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菜是平民百姓們食之不厭的菜品,可以說,人們每一天都離不開它們,所以,很多廚師都會在家常菜中動腦筋。其實,如果懂得利用普通原料,也是能做出讓人垂涎欲滴的家常菜哦~
來源:大廚微閱讀 | 公眾號:zgdc666666
編輯:鄭美君 錢蕾蕾 陳長芳 李金曼 于曉晴 孫曉夢 李正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制作:梅益龍
此菜鮮嫩開胃,誘人食欲,思路也值得借鑒。河邊的廚師可以燒河里出產的小雜鮮,海邊的廚師則可以用海里的雜魚燒一盤,鮮美又實惠。
原料:
鮮活小雜魚共350克,螺螄肉75克(活螺螄焯水、取肉),鮮毛豆米80克,河蝦50克。
制作流程:
1、毛豆米入油鹽水飛水、過涼。小雜魚去鱗和內臟。將七鮮擺入盤中定型。
2、鍋下菜籽油40克燒熱,下入蔥姜蒜片、干辣椒炒香,添高湯350克,將“七鮮”從盤內滑入鍋中,調老抽4克、鹽、味精、白糖、美極鮮各適量,小火燒15分鐘,自然收汁,淋紅油,撒青紅尖椒段,出鍋裝盤即成。
制作關鍵:
雜魚鮮美無腥味,不需要提前腌或煎制,直接放入湯中軟燒即可。
制作:張燕明
傳統的肥腸菜口感較為油膩,此菜將肥腸放入白鹵水中煮熟,搭配煙熏竹筍等一同炒香,成菜咸鮮微辣、筋道不膩,肉香、筍鮮互相融合,并帶有誘人的煙熏氣息。
制作流程:
1、豬大腸洗凈后汆水,撈出入清水中煮約30分鐘,再放入咸鮮味白鹵水中小火煮1個小時,切成長約7厘米、寬約7毫米的條。
2、幺麻子袋裝煙熏竹筍洗凈,改刀成長約6厘米、寬約5毫米的條,汆水后放入白鹵水中鹵制10分鐘。
3、香蔥切成長約6厘米的段備用。
4、鍋入寬油燒至六成熱,依次放入鹵好的肥腸條、竹筍條拉油后撈出。
5、鍋入色拉油30克燒至八成熱,下香蔥段30克、干紅辣椒段15克、干紅花椒10克煸香,放入肥腸條150克翻炒幾下,加竹筍條150克、煮好的五香花生米50克中火炒約2分鐘,調入鹽3克、雞精、味精各2克,翻勻即可出鍋。
制作:謝紅霞
若想得到牛肉片柔軟鮮嫩、無絲無筋的口感,在制作時需注意兩點:第一,選料方面,母牛通常肉質較柴,所以主料最好選用公牛身上鮮嫩的里脊肉;第二,由于牛肉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木瓜中的蛋白酶可有效將蛋白質分解,起到松弛肉質纖維的作用,所以在腌制牛肉片時加入木瓜汁,可使其口感更嫩。
另外,此菜在上桌后烹入適量桂花酒,為牛肉增加一絲淡淡的甜香味,受到了女士、兒童的歡迎,每月銷量在700份以上。
批量預制:
牛里脊肉15斤頂刀切成厚約3毫米的片,洗凈瀝干后納盆,加鹽50克攪拌3分鐘至上勁,分次加清水3斤,沿同一個方向攪至水分被完全吸收,加木瓜汁(木瓜去皮去籽,每800克木瓜肉中加清水500克,入料理機中打成醬后過濾即可)400克、全蛋液250克,撒干淀粉150克抓勻,淋老抽75克拌勻著色后腌制2個小時。
走菜流程:
1、鍋入寬油燒至四成熱,下腌好的牛肉片300克滑至七成熟,撈出瀝油。
2、鍋入寬油燒至八成熱,下鵝卵石15塊炸至80℃,撈出后放在加熱至200℃的鐵板上。
3、凈鍋入自制醬汁250克,下滑好的牛肉片翻勻,淋水淀粉勾芡后大火收汁,起鍋將牛肉片平鋪在鵝卵石上,撒熟白芝麻粒8克,點綴西紅柿2塊即可走菜,上桌后,均勻淋入桂花酒25克即成。
自制醬汁:
日本燒汁醬1200克納盆,加清水500克、蠔油400克,調入白糖80克、雞粉15克,撒熟白芝麻粒80克調勻即可。
技術關鍵:
此菜中,牛肉片在放到鵝卵石上之前基本已經完全熟透,所以鵝卵石的溫度不要太高,大約在70℃-80℃之間即成,否則牛肉片容易變老,影響口感。
制作:金忠
此菜在砂鍋底部炒香蒜茸、臘肉,再倒入剛剛炒好的韭黃螺螄肉加蓋上桌,通過熱氣烘烤,蒜香和臘肉香融入原料,上桌后拌勻食用,十分美味。
制作流程:
1、螺螄肉150克加白醋、面粉搓洗干凈,沖水瀝干,拉油備用。
2、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蝦皮、五花肉末各10克大火煸香,倒入韭黃段250克、拉過油的螺螄肉,加醬油4克、鹽3克、味精、糖、白胡椒粉各2克、老抽1克大火翻炒至剛剛斷生。
3、炒菜的同時將砂鍋置于煲仔爐加熱,放黃油10克燒融,下蒜茸、臘肉末各15克煸香,倒入剛剛炒好的韭黃螺螄肉,放干辣椒(提前拉油)兩段加蓋上桌。
制作:金國友
這道菜以浙江省奉化市的芋艿作為主料,先蒸再煎,然后撒入蔥花一同烘香,成菜蔥香味濃郁,芋艿口感綿軟,鮮香粉糯,十分美味。此菜日銷30份左右,是一道操作簡單、非常實用的家常口味菜。
原料:
奉化芋艿(個大皮薄,淀粉含量高,口感軟糯,香滑可口)400克。
調料:
蔥花75克,蝦皮10克,鹽3克,味精、雞精各2克。
制作流程:
1、奉化芋艿洗凈,上籠蒸20分鐘至熟,取出去皮,個頭小的無需改刀,個頭大的從中間一切二待用。
2、鍋入底油(油稍多一點)燒至四成熱,下入蒸好的芋艿小火煎至兩面金黃,然后撒入蔥花,加鹽、味精、雞精調味,翻炒出香后關火,盛入提前燒熱的砂鍋中,表面撒蝦皮,加蓋上桌即可。
制作:熊阿兵
這道菜是用新鮮的甘蔗汁增加甜味,燒好的肉塊還要放入砂碗旺火蒸透,將油分充分逼出,粑而不爛、肥而不膩。
制作流程:
1、三線五花肉5000克洗凈,改刀成2厘米見方的塊,下入六成熱油中火炸至表皮變緊、顏色淺黃,撈出瀝油;豆筋2000克改刀成段,入七成熱油小火炸至表面呈虎皮狀,撈出泡入溫水。
2、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郫縣豆瓣碎350克炒出紅油,倒入鮮湯8000克燒開,打去渣滓,將紅湯倒入高壓鍋,再放入香料包(干辣椒10個、花椒、八角、桂皮、草果、白蔻各5克、香葉2克)、甘蔗汁800克、紅曲米水120克、鹽30克、五花肉、豆筋,上汽后壓20分鐘取出。
3、豆筋200克、五花肉500克依次擺入砂碗中,澆入原汁800克,覆膜大火蒸1小時,取出撒蔥花5克即可走菜。
技術關鍵:
1、五花肉不宜炸得太干,呈淺黃色即可,否則會失去肉的香氣。
2、給肉塊上色時,用紅曲米水比直接用米效果好。紅曲米水的做法是:紅曲米60克與60°的二鍋頭白酒20克混勻,加火點燃,待火焰自動熄滅后將紅曲米放入鍋中,加入清水40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煮7分鐘,待湯汁呈鮮紅色,濾去米粒即為紅曲米水。
制作:張燕明
近年來,許多餐廳都推出了由傳統湘菜剁椒魚頭改良而來的剁椒粉絲蝦,但大多數賣相都較為雜亂,剁椒紅彤彤一片,看起來比主料還多。張大廚將其進行改良,為粉絲蝦搭配了青筍、黃彩椒等輔料,賣相美觀立體,上桌后客人可將其拌勻食用,將原本的蒸菜變成了一道色彩亮麗、內容豐富的溫拌菜。
制作流程:
1、基圍蝦25只去頭,將除了尾部的皮全部剝掉,從蝦身中間片開后去凈蝦線,保持尾部相連。
2、粉絲50克入清水中泡軟,再入沸水中汆燙片刻。
3、青筍80克洗凈削皮,擦成長約15厘米的絲。
4、黃彩椒50克改成3毫米見方的丁備用。
5、將燙好的粉絲放入盤中墊底,基圍蝦圍著粉絲邊緣擺成一圈,入籠蒸8分鐘后取出,把李錦記剁椒醬40克澆在蝦身上,淋蒸魚豉油30克,撒香蔥花5克,再澆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50克激香,在粉絲上面放青筍絲,在蝦身旁圍上一圈黃椒丁,點綴薄荷葉5克即成。
制作:鄭新民
生煨魷魚是陜西三原縣的傳統名菜,至今已經有五六百年的歷史,雖然制作方法是煨,但選用的卻是生發魷魚。此菜既考驗刀工又注重火候:改刀時要將魷魚切成火柴棍般粗細的絲,且越長越好;為了使魷魚在入味充足的同時保持脆嫩的口感,煨制時一定要用小火。
制作流程:
1、泡發好的魷魚400克用溫水漂洗5-6次(取一片魷魚咬一下,沒有食用堿味即可)再入沸水中快速汆燙,撈出瀝干水分后改刀成絲。
2、豬后臀尖肉500克切絲;肘子肉600克焯水后改刀成條待用。
3、凈鍋滑透,入豬油50克燒至六成熱,下豬肉絲炒散,淋料酒15克,調入醬油10克、鹽5克翻勻,添高湯1500克燒沸后倒入砂鍋中,加肘子條以及雞腿1只,放入料包(內含拍散的姜塊15克、蔥段10克、八角4粒、草果3粒、桂皮1塊)小火煨約1小時至湯汁濃稠。
4、撈出雞腿,去骨切絲后再放入湯中,下魷魚絲保持小火煨約30分鐘。
5、肘子條揀出不用,將豬肉絲、雞腿絲夾出墊入盛器底部,魷魚絲裝盤,淋原湯即可走菜。
點擊下面名片
看更多精彩內容
▼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