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導致全年餐飲人舉步維艱的客觀因素,大概率在2022年還將持續存在。
隨著病毒的變異,2021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局部疫情的爆發就沒有停止過,近兩個月來事態更加嚴重。
內參君約了位天津老板采訪,被告知正在“停業”
全國各地政府直接發布通知:
“停止操辦婚宴等群體性聚餐活動”,“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餐飲單位不得承辦5桌以上聚餐”……..年底公司聚餐、喜事宴會、家族聚餐接連取消。
鄭州一位杭幫菜館老板對內參君表示,自己感覺禁止堂食規定很可能會持續到過年期間,年夜飯檔期幾乎完全泡湯,只能把食材做成“大禮盒”銷售,“1月份不能堂食,2月份過年,這個時間節點出事影響非常大。
”
餐飲人“心態崩潰”,既是原因也是結果。
從內參君對身邊大小餐飲人的訪談結果來看,大家無一例外地認為疫情對于生意的全面影響,在2022年甚至更遠的時間還將持續。
他們有的果斷關閉了部分門店,有的宣布“放長假”,更多餐飲老板表示將會降低2022年的開店節奏。
這種普遍性的信心不足狀態,使得行業氛圍變得更加冷淡。
為什么疫情沒那么嚴重了,生存卻越來越難?
局部疫情爆發時,雖然餐廳按下暫停鍵,但是人工、房租等成本仍舊壓在肩頭,餐飲人只能負重前行。
西安資深餐飲人王曉軒告訴內參君,此前西安疫情爆發突然,雖然停工了,但員工12月份的工資仍舊要發滿。
如果完全停業,就給員工發一半的工資,這已經成為了業內默認的“規則”。
2020年,各類消費報告都頻頻提到“報復性消費”一詞。
這個曾經給予無數餐飲老板希望的消費觀,隨著疫情成為常態化,變得越發“疲軟”。
“還報復啥?
兜里不踹點現金,真的不扎實。
”一位80后創業小老板無奈地說。
深圳羅湖區和龍崗區的商場,因為管控嚴格,進出都需要48小時核酸,導致客流量驟減至平時的10%。
江邊城外抓住了此前那波“重口味”的消費時機,2年時間開了60家直營門店。
但到了2021年下半年,江邊城外總裁孟洪波意識到要按下“剎車”鍵了。
他對消費熱情的感知,非常直接。
“在周末和一些傳統生意比較好的日子,能明顯感覺到客流沒有以前多了。
尤其是在杭州這種旅游城市,客流明顯下降。
”
他坦言,大家外出就餐的頻率、消費的客單價都有所下滑。
2022年,這個世界會好嗎?
“最小疫情風險區”為一家奶茶店
堂食業務驟減至10%,深圳“湯巢粵菜”火速上線外賣
深圳的“湯巢粵菜”在堂食僅有10%的情況下,緊急發力外賣,“我們行動力很快,8號有了這個想法,9號就火速上了外賣。
第一天30單,流水才幾百塊,第二天60單就2000多了,第三天80單,現在流水每日穩定在3000多元……”眼瞅著外賣生意越來越穩定,品牌總監馬海波的心情也更加積極。
“雖說開年不利,但只要積極調整策略,疫情之下也有機會。
”馬海波說。
內參視頻號矩陣推薦:告別招工難的商用洗碗機來啦!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贊,也可進入視頻號評論區說說你的想法~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4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