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奴的戰略意圖是什么?戰略實現的障礙在哪里?為什么建議它順勢而為改名字?”
之前陸續寫過很多關于巴奴的文章,在它跟海底撈的競爭中,我時常比喻為少林硬氣功與武當太極拳的較量:一個重劍無鋒,一個一劍封喉。總之,都是頂級高手之間的過招,圍觀者霧里看花。
由于服務鄭州的項目,對巴奴特別關注,每次去都有新感受,所以一直想寫寫巴奴最新的動態,主要是向巴奴致敬,同時也對它的戰略提出我自己的看法。
01
20年磨一劍,巴奴升級麻辣火鍋
巴奴前不久召開了20周年慶,用直播的形式講述一路走來的歷程:升級火鍋。這種升級,全面體現在產品選材、供應鏈、環境、服務等方面,由于這些信息有目共睹且公開可得,在此不一一展開。
回顧火鍋行業的發展史,我認為有3個品牌貢獻最大:
1是小天鵝
它發明了鴛鴦鍋,通過這個折中方式普及了吃辣,解決了火鍋品類由區域到全國的問題;
2是海底撈
它率先把中餐酒樓的服務和環境引入火鍋,把“火鍋店”做成了“火鍋餐廳”,更好的對接了顧客需求,解決了火鍋品類由小眾到主流的問題;
3是巴奴
它進一步把中餐酒樓的體驗融入火鍋,把“火鍋餐廳”升級成“火鍋酒樓”,填補了火鍋愛好者“請客吃飯”的需求,解決了火鍋品類由大眾到高檔的問題。
02
和而不同,巴奴試圖高檔側翼
巴奴此番強調升級,目的是要與海底撈等其它火鍋拉開距離,不再跟它們攪合在一起,最終實現引領麻辣火鍋由大眾到高檔的戰略目的。
這種高檔體現在以下幾個環節:價格上鎖定在150元左右,保持比海底撈略貴的狀態;環境上更加高檔,借鑒高檔酒樓會所的元素,同時嘗試“西餐酒吧”的跨界混搭,讓環境更有高級感;
更高檔的服務,招募空姐做門店迎賓培訓,每個桌子上都鋪上了臺布,還擺放有鮮花;產品上增加更有腔調的酒水······
按照實踐經驗,高檔突圍將經歷陣痛,它是一個破繭成蝶的蛻變過程:從生意的角度來看,在短時間內必然面臨來客量下滑和營業額劇烈波動的局面,一旦堅持不下去,或者出現猶豫和搖擺,就會前功盡棄。
從品牌的角度,站在一個長期的視角來看,這是巴奴品牌的列磐重生,挺過去就是一馬平川,跟時間做朋友。
巴奴做出這樣的戰略決策,我們是非常驚訝和敬畏的,因為在疫情期間,在全球經濟蕭條的時代背景下,巴奴敢劍走偏鋒,僅憑這一點,就打敗了99%的品牌創始人。
杜總是中國非常罕見的品牌創始人,他是真正的創業家。
我們服務了很多企業,很多經營者往往也能看到破局的機會,但就是不敢采取行動,老是以“自己的情況比較特殊”、“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的為借口,繼續按照路徑依賴走老路,溫水煮青蛙,最終陷入平庸。
03
3次蛻變,巴奴越來越成熟
在這里,我們來回顧一下巴奴的戰略歷程:
1、借勢:關聯海底撈
這一個比較好理解,“服務不是我們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正是因為關聯海底撈,巴奴快速從幾千上萬家火鍋中脫穎而出。
這是巴奴第一次蛻變。
2、造勢:對立海底撈
品牌關聯宣傳,生意錯位競爭,巴奴迅猛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巴奴逐漸找到了“產品主義”的標簽,同時為對手海底撈貼上“服務主義”的標簽,實現對立。
正是這種對立,巴奴才找到了自己,去“深入原產地,精選好食材”,用產品主義來指導企業經營和營銷。
這是巴奴的第二次蛻變。
3、乘勢:補充海底撈
因為有了特別的標簽,巴奴就有了信心售賣更好的產品,持續的去圍繞“服務不過度,樣樣都講究”來升級迭代。
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漸匯攏了優質客群,導致企業越來越自信,形成正向循環。
一個注重品質的企業,我們可以理解,當它的客單被局限在100元左右的時候,導致很多好食材上不來不敢上,這是非常痛苦的,那怎么辦?
這就有了巴奴的第三次蛻變:要重新定位,做海底撈的補充,把客群拉開,大樹底下寸草不生,不能活在它的陰影中。
這個戰略歷程,跟青花郎有異曲同工之妙。青花郎通過“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借勢茅臺快速上位,在取得名氣斬獲品牌影響力之后,重新定位自己為“赤水河左岸·莊園醬酒”,解決跟茅臺和而不同的問題。
雖然這個“莊園醬酒”在業內有很大的爭議,大家咬文嚼字說莊園是舶來品顧客聽不懂,但我認為非常好,因為“莊園”是青花郎獨有的營運特色,它聽起來就高檔,不僅能很好的支撐高檔定位,也為接下來的訂制產品提供了發展與想象空間。
04
認知尷尬:缺少一根定海神針
高端側翼做海底撈的補充,不再與它正面交鋒,這意味著巴奴已經徹底走出了海底撈的陰影,已經開始無視海底撈了,這個戰略方向是非常高明和睿智的,巴奴也具備這個基礎和實力。
并且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時間是利于巴奴而不利海底撈的。
但是,從戰略的角度,我們認為它缺少類似青花郎“莊園醬酒”這樣的一個定海神針。
巴奴沒有這個“莊園醬酒”,它所做的一切升級都難以成為一個穿透顧客心智的概念,戰略轉型的效率將被大大降低。
這是一個什么意思了?
巴奴目前做的這些東西,老顧客是可以感知到的,但是他們很有可能會覺得你漲價了這些是你應該做的,你這么做的目的也是為了漲價,實際上這個動作并開創不了新顧客。
也就是說,漲價這些動作篩選了顧客,把一部分屌絲顧客剝離出去了,但是并沒有通過這個帶來新顧客,所以巴奴的來客量是斷崖式下滑的。
為什么會形成這個現象了?
因為巴奴還叫巴奴毛肚火鍋,它的業務沒變,只是在某些無關緊要的方面變的更好了,但這不足以吸引新顧客。特別是沒有進店消費的潛在顧客,你內部做的再好,它們都感知不到,也漠不關心。
05
順勢而為:趁機更名切換業務
那如何來解決開創新顧客的問題了?
顧客現在消費的邏輯,是因為巴奴這個品牌而進店消費毛肚,因為毛肚是它家的招牌菜,而不是因為毛肚才到巴奴吃火鍋。
雖然有一部分新顧客是慕名而來抱著嘗試一下巴奴毛肚火鍋而來的,但那也是因為它叫巴奴,否則為啥不去吃其它家的毛肚了?
畢竟巴奴的同款產品幾乎成了各大火鍋店的標配。我們換一句話講,如果現在顧客是因為毛肚而吃巴奴,巴奴該有多么失敗啊!
既然如此,既然想篩選顧客,那為何不考慮切換業務進行更名了?我認為巴奴有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也是我們一直在醞釀的品類:肥牛火鍋,巴奴要放棄毛肚火鍋,做肥牛火鍋。
為什么是肥牛火鍋?
1. 毛肚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需要剝離;
通過聚焦毛肚,巴奴品牌已經起勢了,戰略目的已經達成,就跟發射火箭一樣,一級助推器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為了輕裝上陣,應該對這個助推器進行剝離,進入二次點火狀態。
畢竟顧客是沖著巴奴這個品牌來的,是到巴奴吃火鍋順便點毛肚,而不是因為毛肚而去吃巴奴。
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把巴奴推送到太空,而不是毛肚火鍋。巴奴未來是要去代表高品質麻辣火鍋,而不是毛肚火鍋。
2. 肥牛高認知價值支撐定位,拓展賽道;
這個比較好理解,肥牛比毛肚的認知價值高,客群更廣普,且更符合大健康的飲食趨勢,畢竟毛肚是動物內臟。
如果品牌往高檔上發展,消費主力必然以30歲左右的中產階級為主,對接這個客群,肥牛比毛肚更有優勢。
在以往的豆撈中,肥牛都是超級爆品,高檔麻辣火鍋湊湊的葷菜也是以肥牛為主,并且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一些生意火爆的肥牛火鍋,比如五星橋肥牛火鍋、九頭鳥肥牛火鍋,海底撈的員工吃火鍋就只來這里。
肥牛這個產品是經過全國市場驗證了的,不是傳奇我胡說八道信口開河。既然品類有驗證、顧客有需求,而市場上尚未有效供給,巴奴為何不伺機而動了?
06
風險評估:激活老顧客開創新顧客
巴奴改名有啥風險和危害沒?
幾乎沒有!因為對于老顧客來講,它們對巴奴是有認知概念的,它們是沖著巴奴這個品牌去的,巴奴只要叫巴奴,老顧客就不會離他而去。
再說巴奴又不是不賣毛肚了,毛肚正常賣,只是屈身于第二的位置,不再作為戰略單品進行主推。
而對于新顧客來講,因為巴奴改變了業務,肥牛火鍋的認知更高檔,就能吸引到以前吸引不到的高檔消費。
特別是這種改名,能夠把一些流失了的老顧客喚醒:巴奴改名了,是不是變得不一樣了,我們去看看。
從這個角度來講,巴奴的一系列內部升級,如果配合業務的切換更名,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和內核隆重推出,效果會更好:因為在顧客的認知里,這是新巴奴,是不一樣的巴奴。
老瓶裝新酒獲客效率高,還是新酒換個新瓶獲客效率高?一目了然!
07
歷史包袱:巴奴很難接受更名建議
巴奴可能很難接受這個建議。這無疑于讓人自廢武功、揮刀自宮,否定自己引以為傲且一直宣傳的東西,相當于自己打自己的臉。
并且大家也會固執的認為:傳奇你這是什么餿主意?定位講聚焦,你這么一通亂改,豈不混淆了認知,失去了焦點?
如果大家這么機械的、呆板的理解定位,那么我只能祝你好運了!定位的本質是借勢建勢,從而建立認知優勢。
既然肥牛比毛肚更有勢,你不去借勢,而是逆勢而為,把一個低價值感的產品往高價值感上拔,豈不逆水行舟事倍功半······
巴奴要做的事情是代表高品質麻辣火鍋,推動麻辣火鍋的高檔化,而不是代表毛肚火鍋,推動毛肚火鍋的高檔化。
而肥牛,是支持麻辣火鍋高檔化的最佳載體。
桃園眷村賣高價豆漿油條,它倒閉了。它如果選對了賽道,何至于此?
劉傳奇
延伸閱讀
營收超1.6千億!2020年中國快餐百強分析報告
一年融資23起,誰在炒作預制菜?
喜茶降價后,奈雪也推出9元飲品,還要進軍中式烘焙市場
又一火鍋品牌獲得億元融資,火鍋賽道還有多少想像力?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