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在走下坡路
看似涼透的自助餐也是紅過的。
2003 年,被稱為自助餐“航母”的金錢豹登陸上海,兩百元左右的價格也照樣引來了四方老饕。
人們在將近萬平的門店里,面對著生魚片、鵝肝、牛排、哈根達斯等來自全球各地的美食,吃頓飯像是皇帝在深宮大院里翻牌。
最紅火時,金錢豹在全國開了二十多家門店,其他各類自助餐廳也層出不窮。根據美團點評發布的餐飲報告, 2016 年自助餐的營業額約為 11.5 億元,占餐飲市場的 12%,僅次于火鍋 [1]。
但自助餐的危機早已悄然發生。2014 年前后,巨頭金錢豹走向下坡路,不但被傳出虧損,2015 年時還被二次轉手賣給嘉年華國際,交易價格從第一次轉賣的 15 億元縮水至 2 億元 [2]。
在隨后幾年,整個自助餐行業也日漸增長乏力,天眼查數據顯示,到了 2018 年,新增自助餐企業數量首次下滑,減少了 4.2% 。
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使得自助餐的生存雪上加霜。
其他餐飲門類,還能靠外賣增加些營業額,哪怕是海底撈,也能把菜品分門別類送上門。但如果你想在家點自助,那就不現實了,總不能把餐館搬到家里來。
疫情之后的兩年,自助餐相關企業數量增長的幅度都達到了 -30%,門店越開越少。
以北京市為例,2020 年各餐飲品類訂單量占比變化趨勢中,占比降低最多的品類就是自助餐 [3]。
2019 年,北京市餐飲品類中自助餐訂單量占比為 7.1%,在火鍋、小吃快餐、川菜、北京菜之后。2020 年,自助餐這一占比只剩下 4.5%,市場份額被西餐、日料、飲品、燒烤等擠壓 [3]。
從天眼查上可以看到,截至 2022 年 1 月 18 日,中國經營范圍中包括自助餐的餐飲業公司有 32171 家,存續的只有 13802 家,占比一半都不到。
而且現在的自助餐的連鎖大品牌很少。
如果你想吃火鍋,可能會首先想到海底撈,連西北菜都有九毛九、西貝莜面村,可如今的自助餐,你實在是想不出有什么全國聞名的連鎖大品牌。在中國連鎖正餐企業前 50 強中,找不到一家專營自助餐的企業 [4]。
更慘的是,自助餐也沒能趕上新消費的列車,再受資本青睞。2021 年,IT 桔子統計的全年餐飲業投融資事件中,餐飲賽道里站上風口的,是各種火鍋、川菜、小吃、飲品店,自助餐與之無緣。
浪費且不新鮮,自助餐槽點多
于是,當今的自助餐也在發生變化。
以前那種應有盡有的自助餐越來越少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偶爾在酒店或洗浴中心才能碰到。如今連鎖自助餐品牌大多都是專精一種品類。
根據窄門餐眼,中國門店數最多的十大連鎖自助餐品牌,賣的基本都是烤肉、火鍋或海鮮,并且多數走平價路線。
總體來看,這些連鎖自助餐廳的平均人均消費還不到 70 元,最便宜的旋轉小火鍋“仟味一鼎”,吃一餐才 25 元左右。
這么親民的價格就能暢吃烤肉、海鮮、火鍋,但大家怎么還是不樂意買單呢?
一大原因是這屆消費者真的變了。
在 2003 年金錢豹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時,中國自助餐行業剛興起,同年中國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 5007 元 [5]。
那時許多人一年到頭下館子的次數屈指可數,能隨便吃的自助餐自然能輕易地勾起人們的口腹之欲。
而如今,比起實惠,人們更在意好吃。美團點評的調研發現,消費者吃自助餐時,最關注的是食品“味道好”和“衛生安全” [6]。
甚至還有許多減肥人士吃飯講究七分飽,吃塊肉都要小心撇去上面的油。看到自助餐滿眼的食物,他們的反應不是饞了,而是指出什么是“劣質碳水”“高油高脂”“熱量炸彈”。
在這樣的趨勢下,能吃到扶墻出的自助餐變得不香了,甚至許多人開始吐槽起自助餐的浪費現象。在知乎問題“你在吃自助時最討厭什么”的回答中,人們對自助餐吐槽最多的也是太浪費。
來趟自助餐廳,拿太少對不起那個價錢,拿多了又吃不下。最終狼吞虎咽,把胃使勁塞滿后,自己也未必成了值得夸耀的大胃王,而可能是要回家催吐的“垃圾桶”。
過去大家盤算的“吃回本”技巧,如今也成了被吐槽的對象:
以前討厭吃不回本,現在討厭別人讓我吃回本。
另外,還很多人吐槽自助餐的食物華而不實,并不好吃。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66.7% 的消費者不喜歡自助餐的原因都是食物不新鮮 [7]。
看著種類多,有海鮮,還有羊牛肉,但實際上吃了才知道這些食物很多都不新鮮。
想要吃回本,我們還是太天真了
不過,自助餐雖然在走下坡路,但還是不要因此高估自己,倒閉的自助餐廳絕對不是被我們吃垮的。
根據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等機構的研究,自助餐在定價時就會考慮到大多數客人能消耗多少食物。
假設 100 個客人里有 10 個大胃王,90 個普通人和“小鳥胃”,只要商家按照人們的平均食量定價,使多一位客人增加的成本低于人均價格,就不存在客人會吃回本一說 [8][9]。
自助餐經營模式的核心是薄利多銷 [10],它們怕的不是你太能吃,而是你不來吃。
為了不被吃垮,餐廳可以在擴大客流量的同時,還盡可能壓低食材、人力等成本。比如普通餐廳需要有服務員時不時來點單、上菜,而自助餐廳里大家自取食物,老板需要雇傭的服務員也就減少了。
而且,自助餐廳老板還會在擺盤、出餐上費盡心思。比如把主食、飲料放在最醒目的地方,希望你的肚子快速被這些碳水填滿;用昂貴點的食材做宣傳,實際上限量供應還出餐極慢……
所以,就算你去高端自助餐廳里專挑貴的吃,想吃回本也不容易。
如今在一線城市里稱霸的自助餐廳走的多是高端路線,打出各種暢吃和牛、鮑魚等招牌。在大眾點評中,一線城市熱門榜上的高端自助餐廳,平均人均消費價格達到 200 元,超過了同處熱門榜的火鍋、日料等品類。
客單價高,菜品成本高是一方面。以金錢豹為例,一餐需要做 400 多種菜品,僅食材一項成本就占營業額的 45% [11]。
而現在的高端自助餐廳,減少了菜品的種類。例如,現在較為流行的高端壽喜燒自助,專打某款肉食海鮮,菜品不到四十種,壓縮了不少成本。
而一些所謂的“名貴食材”,也被發現藏著不少貓膩。有專營海鮮供應的人在網上發帖稱,三文魚、鮑魚等看著名貴的海鮮,最新鮮的往往供應給飯店,半死不活的則冷凍后供應給自助餐廳。
“高端”食材造假的新聞也屢見不鮮。2021 年 12 月,上海某高端自助餐廳就因為用比目魚充當鱈魚,用廉價牛肉充當澳洲和牛,而被罰款 50 萬元 [12]。
所以,吃自助時,不要執著于能不能吃回本,到頭來不但實現不了,還可能傷了身子。
自助餐最終也就淪為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品類。幾十元的自助能吃到的東西勾不起自己的欲望,高端自助的價格也足以去吃其他更精致美味的食物。很多人上次吃自助,還是吃酒店早餐或參加公司團建的時候。
作者|黃可樂 設計|小羊 白氣泡兒 姜姜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