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農傅光明:養雞也需要工匠精神

    38年前,辭掉“鐵飯碗”的傅光明,拿下了一個“第一”:創辦了福建省第一家私營企業,營業執照編號“0001”。

    如今,傅光明又拿下了一個“第一”:他所掌舵的圣農自主培育成功的“圣澤901”,正式通過農業農村部審定,成為我國首批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雞品種,獲可正式對外銷售種源雞的審查牌照。“圣澤901”白羽肉雞配套系作為圣農發展完成“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基礎和保障,亦有利于解決中國白羽肉雞種源問題,推動中國白羽肉雞產業發展。

    38年前的“第一”,意味著0,受到的質疑多過肯定;今天的“第一”,意味著他樹起了一個行業的天花板,收獲的是敬仰和掌聲。而從“第一”走向“第一”,不變的是,他勇于創新、勇于拼搏、勇爭第一的精神。

    不斷升級的“選美冠軍”白羽肉雞

    白羽肉雞是傅光明精挑細選后確定的品種,它也是“第一”,雞界第一。

    半個世紀前,美國舉辦了一場“雞界選秀”,白羽肉雞憑借著在產肉量、口感、飼料比等一系列項目上的高分值,贏得了冠軍,名傳各地。但它不止步于此,或者說這只是它的一個新起點。

    作為優勝者,白羽肉雞得到了更專注的人工培育:奔著長速快、吃料少、體型好這一目標,歐美養殖業者從大范圍群體中找到符合需求的個體來進行雜交,使后代能夠各取所長,然后繼續挑選表現最好的后代再培育下一代,一直重復下去,使所有后代都具備所追求的特征,并穩定遺傳下去。

    幾十年后,這只雞已然進了好幾階:飼養 42 天后,體重就能達到 2.5 公斤左右出欄;且每產出 1 公斤的肉僅需不到 1.6 公斤的飼料,可以說是“性價比之王”。因此,白羽肉雞成為全球雞肉市場無雞可捍動的存在,占據著全球雞肉消費70%左右的份額。

    而剛剛通過農業農村部審定的“圣澤901”,較之國外同類又有了提升:體型飽滿、體質健壯、成活率高、增重速度快、出肉率高、飼料轉化率高,經濟性能強;具有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等優點,品質優;雞肉鮮嫩多汁,營養成份上又與土雞完全一樣,口感美。更重要的是,在食品可追溯、疫病防控等方面優勢顯著。

    圣農從2015年就開始了自主育種,且不說其中多少艱難,光是9億的巨額投入就讓多少人望而止步。

    “三十多年,

    我專注于雞上作文章”

    傅光明為的不是“第一”,只是他因為專注于養雞這件事上,一路上陸續收獲了無數個“第一”。

    九十年代初,他傾盡家財、抵押養雞場從歐洲購入了全省第一套全自動凍肉加工設備。在這套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屠宰設備助力下,圣農實現了屠宰、分割、包裝等一條龍作業,當即得到了初入福建市場的國際快餐巨頭肯德基的青眼。而對傅光明來說,收獲的遠比訂單利潤更多。

    “得知我們有進口設備,肯德基公司特意從香港派人來考察。他們帶我們去美國培訓,看美國殺雞的技術,讓我們了解全世界的養雞企業信息,把國際思維、現代化思維帶進落后而封閉的山區。”傅光明回憶道。

    抓住機會,傅光明帶領著圣農,開始了由內而外的升級:不追求數量,而是強調質量為準;全力打造產品品牌;不再陷于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聚焦于產業集群之間的競爭。

    拼質量,首要生態環境優良。

    圣農集團誕生于生態福建的生態最優地之一:光澤。光澤位于武夷山脈西南麓、閩江源頭,森林覆蓋率近80%、大氣質量國家一級標準、水環境質量二級標準。圣農雞養殖基地優中選優,選定生態優越、遠離人煙、空氣清新、水源優良的丘陵山坳,構筑了天然的養殖防疫屏障。如今圣農版圖不斷擴張,但在種/肉雞養殖基地的環境擇取上決不含糊。

    有了好生態,更要嚴明章程。

    圣農建立了標準化規范化的養殖規程,實現肉雞養殖“四化”:環控智能化、設備自動化、水料優質化、飼養標準化。雞舍內部配置有自動飼養、通風控溫設備,僅需兩位飼養員即可管理上萬羽雞。

    在逐步發展壯大中,圣農形成了一條“縱橫循環經濟產業鏈”:以種雞養殖、種蛋孵化、飼料加工、肉雞飼養、肉雞加工、深加工、快餐連鎖的縱向主業鏈,以雞糞生產生物有機肥、生物質(雞糞)發電和以雞的廢棄物(雞毛、雞腸、雞骨架、雞血)開發利用、包裝材料、液化氣(天燃氣)、蔬菜種植、儲運物流、獸藥等橫向配套產業鏈。在中國肉雞飼養加工企業中,圣農第一個將傳統的“資源-產品-廢物排放”線性物流模式改造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反饋式循環經濟發展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全世界用雞糞發電只有三個國家和地區,一是美國,一是在歐洲,還有一個就是中國——福建圣農。

    可以說,放諸全球養殖業,產業鏈做得這么完整的,圣農是第一個。

    2015年,福建圣農與東北農業大學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青島興儀電子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實力單位合作,開始了自主育種。

    幾年艱辛,其中曲折難以言表。2019年,中國人自主研發培育、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第一個白羽肉雞新品種“圣澤901”在福建光澤誕生。圣農成功進入“行業核心禁區”,填補了中國白羽肉雞行業“無自主種雞”的空白。

    2020年,投資4億元建集團最大的祖代種雞生產基地——資溪白羽肉雞祖代種雞場,致力于為國內外白羽肉雞養殖企業提供性價比高的祖代種雞。

    圣農發展創始于1983年,2009年10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專注于白羽雞生產三十多年,擁有自繁自養自宰一體化產業鏈的競爭優勢。經過多年擴張,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全產業鏈肉雞飼養加工企業,也是國內商品代雞產量最大企業,擁有肯德基、麥當勞等知名客戶。

    加速轉型 三季度銷售費環比增59.86%

    回顧圣農發展2009年上市以來的經營業績,2019年的經營業績無疑是歷史巔峰,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5.6億元,同比增長26.08%,歸屬凈利潤40.93億元,同比大增171.85%,然而好景不長,2020年營收凈利雙降,營業收入137.4億元,同比下降5.59%,凈利潤20.41億元,同比下降50.12%。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雖小幅增長,但凈利潤卻進一步下滑,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4.7億元,同比漲幅5.21%,凈利潤3.685億,同比下降79.60%。

    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下滑的原因可能源于其激增的銷售費用,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的銷售費用環比大增59.86%至8829萬元,約占凈利潤的24%。公司解釋,第三季度公司在品牌推廣基礎上,增加了爆品與渠道的品牌投放。

    在深耕主業的同時,近年來肉制品加工業務也增長迅速。在2016年之前,公司雞肉產品銷售收入占比保持在95%以上。2017年公司以20.2億元收購圣農食品100%股權,涉足肉制品深加工領域,近幾年公司肉制品加工業務收入占比持續提升。2021年上半年,公司總收入67.72億元,其中雞肉產品實現銷售收入43.32億元,同比增長4.53%,占總收入63.97%;肉制品銷售收入21.24 億元,同比增長13.76億元,占總收入31.36%。

    “未來,除了規模上的增長,圣農在白羽肉雞的品質和口感上還會追求更優質化。同時,白羽肉雞產業未來要向數字化發展,銷售也會越來越網絡化、電商化。”傅光明說。

    來源:海峽衛視、證券時報

    – END –

       
    更多精彩

    • 觀察|國內對標SYSCO的玩家類型(上)

    • 觀察|國內對標SYSCO的玩家類型(下)

    • 資本搶食2000億鹵味藍海,紅杉、騰訊下場

    • 觀察|美菜做錯了什么

    • 【夸父炸串】半年完成3輪超1.5億融資

    • 餐飲+超市鼻祖:EATALY成功秘訣

    • 餐飲B端電商一片藍海 誰會是中國的Infomart?

    • 日本的食材B2B巨頭伊藤忠和ACCESS帶給我們的啟示

    • 三井物產、Infomart戰略投資奧琦瑋子公司

    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餐飲供應鏈的自媒體

         筆者曾就職于正大集團、新希望六和、美團等,是英國皇家采購和供應學會(CIPS)五級認證會員,餐飲供應鏈變革的長期觀察者,多篇文章發表于今日頭條、億歐網、餐飲老板內參、《冷凍雜志》和《中國食品報》,曾直播講授供應鏈公開課《餐飲的采購和供應管理》

        曾為以下品牌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正大食品、新希望六和、鳳祥食品、辛普勞、安德魯、易果生鮮、寧夏悅豐、北京宴、香港馬會、巴黎貝甜、美團快驢、Pizza Express、華萊士、臺滋味、瑪格利塔比薩、日昌、云海肴、楊記興臭鱖魚、蜀海、四季明湖、明湖小樓、半天妖烤魚、董小姐愛地鍋、望京小腰等,致力于幫助食品和餐飲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

       合作|咨詢

       請加微信   18610542110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241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7日 04:07
    下一篇 2021年12月7日 04:0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