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居家早餐到快餐店、路邊小攤、早餐外賣、早餐車、便利店,早餐被放進了豐富的消費場景,隨之,早餐市場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趨變之下,早餐市場未來將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平衡點?是經營者思考的關鍵點。
曼玲粥副總裁朱靜逸針對早餐市場的變化與趨勢,以及早餐品牌在下沉市場中的增長,帶來滿滿的干貨。
從2018年到2020年,外食族越來越多,路邊攤、外賣、便利店的增長明顯,從數據反饋來看,消費者愈發追求便捷多樣的早餐體驗。
一個行業的直觀變化,往往是由多個因素共同作用而成。
數據顯示,中國早餐總消費從2015年的1.334萬億元增至2021年的1.948萬億元。到2021年,外食早餐市場銷售額突破8400億元人民幣。
在現代人的認知里,吃早餐不等于健康,但不吃早餐一定等于不健康,早餐在消費者的品質生活中變成了“剛需”。
國家開始更加重視國民的早餐,花費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來解決早餐行業存在的問題。在國家政策的帶領下,來自社會層面的重視也成為政策制定與實施的驅動,與之同步的是下沉市場的消費觀念發生變化,亦進一步推動了政策的實施。
早餐市場正在享受國家政策的利好,特別是針對下沉市場。作為消費擴容的主要市場,下沉市場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重要突破口。近兩年,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為下沉市場“背書”。
·《網絡扶貧行動計劃》、《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等政策的出臺,深化數字鄉村建設,通過網絡、數據、技術等新要素作用,催生發展新動力,夯實發展基礎。
·《關于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等政策,促進社會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全面促進消費,同時打造新型消費增長級,加強中小型消費城市梯隊建設。
·《關于加快農村現代化的意見》、《關于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全面促進農村消費,縮小城鄉差異,推動形成城鄉融合的發展格局。
目前餐飲品牌面對的下沉市場主要為三、四、五線城市。中國新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共45個,三、四、五線城市則達到了228個的量級,同時,下沉市場的人口占比達到72%。
政策紅利,人口基數大,空間廣闊,共同成就了下沉市場的大有可為。環境利好下,早餐的下沉市場開始呈現出新的特點。
早餐行業從1.0版本的夫妻店到連鎖門店,再到快餐巨頭布局的早餐市場,幾年間,各大早餐品牌開始在三四線城市開疆拓土,拓展領地。
在這樣的業態對壘下,三者看似互不侵擾,暗地里卻早已硝煙四起。同時,受資本關注的市場,也成為早餐賽道的新入口。
數據顯示,在過去6年,我國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支出高于城鎮居民的增速。下沉市場的消費能力和消費觀念正在發展改變,下沉市場有了無限的發展潛能。這讓早餐的下沉市場有了清晰的發展前景。
人們所熟悉的“小鎮青年”,指的三線及以下城市18-35歲的青年,2.27億的小鎮青年,被稱為新崛起的消費力量。
有專家指出,小鎮青年將成為今后十年消費市場的主力軍,預計到2030年,三四線城市的居民消費有望達到45億人民幣。小鎮青年,成為各大品牌爭相搶奪的對象。
小鎮青年消費的崛起,源于他們對品質生活的需求。對小鎮青年生活成本的分析顯示,“小鎮”的生活成本更低,工作壓力較弱,這使得小鎮青年對生活的可支配度更高。“有閑又有錢”成為小鎮青年的新特征。
下沉市場只是一種稱謂,從來不存在什么人群是低端用戶,只存在需求沒有被滿足的用戶。從商業的邏輯來看,無論是消費升級還是業務下沉,本質上都是用產品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歸于本質的市場,通用“市場=購買者+購買力+購買欲”的公式。
對于早餐商家而言,關注下沉市場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準確理解下沉市場的本質,培育自身對市場競爭的敏感度,進而找到優質賽道,對產品進行精準定位,是早餐商家進入下沉市場的第一步。
進入下沉市場后,圍繞著產品創新,品牌建設,商家要做的還有很多。
早餐店鋪選址主要面向四大類型的位置:
第一類是交通樞紐,如火車站、汽車站或者公交站牌等人流密集的地方;
第二類人口密集的住宅區,人口固定,需要門店用心增加用戶的黏性,培育固定的客源;
第三類是菜市場附近,根據時間的維度,主婦買菜的時間與早餐的時間剛好重合,可與菜市場相互帶動人氣;
第四類是寫字樓附近,這類選址是迎合白領人士就近買早餐的需求。
配送管理是市場營銷中被忽視的重要環節,被譽為“經濟中的黑大陸”。建立供應鏈物流配送系統的標準化,對于一個連鎖早餐品牌尤為重要。下沉市場要求品牌方提供標準化、優質且高效的服務,以此需求反推品牌建設,早餐品牌的下沉需要成熟、標準化的供應鏈體系,來確保增強整個企業的競爭力。
在配送中心的建設上,要科學地選擇配送中心的位置以及規模,選址應以保證服務水平基礎上的物流成本最小化為標準。
面對龐大的中國市場,因地制宜開發經營模式和菜品,才能最大限度避免門店“水土不服”。
目前,曼玲粥在全國擁有1300多家門店,曼玲粥一直在根據不同的地域來進行不同菜單的分配和研究。比如青海、甘肅的人群,他們以吃牛肉為主;南廣人群又以吃粉面為主,在制定菜單與產品創新時,既要充分考慮到消費群體的喜好,同時也需要重視這些域差異。
在早餐品牌布局下沉市場的過程中,也有越來越多的一二線連鎖品牌通過塑造小鎮模式、打造子品牌或是發力細分賽道來更好的適配各級市場。
面對從低端到中端甚至高端的需求,需要商家掌握不同階段的運營策略。
基于文化民俗、口味等方面的差異,下沉市場呈現出多元化差異化的用戶特征。因此,早餐商家首先要明確自身的接觸范圍以及用戶群體,從而根據人群屬性特質,在打造普適性發展模式的基礎上適當進行本土化改革,通過精細化運營迎合廣泛區域的消費需求。
精細化運營,洞察下沉市場客戶需求,需要做以下工作:
·剖析人群屬性特質 主力人群為有錢有閑的小鎮青年,他們消費需求旺盛且期待品質升級。
·洞察用戶消費差異 下沉市場可能存在信息認知偏差、流行趨勢滯后等,品牌需要探尋共性,識別差異,與一二線區域差異化發展。
·掌握不同階段運營策略 在拉新階段用差異化供給占據市場,維穩階段發揚性價比優勢。
·全域感知本土化發展 更廣的地域和更多元的社會形態,需要采用一定的本土化餐飲消費模式。
中國網民的發展,包括互聯網的普及,農村均優于城鎮。
數字化建設,可以全面賦能品牌下沉的閉環,如區域選擇、洞察決策、店鋪選址等,都可以借助數字手段。曼玲粥發展模式的雙主場化、業務運營的精細化,以及基礎設施的完善化,在一定程度均基于管理運營的數字化。
桃源眷村的油條8元一根,豆漿10元一碗,團飯22元一個,為何還有很多人愿意購買,在這里,品牌附加值很重要。
品牌是盛放用戶綜合印象和體驗的容器,如果選擇渠道下沉,聚焦以小鎮青年為主的消費市場,就要系統思考如何在下沉市場開展有效的品牌營銷。塑造品牌提高客單價預期,這里可以從五大維度出發,發揮品牌價值,激活消費者品牌意識。
·品牌教育前置 在決策成本較低的下沉市場,要先讓用戶對自身品牌較為熟悉或建立初步認知,這樣才能提前占領用戶民智,有效提升用戶的消費意愿。
·發揮品牌價值 一二線的生活正在被復制到下沉市場,但缺乏大品牌。餐飲商家要充分利用品牌價值,建立與區域及本土品牌的競爭優勢。
·熟人影響決策 下沉市場重視熟人間尤其熟人意見領袖的審美偏好及行為表現。因此,餐飲商家可以充分發揮關系網的營銷作用,提升品牌影響力。
·營銷直接簡單 下沉市場的用戶更接受簡單明了,直指核心的營銷方案。
·匹配自身狀況 不同早餐品牌之間及其選擇的下沉區域等均存在差異,早餐商家要依據自身發展狀況,選取與之相匹配的營銷模式。
早餐市場一直被認為是餐飲業的最后一塊開發地,是萬億餐飲風口下的新風口,而早餐行業的發展必將伴隨品牌的下沉,早餐的品牌化,以及早餐品牌的下沉,還看今朝。
本文作者文刀劉,由餐飲界原創首發,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canyinj.com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商務合作:大箏 / 18923764126?(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