高端餐飲商學院,是活躍的餐飲學習社群。窄門學社目前匯集數千家餐飲品牌,門店總量超過400,000+,鏈接超過1500+投資過餐飲領域的專業投資機構及數千個餐飲供應商。在未來的一年里,窄門將攜手云徙數盈 ,從課程培訓、數據支持、媒體傳播、年會合作等多個方面,助力更多餐飲企業打造超級門店模型。

    掃碼添加好友

    咨詢成為窄門年度合作伙伴

    原創文章,作者:窄門餐眼,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055.html

    (0)
    上一篇 2021年9月6日 21:01
    下一篇 2021年9月7日 1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