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將關停約300家店,于茶飲有何啟示?


    中國飲品快報

    海底撈決定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門店。屬性差不多的茶飲行業,從中有何悟到?


    by Kuaibao

    11月5日,海底撈發布官方通知,決定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對較低及經營業績不如預期的海底撈門店。其中部分門店將暫時休整、擇機重開,休整周期最長不超過兩年。

    海底撈表示:“將在集團內妥善安頓相關門店之員工及管理層”。據了解,海底撈將為門店管理層提供其他發展機會,或視情況納入“蓄能池”,從業務、管理等方面進行強化培訓,提高崗位管理和經營水平;普通員工進行內部調配,充分尊重員工意愿,讓其選擇到其他門店上班。

    01PART  ——

    擴張之后海底撈凈利僅有0.48%

    2018年9月海底撈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后的海底撈發展速度開始加快,作為一個以顧客為導向的公司,在資本的助推下也開始“市值管理”。疫情開始后,海底撈和大部分連鎖餐飲判斷一致,均認為疫情之下是逆勢擴張的好時機。這段時間,火鍋行業的死亡率快速攀升到25%,而張勇決心讓門店數破千。

    資料數據顯示,2019及2020年全年海底撈分別新開門店308家、544家。至2021年的新年海底撈的股價一路上漲至83港元,達到了其股價巔峰。但自此之后,海底撈的股價一路下降。

    2021年上半年新增299家,截至2021年6月31日,全球門店總數達1597家。由于新店開設、疫情反復,今年上半年的餐廳整體翻臺率有所下降。在減掉即將關停的約300家之后,海底撈門店總數仍在1300家以上,依然是中國最大的連鎖火鍋餐飲企業

    據其2020年財報顯示,海底撈平均翻臺率從2019年的4.8次/天,下滑至2020年的3.5次/天。而市場也給出了更加殘酷的反饋,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銷售凈利率僅為0.48%。

    蝴蝶效應傳導到股市上,海底撈從2021年春節過后股價沖高回落。截至11月5日港股收盤,海底撈股價漲5.46%,報收21.05港元/股。

    今年2月,海底撈股價達到歷史新高的85.75港元,總市值一度超過4600億港元,按照11月5日收盤價計算,海底撈最新市值約1150億港元,較年內峰值縮水近3500億港元。

    02PART  ——

    海底撈的快速成長論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海底撈擴張的背后,更多的是整個翻臺率的一個下降,這一次關店應該是基于資源整合,以及整體門店布局的一個重新規劃。好的店加大投入,坪效不好、利潤不高的店進行一些調整,現在要做的應該是原有店進行創新升級、迭代。

    對于這項計劃的提出,海底撈首席戰略官周兆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應對這些問題,我們決定先停一下腳步,就像跑步跑得太快,鞋帶松了,就先把鞋帶系緊一點;跑步的步伐亂了的話,就冷靜一下頭腦,調整好節奏,我們才能夠跑得更遠。”



    向上滑動閱覽


    海底撈在多品類、多渠道戰略上也做過一些嘗試。此前,在海底撈北京合生匯的新店門口,新增了名為“TAKE TEA”的茶飲鋪。

    與“9.9DIY奶茶”不同的是,“TAKE TEA”更像是海底撈旗下的獨立奶茶店,允許消費者打包帶走,不一定要進店吃火鍋。“TAKE TEA”的試運營,不僅讓人聯想到呷哺呷哺旗下的湊湊火鍋與茶米茶的關聯模式。

    在其擅長的餐飲領域,海底撈啟動了“十八汆”“撈派有面兒”“佰麩私房面”“新秦派面館”“飯飯林”“秦小賢”等項目均是海底撈孵化的相關項目。

    海底撈方面給出的解釋是:通過不同的業態進行實際探索嘗試,找到最具有市場推廣能力與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形態,通過內部賽馬的方式找到啟動點。

    另外,還有自熱火鍋零售項目、Hi撈小酒館線上項目等,目前來看,這些孵化中的項目還沒有一個能稱作羽翼豐滿,可以單飛。

    03PART  ——

    對茶飲的啟示

    只能說海底撈下這步棋后出現了他們預料之外的問題,但確實也有許多優秀的企業成功過。

    細看海底撈所作的種種嘗試,其實在茶飲行業基本全都有人試過。不能說今天海底撈要收縮戰線就全盤否定它此前所做的一切工作,至少對同為餐飲分類的茶飲行業依然有借鑒意義。

    在火鍋領域,海底撈的企業實力、品牌美譽度及顧客粘度等方面優勢是圈內同行目前無法撼動的。饒是如此,海底撈還是在去年海底撈推出了“接班人”計劃。

    張勇也在信中清醒的意識到:“凡事預則立,早謀劃終歸會顯得從容些。”其背后還是要解決人才梯隊建設的問題。

    而在茶飲行業,具有海底撈這樣的品牌優勢的茶飲品牌還很難找到。茶飲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誰都不愿錯過“大躍進”的行業洶涌期。品類的快速擴張、店面的無窮探索,以及下場投資曾經的對手,這背后隱藏的是奶茶們的集體盈利焦慮。

    相較于不同品類的新茶飲來說,大部分消費者可能會辨別出好茶、劣質茶的區別,但卻喝不出不同茶飲的區別,這也就意味著茶飲配方被模仿的可能性非常高,那么除了配方,供應鏈無疑是決定茶飲規模化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海底撈提出后期要強化培訓,提高崗位管理和經營水平等,可以解讀為后期要向內發展,自我修練。這也是現在蜜雪冰城等品牌正在做的事,蜜雪一年內以平均一個月開一個公司速度,將茶飲運營的各個環節獨立出來成為實體公司,就是在完善企業構架,儲備力量,為后期擴張提供充沛動力。

    另外,茶飲行業相比火鍋餐飲業更依賴于線上平臺的助力。《2020年新式茶飲白皮書》顯示,54%的消費者選擇通過線上渠道購買新式茶飲,與2019年相比,新式茶飲線上訂單占比提升近20%。未來這個比重只會增加,只是線上營銷模式會繼續分化。

    “數字化”成為新式茶飲“剛需裝備”,驅動著新式茶飲品牌加速進化,更便捷、更細分、更多元成未來趨勢。

    以數字化管理為核心,進行全鏈路數字化搭建,涵蓋供應鏈、門店運營、品牌營銷、線上渠道以及產品數字化驅動等多個圍度,推動新式茶飲企業“人、貨、場”的重構。

    這些,都是茶飲品牌特別是頭部品牌要破題的工作。能圖資本董事長熊芬認為,奶茶的野蠻生長階段基本已經結束,下一個階段是品牌力角逐階段,包含品牌形象、供應鏈、管理水平和精細化體系的升級。

    ARTICLE 

    文章

    汪健

    EDITOR 

    編輯

    木果

    DESIGN 

    設計

    單純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40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6日 11:02
    下一篇 2021年11月6日 17:0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