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宣布:年底前關停300家門店!

    文 | 職業餐飲網  劉妍

    今天(11月5日),海底撈宣布:

    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對較低及經營業績不如預期的海底撈門店。

    這是海底撈成立27年以來首次大規模關店!

    這也正如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此前所說的:“大家神話海底撈了。”

    職業餐飲網第一時間聯系了海底撈官方,海底撈回應了公司關店理由,以及接下來的經營改善計劃。

    “目前的苦果只能由我們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我們在此向大家保證,海底撈1000余家門店服務員的笑臉依舊燦爛。”

    海底撈回應所有關心它朋友,其中的這句話或許最能代表海底撈此時此刻的心情。

    海底撈將關店300家,占比近20%!
    1、海底撈宣布年底前關停300家門店!

    11月5日晚,海底撈發布公告稱,集團已決定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對較低及經營業績不如預期的門店。

    其中部分門店將暫時休整、擇機重開,休整周期最長不超過兩年。


    資料數據顯示,2019及2020年全年海底撈分別新開門店308家、544家。2021年上半年新增299家,截至2021年6月31日,全球門店總數達1597家。
    在減掉即將關停
    的約300家之后,海底撈門店總數仍在1300家以上,依然是中國最大的連鎖火鍋餐飲企業


    2、不會裁員,會妥善安置涉店員工和管理層

    并且表示不會裁員,將會在公司內部妥善安置
    涉及門店的
    員工及管理層。

    據了解,海底撈將為門店管理層提供其他發展機會,或視情況納入“蓄能池”,從業務、管理等方面進行強化培訓,提高崗位管理和經營水平。

    普通員工進行內部調配,充分尊重員工意愿,讓其選擇到其他門店上班。


    3、關停理由:部分門店選址不合理,人才儲備不足

    此外,海底撈還公布了公司因快速擴張造成經營未達預期的幾個具體表現:
    部分新開門店選址不合理;
    內部組織架構變革讓各級管理人員“無法理解且疲于奔命”;
    優秀店經理數量不足;
    過度相信“連住利益”的KPI指標;
    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的不足。
    這也是此次啟動停業整合行動后所要解決的問題。


    4、開展“啄木鳥”計劃,解決快速擴張帶來的負面影響



    同時,海底撈還宣布將開展“啄木鳥”計劃,由執行董事、副首席執行官楊利娟全面負責:

    持續關注經營業績不佳門店,包括海外門店,果斷采取措施進行整合。
    同時,著手重建和強化部分職能部門,恢復大區管理體系。
    關于“啄木鳥”計劃,海底撈執行董事、首席戰略官周兆呈表示:

    “我們深知企業的發展沒有直線的捷徑,而是曲線進程上升,在此過程逐漸地擺脫阻力,度過類似馬拉松中的“撞墻期”從而達到長久健康的發展。企業的經營管理是不斷發展、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每一次的經營循環,都將促進企業的生產技術與經營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這就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循環性和流動性。”

    我們希望通過‘啄木鳥’計劃,解決快速擴張帶來的負面影響,持續提升公司整體經營狀況和管理效率。公司會關注財務數據的改善,財務數據的改善有賴于顧客滿意度和員工努力度的不斷提升,公司將從這兩個方面入手綜合評估各方面的發展情況。”


    海底撈還表示,在“啄木鳥”計劃取得成效、公司經營狀況全面改善前,公司將適時收縮集團的業務擴張計劃,平均翻臺率未達到4次/天,原則上不會規模化開設新的分店。
    這也與創始人張勇在今年6月份提出的觀點一致——“穩定了我就沖鋒,不穩定了我就穩定。”
    海底撈張勇:
    我“盲目自信,判斷失誤”
    今年6月,海底撈市值短短4個月蒸發掉近2600億港元,陷入一片唱衰的輿論旋渦。
    面對下滑的業績增速和快速蒸發掉的市值,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當時作出回應:

    “我對趨勢的判斷錯了,去年6月我進一步作出擴店的計劃,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2020年6月份我判斷疫情在9月份就結束,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臺灣,新加坡的店還受疫情影響開不了。當我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已經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應的時候已經是3月份了”張勇坦言。
    從初創到2018年正式上市,海底撈用24年時間,開出466家門店。
    但從2019年開始,海底撈的開店擴張步子越邁越大,當年新增了約300多家門店。
    而到受疫情重創的2020年,海底撈也沒有放慢速度,反倒速度更快,開出高達540多家門店。
    1200多家門店讓海底撈相對“負重”,壓力倍增,這也陸續出現一系列問題,比如“關店”問題,“虧損”問題。
    作為餐飲老板,張勇說他和別人一樣,當然也會犯錯,也會一時沖昏頭、自信過頭。
    但在張勇看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生意不好的時候,會鍛煉出一批優秀的店長,因為新店長面臨問題不知道該怎么解決,但當他們經歷過后,就會慢慢篩選出更優秀的干部。
    進一步,退半步,在海底撈過去的發展過程中是常態,在今后依然是常態。
    盲目擴張的事情肯定會發生,一旦整合好現在的門店,張勇說還會擴張,因為這是他的使命。穩定了就沖鋒,不穩定就停下穩定,穩定下來就再沖鋒,直到海底撈倒下來為止。
    也許這正是大部分餐企的擴張節奏和宿命,海底撈也不例外。
              
                 
    持續增長是不可能的:
    “不抱有希望,關店很正常”
    海底撈未來是否會維持業績的持續增長?
    張勇說:“作為海底撈最大的股東,我是不抱有希望的。任何企業都不會持續增長,蘋果,亞馬遜,馬斯克現在牛逼哄哄…企業是組織,和人一樣有生命力。今年好,不一定明年好;今年不好,不一定明年不好”。
    持續增長,是所有企業都在一直探尋和摸索的,無論是在商業領域,還是餐飲業。但在張勇看來,海底撈業績上的“持續增長”,他不抱有希望。
    在他看來餐飲行業是傳統行業,有邊界,不像互聯網企業業務范圍越大,成本越低。
    餐飲企業開兩家店賺錢,開三家店可能就賠錢。開店多了能增收就不錯了,更可能連增收都沒有。所以過去餐飲企業能上市是不常見的。
    “關店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1000多家店的體量,因為物業、裝修、商圈規劃等原因,暫停營業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北京門店我都可以告訴你具體原因,馬家堡是因為商場關閉,密云是因為物業條件發生變化…此外,商業邏輯上來說,如果某一家店虧損,也看不到好轉的希望,閉店很正常”張勇說。
    職業餐飲網總結:
    著名的牛仔品牌Levi’s創始人李維·施特勞斯說,“懂得及時止損的企業,走得更長遠 ”!

    作為國內餐飲連鎖化典型代表,海底撈在過去兩年經歷了門店規模的高速增長。


    但是餐飲行業整體受包括疫情在內的多重因素影響比較大,新開門店發展情況未達預期。


    有業內人士表示:
    此次采取的停業整合方式,是“進三退一”,意在整編提質,符合企業螺旋上升的商業規律。
    從企業長遠發展來看,夯實基礎才能支撐起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END-

    主編丨陳青  
    (圖片來源網絡)
    推薦閱
    老鄉雞申請上市!一批餐企扎堆IPO,餐飲業“造富神話”開啟!

    倒計時6天,上海來看展!2800+展商,20+場高峰論壇,暗藏2022餐飲新趨勢
    “讓顧客自帶青菜”菜價瘋漲,餐飲陷“漲價沒顧客、不漲沒利潤”困境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42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6日 17:04
    下一篇 2021年11月6日 17:0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