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爆出圈的湘菜,破局關鍵到底在哪兒?

    好吃,是一個餐飲品牌最好的口碑。

    可處于消費升級驅動的時期,消費者對餐飲行業的需求已經變得復雜多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起美食背后的生產環節和品牌故事。

    餐飲企業僅僅憑借烹飪出色這一個特點,是很難出圈的。

    “煙火氣”、“鍋氣”,是湘菜獨具的氣質,這正好符合當下消費者的喜好。湘菜在這場市場變革中,突破的機會或許就在于用更加標準化、品牌化的運作能力來保證口味的穩定性,以走出湖南,打入更廣的市場。

    01

    湘菜將成下一個爆款菜系

    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的數據,背靠湖南衛視等豐富媒體資源的湘菜,近一年以來的輿情熱度遠超其他菜系。湘菜門店數量也呈現出明顯的上漲趨勢,一線城市開始發力,并且不斷向二三線城市擴散。

    從味型來看,擅長香辣、酸辣的湘菜,總能給到消費者更加難忘的味蕾刺激和新鮮感。一些湘菜頭部品牌創造出的排隊奇跡,更是讓人看到了湘菜的巨大潛能。

    尤其是連續四年登上大眾點評必吃榜的炊煙小炒黃牛肉,曾創下從上午11點到晚上11點,連排12小時排隊不間斷的記錄。5月1日炊煙上海首店開業,2天就登頂上海湘菜熱門榜第一名,被上海黨媒稱為“上海湘菜排隊王”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如此火爆的盛況,令不少餐飲業內人士紛紛預測:常年位居第二的湘菜,有可能將是下一個爆款菜系

    湘菜出湘遇到了此前所不具備的時代條件。
    首先,網紅城市長沙經濟迅猛發展,充滿了活力,而美食是城市的一張名片,是軟實力的象征。湖南的傳媒業近些年對湖南美食的大力推廣,也大大提升了市場知名度和接受度。
    再者,消費者對麻辣產生就餐疲憊
    ,湘菜的香辣和酸辣更符合當下消費者喜愛的味型;加上如今的湘菜餐廳也更加注重體驗和消費者互動,從食材到烹飪手法、都給人以新鮮感,更易滿足消費者心理需求,也加深了湘菜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
    最后,95后甚至00后,在未來五年將逐步成為餐飲市場消費主力群體
    ;注重體驗感和自我品牌屬性定位的Z世代,更喜好主食場景。湘菜天然帶飯的屬性,也深得年輕群體的認可和喜愛。

    02

    湘菜出湘難在哪里?

    大把機遇和人氣加持到湘菜,但「出湘」并非一句簡單的口號。

    同是以“辣”為主基調的菜系,川菜出圈的是火鍋、串串、麻辣燙等更容易標準化的品類。而湘菜的主要烹飪技法為炒與蒸,對廚師技術、鍋具與食材的要求都比較高,也更難標準化。

    地方菜要開到全國,好吃只是準入門檻。而想做大做強,塑造出一個全國聞名的湘菜品牌,除了必須打磨出成熟的菜品體系外,更需要擁有標準化、品牌化的運作能力。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品牌護城河。

    湘菜出湘,首先遇到的現實困境,便是供應鏈的深化

    為保證湘菜的地道風味,絕大多數湘菜連鎖企業目前的食材供應都由湖南地區供應商提供。隨著今后規模擴大,壓力就會大增,因此供應鏈的規劃整合是湘菜連鎖品牌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在這一點上,做出成績的湘菜連鎖品牌早有共識。

    早在10年前,炊煙就開始搭建供應鏈體系,開啟標準化進程。如建立包括醬料、味型、預加工食材的標準等,還深入到源頭,建立了第一產業的采購標準。

    此外,人才儲備也是關鍵

    憑借快炒突圍的湘菜,對廚師依賴程度比較大,且需要廚師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當門店拓展至全國時,高水平的廚師團隊能實現菜品口味的穩定輸出,呈現出地道風味,將是品牌差異化的關鍵。

    最后,為保證餐廳的可持續運營,餐飲品牌也需要不斷推陳出新。這背后,自然需要專業的研發團隊持續輸出,不斷更新菜品和服務體系。

    03

    出湘的變與不變

     川菜在細化湘菜在進化

    川菜出川,會根據當地的習慣進行調整和改良,這是川菜廣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那么湘菜出湘,是否會向當地消費者的味蕾作出妥協?
    這也是湘菜推廣面臨的永恒話題。
    其實,湘菜的做法并不是一成不變。湘菜作為八大菜系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時代的變遷,本身也在不斷改進。
    就拿湘菜重油重辣的特點來說,湘菜大師王墨泉介紹,“湘菜原來有8成是不辣的。在原材料、烹調方法、調料等方面都在變化。就像調料,以前就十來種,現在多到三四十種。我們也要引進、吸納其他菜系的特點。”
    湖南餐飲行業協會會長劉國初提到,近幾年來湘菜發展勢頭迅猛,體現在湖湘文化“敢為人先”,能把外菜系中的精華盡快融入湘菜的體系中去,同時堅守傳統,保證湘菜味型及底蘊的基礎上融合各菜系不同的優勢,卻又做到創新不忘本,包容性極強。
    改良湘菜的做法越來越普遍。位于長沙城北的鯉隱臺,其行政總廚賀俊賢就嘗試著將最傳統的湘菜與最新的烹飪技法結合。他用擅長的粵菜、西餐、日料,加入了以先進科技烹飪技術著稱的分子廚藝,極大豐富了湘菜的視覺呈現,發展出符合時代的新湘菜。
    新派湘菜
    比如在廣東,湖南人在外群體最多的地方,這里的湘菜就明顯融合了粵菜的調性。減鹽、減辣,形成了外地人所能接受的新派湘菜味道。
    湘菜像極了湖南人的性格,有變通的一面,也有執拗的一面。
    近年來,湖南湘菜行業也在不斷地完善湘菜的標準,重塑品牌,同時,向傳統湘菜文化中尋求新的活力,一改“土菜館”“蒼蠅館子”的刻板印象。隨著湘菜人眼界的打開,湘菜的菜品越做越精致,越來越有文化內涵。2013年,《中國湘菜標準》發布;2018年,湘菜走進聯合國。
    在湘菜品牌形象打造上,湖南發達的傳媒業功不可沒。湖南的綜藝節目里,經常可以看到湘菜品牌的身影。如炊煙小炒黃牛肉,就在《王牌對王牌》《天天向上》《中餐廳》等多檔熱門綜藝節目里現身,并成為湖南衛視春晚年夜飯指定湘菜。
    多方的合力,使消費者對什么才是湘菜味道有了一定的認知。

    在上海開店的湖南湘菜企業炊煙集團,其創始人戴宗表示,“炊煙到了上海,會確保原材料都從湖南運輸過去,長沙炊煙是什么口味,上海炊煙就會是什么口味。”
    戴宗的自信源自其炊煙品牌23年成長史,以及多年來對目標顧客群的深度洞察,對湘菜如今的品牌定位充滿了信心。
    王墨泉先生談到湘菜的變革,同時也強調了一句,“湘菜出湘的關鍵,就是要把自己傳統風味傳播出去,要積極引導消費。”
    時代變了,湘菜有了不變的底氣。
    但受制于湘菜本身的特點以及供應鏈的短板,湘菜缺乏大型優質原材料種植供應基地,也缺乏大型特色輔料、調料、設備等穩定成熟的供應商。

    在湖南,要把一家人均消費80元的湘菜品牌,做到七八十家直營店,連成熟、穩定的供應商都難找到,很多都要靠自己去重建標準化的供應鏈體系。

    這導致湘菜企業多但規模普遍偏小,以大眾消費中小型餐廳為主,市場集中度低,產值過億的企業屈指可數,自然也缺乏上市企業。
    同時,部分湘菜企業創始人多由廚師出身,缺乏資本運作的視野。沒有大的資本進入,使得湘菜企業也難以快速擴張。
    借鑒新的烹調手法
    從歷史上來看,自新中國成立時北京開出的首家湖南風味館子曲園開始,湖南人在“湘菜出湘”的道路上就已經邁出步伐,亦從未停止過探索;湘菜在廣東、貴州、上海等地落地生根,也孕育出一批連鎖品牌和企業,體現著其強勁的生命力。
    如今湘菜品牌開始加快出湘步伐,能否復制川菜的黃金十年?
    -END-
    來源 | 
    蜀海百川
    、36氪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9月9日,“數據重塑餐飲,智慧再造加盟”餐飲O2O論壇在深圳舉行!

    延伸閱讀

    • 3年400家店,這個品類突然爆發!餐飲業的下個風口是它?

    • 全球門店1000家!老字號品牌朝天門火鍋都有哪些年輕化打法?

    • 只賣一道菜爆款成店,手撕雞會是下個風口嗎?

    • 從直營、加盟、聯營到合伙,如何設計合伙模式?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056.html

    (0)
    上一篇 2021年9月7日 04:06
    下一篇 2021年9月7日 1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