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許多消費者兒時那難以忘記的辣條味道,有一天會聯姻資本市場。繼5月12日在港交所正式提交招股書,11月11日顯示申請失效以后,11月12日,知名辣條品牌衛龍二度提交上市申請,再度沖擊“辣條第一股”。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0年零售額計,
衛龍在中國所有辣味休閑食品企業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到 5.7%
,且在調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閑蔬菜制品細分品類的市場份額均排名第一。
2020年,衛龍的兩個產品類別(即調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產生的年零售額均超過人民幣10億元;其中,四種產品(即大面筋、魔芋爽 、親嘴燒 及小面筋)產生的年零售額均超過人民幣5億元。
早在5月12日,衛龍就曾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截止
11
月
11
日,港交所官網顯示,衛龍
IPO
申請書仍在申請狀態,按照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如屬新的上市申請人,其申報會計師報告的最后一個會計期間的結算日期,距上市文件刊發日期,不得超過
6
個月。
也就是說,如果
11
日衛龍招股書還未通過聆訊,那么
11
月
12
日,衛龍的赴港上市申請將正式失效。
對于衛龍招股書即將失效,業內人士表示,申請失效只是港交所常規的技術操作。
一般而言,招股書失效的主要原因包括赴港上市企業激增、市場波動、監管趨嚴等,綜合來看,港股招股書6個月“失效”機制是港股IPO的正常機制,是指擬上市企業需及時更新招股書中包括財務報表在內的6個月以內的相關數據和資料,而非代表交易所對于企業資質的負面意見,與企業本身質地不相關。
此外,上市申請資料失效不等于公司上市失敗;擬發行人依然可以通過更新資料重新申請再次上傳招股書“續表”。
為此,11月12日,衛龍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根據招股書,衛龍此次上市申請的聯席保薦人分別為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銀集團。
作為辣條界的“扛把子”,衛龍的賺錢能力了得。雖然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微降2.53%,但仍狂賺超3.58億元。
衛龍最新招股書數據顯示,
2018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總收入分別為27.52億元、33.85億元、41.20億元以及23.03億元。
其中,2018年-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為22.4%,遠高于沙利文報告中,國內休閑零食行業同期4.1%的復合增長率。
2018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
衛龍分別實現凈利潤4.76億元、6.58億元、8.19億元以及3.58億元。2020年,公司凈利潤率達到19.9%,而同期同行平均凈利潤率為10%。
2021年上半年,衛龍不斷發力線上渠道以及零售終端。招股書顯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線上渠道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41.6%。
與此同時,衛龍經銷商合作數量零售終端數量也在不斷增長。
截至2021年6月30日,衛龍已經與2150多家經銷商合作,覆蓋了超62.5萬個零售終端網點
,分別較2020年底增加250多家經銷商與5.5萬個零售終端網點。
在傳出上市消息之后,業界也對衛龍產生了質疑,因為其業績對辣條依賴性過高。為了擺脫這一困境,衛龍也積極拓展了蛋制品、蔬菜制品(海帶)、豆類及其他等品類。但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新領域已有成熟的品牌,包括三只松鼠、良品鋪子、鹽津鋪子、勁仔等品牌。
與這些品牌競爭,衛龍的規模與頭部企業存在差距,競爭會處在被動地位。
同時,衛龍的辣條地位也正在遭受其他品牌的挑戰,市場份額也在被蠶食。
近年來,
良品鋪子、三只松鼠、鹽津鋪子等新零食品牌開始崛起,備受消費者歡迎的辣條,低門檻、高利潤,因此成為了他們盯住的主要對象。
早在 2015 年,靠著堅果起家的三只松鼠,上線了辣條項目,到了 2017 年正式推出約辣系列,僅用 7 個月的時間,三只松鼠就實現了 480 萬份的銷量,居于天貓平臺辣條類同期單品銷量第一的位置。2020 年,三只松鼠成功殺到了辣條人氣榜第三的位置,僅排在衛龍和玉峰后。
鹽津鋪子也緊盯著辣條這塊肥肉。2017 年,鹽津鋪子打造辣條產品研發中心,并投入重金建設了十萬級潔凈車間。2018 年,鹽津鋪子的辣條產品實現營收 35.51 萬元。2019 年,辣條產品營收飆升至 4941.36 萬元,同比增加 13817.12%。
后來者的辣條產品步步蠶食著衛龍的份額,最為重要的是,靠著堅果蜜餞起家的這些后來者們,在品牌形象和高端的產品定位上,均是衛龍一直渴望實現的。而當衛龍還未實現上市之時,三只松鼠、鹽津鋪子都已經成功上市,充足的資金供應將幫助它們更好的研發和營銷,這是衛龍所不愿看到的景象。
聲明:凡注明 “作者: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亦不作投資建議。
文中數據均來自企業公告及媒體公開報道,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伊利股份三季報“超預期”:前三季度凈利近80億超去年全年
養元、露露、可口可樂、東鵬飲料等18家企業的三季報披露:8家雙增5家雙降
“新首富”的“新挑戰”
百事、海天、洽洽等食品巨頭先后提價,全球“漲聲一片”將給市場帶來什么影響?
從創新到創“心”,今麥郎引領方便面市場創新“新范式”
瞄準健身運動人群!洽洽小黃袋要“keep”新增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