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億的牛蛙市場,如何戰疫?解禁后又有何變化?



    這次疫情期間,國家實施最嚴厲的野生動物管控措施,也誤傷了很多養殖水產品,一時間對牛蛙的影響非常大。


    3月4日,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通知,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列入兩個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按水生物種管理,這也意味著,它們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


    牛蛙原產北美,自然生長在美國洛杉磯以東的北美地區。由于個體大, 食用價值高,通過引種馴化而人為擴大了它的分布區域。


    2019年國內牛蛙養殖和飼料量均在40萬噸左右,養殖和飼料的產值在100億左右,加上牛蛙流通和餐飲,業內人士估算牛蛙全產業鏈產值在500億左右。


    牛蛙的解禁松綁,也讓從事牛蛙的餐廳和上下游供應商們松了口氣,有專業人士認為,這個500億的產業未來會成為繼小龍蝦之后的超級單品。


    1
    150多家店蛙小俠的戰疫措施


    春節前,蛙小俠全國150多家店像往年一樣,為春節期間旺季消費準備了充足原料,包括凈菜、牛蛙、輔料等。每家店投入幾萬元,一共1000多萬元。


    然而23日武漢封城讓全國餐飲業迅速降溫,特別是“禁野令”一出,全國的牛蛙門店幾乎沒有顧客。


    疫情發生50余天以來,蛙小俠也制定了全過程詳細的應對措施:


    1. 初發生疫情時


    接收到政府要求做好疫情防控的消息后,及時響應政府號召,組織員工學習防護指引,包括戴口罩,洗手消毒,餐廳消毒,檢測體溫等措施;



    制定的措施還及時檢查門店執行情況,每日利用水印相機等線上工具檢查匯報并修正偏差。


    2月16,蛙小俠還向紅十字會捐贈20萬元,向廣西醫院損贈價值10萬元的N95口罩,并向醫院醫護人員提供健康餐食。


    2. 當政府要求停業時


    第一時間響應配合閉店,并響應不裁員的號召,安排員工在宿舍做好防護,保障員工每日的基本生活并發放基本工資。


    每日監控員工的健康打卡,健康打卡率98%,目前無一人感染。


    組織全體員工在商學院線上直播學習業務知識和生活小妙招,豐富員工日常生活。


    3. 接收到牛蛙禁售時


    及時清理所有庫存,下線所有推廣,與所轄監督所保持信息的及時溝通,了解最新政策,為復工做準備。


    積極配合深圳飲食協會和市人大法工委提供牛蛙相關養殖歷史等資料和實物檢驗,幫助完善品類信息。


    4. 解禁后


    根據各區各街道的疫情防控情況,與所轄市場監督局保持密切溝通,及時掌握復工信息。


    根據市場監督局和街道以及物業的要求做好復工的人員培訓,物資準備,并提交資料,并經過驗收合格后復工。


    采取逐步復工的方式,先開通線上外賣,逐步開放限制性堂食。堂食顧客必須測體溫和消毒并登記后進入。



    各店每日的消毒和員工體溫監測及時展示在店門口,包括外賣的安心卡的標識,讓顧客放心。


    另外,部分免除加盟商管理費,與加盟商共渡難關。協助加盟商做好疫情防控和有序復工,目前復工率90%以上(以外賣為主)

     

    這次事件發生以來,來自社會各種聲音比較多,但絕大一部分消費者,還是支持牛蛙品類的,認可蛙小俠的顧客,在輿論時期也紛紛發來鼓勵和祝福。


    事件之后,對牛蛙品類更加有信心,市場依然存在很大的機會點,會堅持走下去。國家的這次官宣,給了民眾和行業極大的鼓舞,相信不會影響消費者對牛蛙的喜愛。


    2
    未來布局調整:增加產品擁抱資本


    經過這次疫情和牛蛙禁售風波后,蛙小俠在品牌布局上調整:


    1、加快蛙小俠新石鍋產品系列的市場推進步伐,未來在門店增加復合型菜品。


    在2019年底,蛙小俠就已經推出了新的石鍋產品系列,目的就是實現品類化差異和建立品類壁壘。



    新石鍋產品系列,牛蛙依然作為主打核心產品,但牛蛙產品在菜單中占比已減少到30%,這意味著有更多更豐富的復合菜品提供給顧客選擇,抗風險能力得到增強。


    從這次事件的發生來看,也證明蛙小俠的戰略決策是正確的。


    2、加強上游供應鏈的管控,建立牛蛙養殖標準。


    這次牛蛙事件,和新冠疫情息息相關,針對疫情的發生,從某種角度來看是流通環節對食材監管不到位。


    相信這次疫情帶來的沉重代價,國家對食品安全的管控力度會更強。民眾擔心吃,又不得不吃的局面將會解決。


    食品安全問題迫在眉睫。農業現狀生產力非常分散,難以進行統一的規模,有質量的種養殖,農民文化程度偏低。餐企也要參與其中,一起建立種養殖標準。


    構建運營成本更低的生態性產業鏈合作體系,學習以色列、荷蘭農業,讓每個生產、流通環節安全可控。


    未來,一定要把農業以企業的形式來監管運營,才能徹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所以,加快蛙小俠自有生態牛蛙養殖基地的發展,建立輸出牛蛙品類養殖新的產業化標準。


    3、 加速規范內部管控標準,擁抱資本,加強抗風險能力。


    危機來臨時,抗風險能力低的企業會倒下一批,但是市場規模還在,會給具有行業規范走在前端的企業巨大的機會。


    這部分企業會成為近3年規模化發展的排頭兵,有了資本助力將造就一批上市企業,中國會出現一大批1000家甚至10000家門店以上的規模企業


    疫情和牛蛙事件不會創造一個趨勢,但是它會影響趨勢的發展!



    3
    牛蛙供應鏈的危與機


    深圳鑫蛙王子專注牛蛙供應鏈的劉長鑫也認為,這次疫情給牛蛙行業帶來了危和機,對牛蛙產業的創業者來說 ,更是危也是機。


    第一個“危”是大部分的牛蛙餐廳的消費場景是堂食為主,對應的“機”是外賣外帶和零售的場景。


    我相信大部分的牛蛙品牌都會重視外賣場景的打造,去年我們從品尚格餐飲轉做供應鏈的重點也是零售化超市,并成功進入了華潤、樸樸、盒馬生鮮這類商超體系。


    第二個“危”在于價格波動,牛蛙有別于小龍蝦的季節性,全年可供貨,但是牛蛙價格波動大,特別是疫情影響,預測接下來的波動會更大。


    “我們做供應鏈不純粹貿易賺差價的事情,基于家族13年的牛蛙養殖經驗和上游源頭的深度參與我們注重幫客戶規劃供應,提供價格穩定性方案,這是我們的優勢。”劉長鑫說道。


    2018年由于市場增速太快,養殖量跟不上,創造了十多年的最高價15-18元/斤,那段時間基本上各種類型的餐館都上線了牛蛙!


    在這之前,牛蛙養殖都是小規模散亂的局面,幾畝到小幾十畝的都有,有養殖農戶一畝地最高利潤接近50萬。


    于是2019年涌進了金融屆房地產屆的從業者來大規模養蛙,可以說是行業大躍進,不完全統計養殖規模翻了4倍,導致2019年價格暴跌,最低的源頭價3塊多。


    今年,雖然不少養殖基地撤了,不再養殖,理應價格開始回暖,但是疫情影響導致大量蛙在春節囤積,價格再次下降,源頭價最低到了2.5元/斤,而正常養殖成本是4.5元/斤。


    雖然目前牛蛙解禁,但是還是要有段時間的緩沖,預估接下來還將保持一段時間的低價!


    那么下一段,預計在五六月份,大部分蛙經歷4月最容易死亡的季節,加上很多退養的,市場恢復后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加之市場回暖,新增市場比如我們專注的零售市場又會加大市場需求,勢必帶來牛蛙的再次漲價,下半年預估會達到10元/斤甚至更高!



    這個時候的“機”需要源頭端,貿易端以及品牌端的緊密配合,開發更多如我們的冷凍零售食品類牛蛙產品,規避價格振動帶來的巨大影響。


    鑫蛙王子是以幫客戶提供牛蛙整套產品與市場規劃解決方案為重點的經營方針,力求產業鏈上下游的健康發展。


    還有一個利好,這次疫情短暫地禁售牛蛙,后面由于整個產業鏈的完善,讓這款高營養高蛋白低脂肪的產品得以被國家層面認可,也是給牛蛙帶了一個正面公關的效果。


    -end-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餐飲O2O“戰疫”專題文章

    ↓↓↓
    — 自救案例 —


    — 分析與報告 —



    — 餐飲O2O幫扶對接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81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14日 23:13
    下一篇 2020年3月15日 00:4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