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海蟹湖蟹我都能吃上幾只,老饕的水平遠不及清道人李瑞清,現今知此人的不多,遠不及他的徒弟張大千有名。
清道人每逢陽澄湖蟹上市,以蟹為餐,食量大得嚇人,以“日啖百只”,聞名滬濱,士夫為之廣為傳誦,其實吹牛的成分占了不少。
有誰真要一天吃一百只蟹,非得把舌頭扎破不可。所謂“日啖百只”,分明是從蘇東坡豪語“日啖荔枝三百顆”化借而來,不過是酒后茶余的談資而已,不必當真。
吃清蒸全蟹時耐心最重要,體現在一個字上:“慢”。慢吃是吃蟹必須要嚴守的規則和節奏,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腸胃要養好,過于饑餓,很難做到慢,動作一快,吃相會不雅。
也曾聞有資深食客吃完一只蟹,外形破壞不大,還能拼成蟹的樣子,這種自覺很優雅的吃法,累己煩人,乃是擺給人看的,雅欲人知非真雅,一切的作秀,都屬矯情。
畢家食蟹
清朝有個書香世家畢家,往上追幾代,乾隆時期的狀元畢沅,《清明上河圖》最后一位私人收藏者,就是這家長輩。
同光年間,畢家有人做過定海知府,后辭官回蘇州,建了一座畢園。畢家有私房菜,追求時令而精致無比,一時間為世人追捧,比如吃蟹季的蟹宴。
專業的吃蟹,要用“蟹八件”,小錘子小剪子一應俱全。
按畢家人的說法,用蟹八件,不僅僅是為了吃得更干凈徹底,而是用很慎重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只螃蟹。
吃客要吃螃蟹,先把蟹蓋掀開,用這精巧的蟹八件慢慢地把蟹黃和蟹膏吃掉。然后放回碟中,撤下,此為初享。
撤回的大閘蟹回到廚房,將蟹肉分別剔出,略施板油、蟹油用小火焙炒一下,放回到各自初享的蟹殼中,再次上席。
頗為精巧的是,盛滿蟹肉的蟹殼再次上席前,會蓋上一層“棉被”,那是打成泡沫的蛋清。蛋清雪白如花,蟹殼形狀如斗,故而名曰:雪花蟹斗。
雪花蟹斗并非文人為了附庸風雅而做的矯情之作,而是經過思考的有心之舉。大戶人家的廚房和庭院隔得不近。
做好的蟹斗要被下人端著走過一條花徑或穿過幾個廳堂,才能來到“花前月下”的餐桌。秋風送涼,一旦蟹冷了,不僅風味盡失,而且會腥味上升,惹人討厭,故而蓋一層“棉被”。
愛吃蟹的古人很多,除了畢家以外,明朝還有一個李漁。每年螃蟹還沒上市的時候,他就開始攢錢等著買螃蟹。
家人笑他以蟹為命,以至于這錢是“買命錢”。從螃蟹上市到蟹盡下市,“未嘗虛負一夕,缺陷一時。”
這樣一個蟹癡,應該有很多吃蟹的花樣吧?恰恰相反!
李漁說“世間好物,利在孤行”,蟹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本身已經具備了色香味三者極致,所以最好是整只蒸著吃。
李漁了不起,雅號“湖上笠翁”,天下學問、玩意兒少有不懂的,其說蟹之辭,雖亦文言,絕不晦澀,
“凡治他具,皆可人任其勞,我享其逸,獨蟹與瓜子、菱角三種,必須自任其勞,旋剝旋食則有味,人剝而我食之,不特味同嚼蠟,且似不成其為蟹與瓜子、菱角,而別是一物者”。
吃蟹假手他人,蟹就不是蟹了,點評之老到,可謂一語中的、三分入木。接著李漁還有引申發揮,“此與好香必須自焚,好茶必須自斟,童仆雖多,不能任其力者,同出一理。講飲食清供之道者,皆不可不知也”。
李漁一生,飄泊江浙碧水間,籍隸南國,啖遍江南美食方物,然其耽耽于蟹,許為第一清饞,“癖蟹”之號,同人盡知,嗜蟹如命,
“每歲于蟹之未出時,即儲錢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為命,即自呼其錢為“買命錢”。蟹上市的秋季九月十月,李漁命之為“蟹秋”。
蟹應季上市,尚不及花紅娛目,可開百日。“慮其易盡而難繼”,李漁“又命家人滌甕釀酒,以備糟之醉之之用,糟名’蟹糟’,酒名‘蟹釀’,甕名‘蟹甕’”。李漁每入‘蟹秋’,常常思念一位去世的婢女,“勤于事蟹,即易其名為‘蟹奴’”。
善治蟹,是技術活,需要老到的手法和經驗,腌制醉蟹過程中的某些關節處,頗詭秘而令人至今不解其奧,取蟹甕中醉蟹,不可用燈照,醉蟹見光,馬上松散,“滿甕俱沙”,
沙是吳越方言,是說蟹肉吃來口感也會變得松粉,味道也就大打折,好似塌了秧。李漁“有法處之,則可任照不忌。
初醉之時,不論晝夜,俱點油燈一盞,照之入甕,則與燈光相習,不相忌而相能,任憑照取,永無變沙之患矣”。
明末高士,寫《陶庵夢憶》的張岱,會吃蟹,會說蟹:“食品不加鹽醋而五味全者,為蚶、為河蟹”。
每至金秋十月,張岱“與友人兄弟輩立‘蟹會’,期于午后至,煮蟹食之,人六只,恐冷腥,迭番煮之”。
蟹唯清蒸可保全味,決非食蟹秘辛,而寫下《隨園食單》的袁枚竟亦不明此理,偏要教世人用鹽水煮著吃:
“蟹宜獨食,不宜搭配他物。最好以淡鹽湯煮熟,自剝自食為妙。蒸者味雖全,而失之太淡”。此法實不可取。
“從以肥臘鴨、牛乳酪,醉蚶如玻珀,以鴨汁煮白菜如玉版,果蓏以謝橘、以風栗、以風菱。飲以玉壺冰,蔬以兵坑筍,飯以新余杭白,漱以蘭雪茶”。
甲申國破,晚年的張岱身陷窘境,回憶當年蟹會“真如天廚仙供,酒醉飯飽,慚愧慚愧”。
蟹美至極,可回味可追思,實不能形容其味究有多美,蘇東坡面“雪浪石”之美,無可言狀,冠之以“豈多言”,蟹之美味,此三個字足矣!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文字為本刊編輯,僅限學習,不做商用,侵刪。
看饞了的諸位,點擊下方繼續尋味之旅:
螃蟹!這輩子你總得品嘗下陽澄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