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從廚有一定年月的廚師,對“包廚”兩個字都不會陌生。
所謂的包廚房,實際上是一種工資承包,就是餐飲企業將廚房承包給廚師,由承包人招聘廚房工作人員,安排廚房工作,負責廚房管理,根據工作內容、工作需求和雙方議定的其它工作項目,確定廚房工資總額和領酬方式,由承包人統一發放和支配的方式。
那么,如果要承包一個廚房,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位有近三十年包廚經驗的師傅的心得,以讓大家參考學習。
01
很多人認為,只要老板滿意,包廚就是成功的。這種說法不完全錯,但也不完全對。
上世紀90年代,我剛開始包廚時,認為只要老板對菜肴的出品滿意就可以了,所以每當老板在酒店用餐時,我都親自上灶。當有客人說菜肴不好時,老板都會毫不猶豫地對菜肴的質量予以肯定。
可時間久了,酒店的客人越來越少,生意也越來越不好。這讓我相當困惑,因為該店位于徐家匯的黃金地段,裝修幽雅,消費群體多為白領、名人和企業老板,菜價適中,酒店的管理也系統有序,生意怎么就不好呢?
于是,在困惑中我向老板遞交了辭呈,可老板卻說廚房的菜肴很好,只要認真努力,生意肯定會好起來,并對我再三挽留。
于是,我向老板請了一個星期的假,對周邊市場進行考察,與同行進行交流,并向老前輩請教,最后找到了答案。原來該店的消費群體大部分來自全國各地,而廚房的菜式多以海派菜為主,品種相對單一。
回來后,我增加了川湘、淮揚、京幫、小海鮮等系列菜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功夫不負有心人,酒店果然賓客滿堂。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客人滿意了,老板才能真正滿意。如果一味地討好老板,必定失敗。
02
簽訂包廚協議后,為了更好地給酒店定位,市場調查是在所難免的。
由于很多包廚者本身實力不足,對市場調查的程序也不太了解,所以他們總是到周邊地區轉轉,看看大概有多少居民和企業,然后到周邊酒店嘗嘗菜品就草草了事,調查結果既不詳細,也不準確。
這種走走嘗嘗的調查方式很可能造成酒店定位的偏差,從而給老板帶來損失,導致包廚失敗。
通過總結,我發現一份詳細、準確的市場調查表對包廚者而言是多么重要。為此,在接手酒店后,我通常會在酒店周邊3–5公里的范圍內進行市場調查,了解這個范圍內的居住人口、暫住人口、流動人口的數目,中低檔的消費指數,居民的消費意愿等情況。
這里你可能要問,為什么把范圍圈定在3–5公里?因為酒店分布非常密集,如果超出5公里,很少有客人愿意跑這么遠就餐。
通過調查,我還發現其實大部份居民是不常到飯店用餐的,除非是生日、節日、喜事或親朋好友聚會。也就是說,居民每個月到酒店消費的次數不超過三次,每次人均消費約60元。
按照市場調查的結果,我們可以很容易算出周邊居民每月大致的消費總額。
根據這種方法,我們還可以預計出該區域中、高檔的消費總額。在預計出該區域的餐飲消費總額后,根據該區域的酒店總數、餐位等進行分配,并最終得出本酒店的預計營業額,這樣酒店的定位就很有依據性和科學性了。
例如,該酒店的預計營業額中居民消費占50%,白領、名人及企業主消費占 30%,企業單位消費占20%,那么菜式定位時,50%應該以中低檔為主,中高檔占30%,高檔占20%。
這種建立多層次適應市場需求的定位思路和經營模式,可以提升酒店在目標客戶群中的知名度和可信度,同時幫助酒店及時了解目標客戶群需求的變化,從而對菜肴品種和服務方式進行不斷創新和改善。
03
有很多餐飲企業表面看車水馬龍,人氣很旺,其實賺不賺錢廚師并不知道。結果一個周期計算下來,酒店居然還賠錢,老板自然不滿意。而問題出在哪里,連包廚者也說不清楚,這樣合作就走到了盡頭。
其實,作為包廚人,除了要做好日常酒店的管理工作外,還需要做一份投資分析報告,并按照這份報告計算出本酒店每天的保本營業額是多少,這樣老板和你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工作也就相對容易開展。
我們知道,酒店營業額中的各部份經濟比例大概為:
服務部25%,包括酒水、香煙、味碟、毛巾、茶水等。 廚房部45%,包括熱菜類、海河鮮類等。 味部30%,包括冷菜、燒烤、鹵水等。 點心5%,包括點心類、面食類等。 綜合毛利為47—52%。
其它費用主要來自:工資、租金、燃料費、水電費、投資還本、營業稅收、修理、福利、衛生、宣傳、損耗等方面。
現在來給大家算一筆賬,假設每個月的花費約80萬元,酒店的綜合毛利為50%,那么一個月的總營業額大概要160萬。也就是說,酒店每天的營業額要達到5.2萬才能保本。
有了這個數據,你可以很容易地計算出酒店每天是否能賺錢。如果不賺錢,你再根據各部份經濟比例,找出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從而進行調整。這項工作是財務所不能代勞的,只有自己平時做好“功課”,老板那里才能有所交待。
04
包廚的員工不像其它酒樓那么好管,尤其是一些手藝好且有經驗的廚師,稍有不滿就可能跳槽。經驗告訴我,少一分對手下的關心,你的工作就會多一分困難。
舉個例子,我有一個手下是江蘇人,他想在上海買房子,但每個月的高額貸款讓他又有些后怕,擔心哪一天離開這里就無法支付貸款。為此他找到我,跟我說了他的苦惱。
當時我告訴他,只要他愿意,我可以保證在償還貸款的這幾年里不變動他的工作。雖然只是一句暖心的話,但他很感激,而且在酒店工作也更加用心了。
類似的情況非常普遍,這時候你要做的,就是更多的鼓勵加更多的理解和幫助。
其實,廚師很容易管理,只要有制度作輔助,多用心關懷他們,就不怕廚師出問題。由于在人事方面做得還不錯,很多小包廚也并入到我的包廚大軍中,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跟我干能學到東西,錢賺得還比自己包廚多,工作、生活中也受尊重。
05
“只要老板給錢,人員、工資少點兒沒關系;只要頭灶、二灶能保證,菜肴質量沒問題,多找幾個小廚來,菜照炒,錢照賺”。其實這種想法并不正確。
以前,我見過很多包廚者,如果有老板找到他們,只要自己認為老板開出的人數、工資能賺錢,就照接不誤。因為他們知道,錢給得少點兒沒關系,只要自己的腰包滿滿的就足夠了。
而為了降低工資,他們多是找一些水平較低的小工來充數,可時間一長,問題就來了——菜肴的質量保證不了,出菜速度慢,管理跟不上,從而導致酒店的生意變差,結果每家酒店都干不長。
其實老實說,包廚者更要注意如何讓手下滿意,因為有些手下會認為,自己干了很多,拿到手的錢卻很少,錢都被包廚者賺走了;還有一些小廚認為,包廚頭跟“喝兵血的”沒什么區別。所以如果不能在工資上保持一定的透明度,時間久了,廚師的工作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甚至還有可能走人。
意識到這個問題后,每次跟老板談工資時,老板給的錢少了我不接,因為不能讓手下吃虧。而且老板開出的人力工資,我全部用來給手下發工資,一分也不能差,并盡可能讓工資發放透明,讓大家明白,工資中的每一分錢到底是如何分配的。
至于自己的工資,我則按照酒店生意的好壞跟老板另談。這樣一來,手下對工資發放沒了意見,而且不論酒店生意是好是壞,他們的工資一點也不會變。
06
培訓是后廚工作中少不了的環節,它關系到酒店日常工作是否能有序進行。
以往,我們都是員工集中培訓,說起來有點“吃大鍋飯”的意思。后來,我發現這種培訓方法并不實用,針對性也較差,尤其是那些小工,上崗后依然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該如何開展,到頭來還要找大廚進行針對性較強的培訓。一來二去,浪費時間,還影響正常的工作進度。
考慮到菜品都是采用承包制,也就是說一個大廚,負責約20道菜品的制作,于是我就先給每個大廚派一個小廚,由小廚專門負責協助對應的大廚搞好配菜、打荷等工作。
而針對這種情況,我還取消了技術的集中培訓,改為“一對一”的方法,即由大廚負責培訓自己的小助手,這樣小廚很快就能熟悉各自的工作,工作效率自然能提高。
07
有些人認為:廚房包得越多,錢就賺得越多。這種想法在很多包廚者那里普遍存在,但是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這種想法并非全對。
十幾年前,我曾經一口氣包了20多家廚房,但發現酒店多了,不僅管起來難度大,而且人員也很難達到正常需要的標準,精力明顯跟不上。
經過再三考慮,我決定放棄其中的幾家,踏踏實實地把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酒店管好,等到自己人手壯大起來再擴張,這對老板來說,也是件好事情。
現在,我的廚師隊伍壯大起來了,積累的包廚經驗也越來越多,即使包的酒店再多,工作也能游刃有余。
08
有些人包廚失敗,不是因為自己水平差,而是因為跟前廳沒有搞好關系,從而導致自己收集不到客人對菜品的種種意見,這種情況在酒店中比較常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要建立與前廳的良好關系外,包廚者還有另一條路可走,就是前廳、后廚一起包。這種包廚的好處是,方便后廚與前廳溝通,管理起來也很容易,而且前后工作可以比較協調的開展。
但是這種方法并不通用,如果你遇到的是剛開業的酒店,這種方法運作起來會比較簡單,可是如果酒店已經有了前廳管理者,那最好與老板溝通后再作打算。
隨著餐飲業的發展,盛極一時的包廚讓不少餐企的正常經營大受影響。近年來,很多餐企為避免包廚帶來的負面影響,采用了將部份菜品外包的形式,“檔口外包”便在餐飲界流行開來。
所謂檔口外包,是指酒店把一部份菜品,承包給酒店以外的廚師團隊制作,酒店只提供場地,其余概不干涉,只與承包者按事先談好的比例分配營業額即可。
當前,外包較多的是技術要求較專業,不適合餐企自行招聘人員的檔口,如燕鮑翅、烤鴨、印度飛餅、廣式燒臘、煲湯類、香熏荷葉雞、河豚魚烹調等。
這種模式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其本身存在不少優勢。
就拿河豚魚烹調來說,倘若酒店要自行招聘人員,除了要重金聘請持有河豚魚烹調資格證書的專業廚師,還要配備相應的采購人員,準備專用設備,投資數額不小。
倘若將整個檔口承包給專業團隊,則從采購到出品,以及人員招聘、培訓、工資等,酒店全都不用再操心。而且不管檔口是否盈利,只要賣出菜品,酒店就能賺錢,省心省力。即使雙方在合作過程中出現問題,終止合作,這一個檔口的去留對酒店的正常經營沒有多少影響。
其實,這種看似對酒店有利無弊的操作模式,也存在很多弊端,總結起來有4個方面:
1、出品質量不能保證 檔口承包人與酒店分配的是營業額,目前流行的分配比例是5∶5,也就是說每出一份菜,酒店就要分掉一半。而承包人分到的一半,還要扣除原調料成本、燃料和水電、人員工資等,所剩的利潤就很少了。所以承包人想要獲得高利潤,往往是以次充好,偷工減料。 就拿燕鮑翅檔口來說,有的承包人為了賺到更多利潤,不惜在原料上“下功夫”,用冷凍鮮鮑魚代替中東干鮑;在魚翅中添加人造魚翅;用普通鵝掌代替棕鵝掌等等。 而吃燕鮑翅的人多數是外行,根本分辨不出原料被更換,但菜品質量已經大幅下降。這是欺詐顧客的行為,一旦被發現,遭到投訴,酒店就會受到處罰。 偷工減料的現象也十分常見。例如煲湯檔口,制作30千克優質高湯的原料,再加上燃料水電費用,往往需要幾百元的成本,平均算到每份菜品中,怎么也要十幾元。 而有的承包人為了降低這一部份成本,不吊制高湯,直接用三花淡奶調湯,菜品賣相上看不出什么,但口味寡淡,給食客留下非常壞的印象。 因為食客是不會認真區分這家酒店的菜品,是自主研發還是外包給別人的,因此只要吃到的菜品口味不好,就會認為酒店的其它菜品口味也不好。
2、容易引起食客反感 有的外包檔口的菜品相對單一,如烤鴨、印度飛餅、荷香雞等,時間一長,客人就會覺得菜品沒有新意,不愿再點。 承包人要想盈利,就要靠服務員推銷。因此,有的承包人往往會暗中采取手段,例如給服務員高額回扣。只要有客人讓服務員推薦菜品,服務員也不觀察客人的喜好,直接推薦有高回扣的菜品,只要自己能拿到回扣就行。結果酒店的特色菜品,反而不是點擊率最高的。 這還容易造成服務員惡意推銷,令客人非常反感,對酒店敬而遠之,以后也不推薦周圍的朋友前來消費了。尤其會給那些慕名而來的客人造成非常大的心理落差,使他們再也不愿意光顧酒店。 為拿到回扣,服務員之間也會暗地競爭,互相之間搶著開菜單,甚至為爭到開菜單的機會,而放棄對已經入座客人的招呼,致使客人入座后找不到人,服務質量嚴重下降。 我就曾遇到過這種情況:烤鴨檔口的承包人許諾,服務員每推銷出一份烤鴨,就拿到2元錢回扣,結果幾乎所有的服務員都盯著門口,一有客人來,立刻迎上去。 剛到的客人感覺服務熱情了,但已經就座的客人要添茶水卻找不到人,或者叫好幾遍,才有人慢騰騰地去服務,而且心不在焉,眼睛總盯著門口看,將茶水撒到了客人的衣服上。 后來客人大光其火,直接找到經理投訴,酒店不但賠上了20%的菜金,還賠上了客人對酒店的良好印象。 而有的酒店為了能分到營業額,也對這種推銷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時間一長,食客就會認為這家酒店來來去去就只會推銷那么幾個菜,沒有創新,也就不會再光臨。
3、酒店制度難以落實 酒店將檔口外包,就相當于在酒店中劃分出了一個小王國,該檔口的一應管理和經營均由承包人負責,酒店不直接對檔口的人進行考評。 因為沒有有效監督,加上承包人的管理比較松散,往往會出現個別檔口員工遲到或早退、著裝不規范、串崗等問題。若酒店管理人員對他們進行規勸和批評,他們還理直氣壯,不聽約束。 有了這樣的例子,酒店的其他員工違反制度時,也會以此為依據,一旦酒店處理得稍微嚴格,員工就會感到失望,認為酒店管理有失公平,給管理帶來很大障礙。
4、存在事故隱患 由于在外包檔口工作的廚師,多是承包人自行招聘的,酒店不干涉,因此這些人也就不參加酒店的培訓,不但對酒店的經營理念理解不深,還容易缺乏防患意識。 酒店是人員較為密集的地方,水電、燃料等用量大,設備多,使用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現事故。 比如燕鮑翅檔口,烹調鮑魚等高檔原料時,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文火慢煲,因此這個時間內最好不離人,以免湯汁燒干,原料焦糊,或者爐火過大,湯汁外溢,澆滅爐火,造成氣體燃料外泄,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但個別檔口廚師卻往往缺乏防范意識,當班時間擅自離崗,埋下事故隱患。
以上就是我多年以來的包廚心得,
歡迎各位同行互相交流。
點擊下面名片
看更多精彩內容
▼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