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雪冰城“缺席”IPO平移名單,新茶飲行業更焦慮了

    全面注冊制落地兩周時間,主板IPO企業已陸續平移至交易所受理,后續主板IPO將開始納新。

    ?

    蜜雪冰城“缺席”IPO平移名單,新茶飲行業更焦慮了

     

    證監會此前頒布文件顯示:滬深交易所應于2023年2月20日至3月3日,接收中國證監會深市主板首發、再融資、并購重組在審企業提交的相關申請。2023年3月4日起,開始接收主板新申報企業提交的相關申請。

    ?

    也就是說,3月3日是主板IPO企業由證監會向交易所平移的最后期限。截至3月4日晚12點,主板受理企業或問詢企業總數達到261家(含9家已過會企業),其中包括阿寬食品、認養一頭牛、想念食品、沃隆食品、紫林醋業、幺麻子食品、老鄉雞、老娘舅等食品、餐飲企業位列其中,但值得注意的是,新茶飲龍頭蜜雪冰城卻并未在這份主板受理企業名單里。

    ?

    今年1月即有傳聞稱,證監會推出“紅燈行業”和“黃燈行業”,食品、餐飲連鎖、防疫、培訓、殯葬、宗教事務等行業不能申報,蜜雪冰城已撤單。(詳情請點擊:網傳IPO“行業紅黃燈”傳聞,蜜雪冰城等排隊企業影響幾何?)但這一傳言一直未得到官方證實,蜜雪冰城之后仍在證監會主板IPO排隊名單中,本次蜜雪冰城缺席平移,似乎印證了這一傳聞的一定可信性。

    ?

    蜜雪冰城“缺席”IPO平移名單,新茶飲行業更焦慮了

     

    有業內人士認為,蜜雪冰城作為一家擁有超過2萬家加盟店的新茶飲龍頭,如果其成功闖關實現A股上市,對餐飲連鎖企業是重大的鼓舞。而如果因被列入“黃燈行業”闖關失敗,將會對整個新茶飲產業帶來兩個“利空”影響——一種是供應鏈企業本身上市或面臨更嚴監管;另一種則是下游的新茶飲品牌A股上市或受限,亦會進一步影響上游供應鏈企業的業績增長。

    資本催生的風口

    ?

    這些年,資本簇擁下,市場出現了很多新消費風口,崛起一批獨角獸,促成了新賽道,賽道里又形成新生態,繼續吸引資本。

    ?

    喜茶、奈雪、蜜雪冰城、書亦燒仙草等,均是風口下的受益者。企查查APP顯示,喜茶至今斬獲5輪融資,入局者高瓴、騰訊投資、淡馬錫、紅杉中國、IDG資本;奈雪在IPO前也拿到5輪融資,明星投資機構陣容不遑多讓;2022年書亦燒仙草拿到了絕味旗下基金、青島諾偉等多家機構合計超過6億元的融資,并上榜福布斯中國的“新生代獨角獸榜單”……

    ?

    蜜雪冰城“缺席”IPO平移名單,新茶飲行業更焦慮了

    ?

    彼時,曾有VC感嘆這是一條幾乎理想的投資賽道:“一天能喝好幾杯,證明消費的頻次足夠高,其次還有一個不好宣揚的秘密——奶茶,還具有一定的上癮性,正如咖啡和酒精。”

    ?

    在資本助推下,新茶飲成為了近年最受年輕群體喜好、增長速度最快的賽道。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為2795.9億元,而隨著消費者的需求持續上漲,預計2025年新式茶飲市場規模達到3749.3億元。

    ?

    市場規模擴張的背后,是新茶飲企業數量的激增,僅2019年一年,全國新增的茶飲企業就超過2.3萬家。然而數據背后也折射出行業競爭內卷的加劇。

    資本“裹挾”新茶飲競爭

     

    隨著新式茶飲競爭日漸白熱化,不少新茶飲品牌裁員、閉店、虧損、降價、下沉的新聞屢屢曝出。如奈雪的茶財報顯示,公司已連續4年虧損,深陷泥潭不能自拔。2018-2021年間,虧損金額分別為0.66億元、0.39億元、2.02億元、45.25億元。股價更是慘目忍睹,一度跌掉70%。

    ?

    而奈雪的老對手喜茶也活得并不輕松。有報道顯示,在2022年,喜茶做高端茶飲卻面臨營收難、市場增長難的問題——不但喜茶多款產品價格一再下探,同時2022年底,喜茶旗下子品牌“喜小茶”宣布閉店;幾乎同時間,喜茶公開宣布在非一線城市招募“事業合伙人”,

    ?

    蜜雪冰城“缺席”IPO平移名單,新茶飲行業更焦慮了

    ?

    要知道,喜茶創始人聶云宸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喜茶不開放加盟,品牌文化這種東西,單店加盟的形式是創造不來的。”

    ?

    自己立下的FLAG被打臉,背后折射的是殘酷的行業競爭。一名業內人士表示,喜茶本次開放加盟,意味著將再戰中端市場,主要是受營收所迫,融資渠道變窄,急需要做大門店規模,增加營收,增快上市步伐,“根本上就是缺錢問題。”

    ?

    而另一邊,一開始就擁抱“加盟模式”,如今擁有2萬多家門店的蜜雪冰城在其招股說明書展示出自己的優勢——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25.7億元、46.80億元、103.51億元,同期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億元、8.96億元、18.45億元。

    ?

    如果單從門店數量、盈利、估值看,蜜雪冰城似乎是新茶飲“當之無愧”的老大。

    ?

    但依據IPO“行業紅黃燈”傳聞分析,市場對食品行業的IPO強化審核,大概率也將側重于對其商業模式風險性的判斷。例如一部分通過加盟形式快速擴張、具有類金融屬性的連鎖食品企業存在較為明顯的外部性風險,未來受到更多限制的可能性相對更高。

    ?

    這就讓以蜜雪冰城為代表的茶飲企業的IPO之旅陡增變數。

    ?

    蜜雪冰城“缺席”IPO平移名單,新茶飲行業更焦慮了

    ?

    蜜雪冰城IPO說明書顯示,蜜雪冰城本身就是一個“金融產品”,作為中國最大的連鎖企業,其實自己直營的店期屈指可數,主要依靠加盟,蜜雪冰城的門店數為20000家以上,收取加盟費,然后通過為加盟商提供產業鏈服務而獲得利潤。

    ?

    除了政策端的風向并不明確外,來自資本端的壓力也不小。

    ?

    據報道,有一位投行副總裁表示,“蜜雪冰城這類本質偏傳統的企業想要拿到VC/PE的錢,往往需要簽訂對賭協議,如果不能如期完成對賭(業績、IPO),將會損失股權,甚至易主。”

    ?

    管中窺豹,無論品牌盈利與否,新茶飲的競爭已經被資本裹挾。誠如某業內人士所言:“新式茶飲賽道本來就不好界定,不存在所謂技術壁壘,強與弱完全看融資進度、估值程度、IPO速度。”

    ?

    另外,隨著茶飲品牌擴張步伐加速,市場紅利也傳導到供應鏈企業身上。這兩年,元氣森林背后的三元生物、蜜雪冰城背后的佳禾食品相繼上市,田野股份、德馨食品、恒鑫生活、南王科技紛紛遞表,在資本市場門口排起了隊。

    ?

    據食評方統計,新茶飲領域至今已有近10家供應鏈企業成功上市,還有數家正在沖刺IPO,其中九成以上IPO都發生在近兩年內。這些企業的主營業務集中在乳制品、原料果汁、小料、代糖、環保紙袋、杯子與吸管等領域。

    ?

    蜜雪冰城“缺席”IPO平移名單,新茶飲行業更焦慮了

     

    圖源:紅餐大數據

    ?

    但隨著蜜雪冰城此次“缺席”平移名單,這些業績依賴于大客戶的供應鏈企業將面臨兩種隱憂——一種是供應鏈企業本身上市或面臨更嚴監管;另一種則是下游的新茶飲品牌A股上市或受限,亦會進一步影響上游供應鏈企業的業績增長。

    ?

    當然,也有券商專業人士指出,若是“紅綠燈”監管持續收緊,在餐飲連鎖企業A股上市較難的情況下,赴港上市不失為一條出路,就像當年的海底撈、呷哺呷哺、九毛九等餐飲企業一樣。

    ?

    該專業人士認為,雖然發行成本逐年走高,但港股上市是大多數餐飲企業的選擇,因為香港資本市場審核周期短、上市標準明確且門檻較低、程序相對簡單、包容度高、且更趨于國際化。而消費企業的業務模式相對簡單明晰,更容易滿足港股上市的條件。

    ?

    但無論如何,市場監管更嚴格已收窄新茶飲IPO之路,或將會啟動一場新茶飲的行業洗牌。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937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3月7日 04:01
    下一篇 2023年3月8日 04:1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