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餐也要現炒?西貝超級肉夾饃、72街都在這么做….


    編者按:

        一熱三分鮮。

    來源丨掌柜攻略

    作者丨石偉

    編輯丨喬wei

    2 周前,我和同事路過三里屯西貝莜面村的外賣店,發現它搖身一變成了“西貝超級肉夾饃”,一頓飽餐過后,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除了分量滿滿的肉和三角形的饃之外,還有它的 Slogen ——“肉現炒,饃現烤”……

    西貝的 Slogen 讓我想起了豐茂烤串那句“羊肉現穿才好吃”

    西貝超級肉夾饃的這一做法,與最近不少快餐的做法相似,比如深圳的小女當家、廣州的小凡家、追求了10年快節奏的中式快餐品牌 72 街……它們放棄了“成品+現場復熱”或“半成品+現場急火快炒”,選擇了“明檔現炒”。

    3.0 版本的 72 街有開放式廚房、大廚現場制作

    快餐作為餐飲品類中數量最為龐大的一支(根據 2018 年《餐飲報告》的統計數據,2017 年小吃快餐的數量為 389 萬家,較年初增加了 61 萬家,其規模和增幅均遠高于其他品類),這一現象值得我們去研究——“現炒”究竟是是曇花一現,還是浪潮來襲……

    快餐“現炒”緣何異軍突起?

    急火現炒的快餐時代,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過因為餐飲的創新與業態的迭代沉寂了好多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我們都了解,看到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在國內攻城略地,中式快餐紛紛選擇將“標準化”奉為圭臬。

    中式快餐品牌 72 街追求標準化有 10 年之久,付出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有巨額的資金投入。72 街完全 HACCP 標準建造的后勤中心戰地 2000 平方,建有 100 立方冷庫 2 個,規模可以供應 100 家分店,配送范圍直達整個廣東地區。

    發展至今,“標準化”這個詞聽起來一點都不新鮮,從業者對于“標準化”的定義也有了進一步的思考:中餐能不能做標準化?這個問題已經得到許多餐飲企業的驗證,比如真功夫、劉一手、海底撈、德克士、鄉村基……最終的結果是,中餐并沒有完全的標準,除了南北口味差異、采購的原材料區別大,在產品的烹飪環節,企業難以劃分標準化的品質紅線,因為廚師烹飪菜肴時候的時間與火力做不到標準控制,同樣一個“標準化”,對西餐與中餐來講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中餐只能借鑒西餐的標準化,不能照搬。

    苦練標準化的真功夫,你熟悉嗎?

    落在實際操作中,西餐采用的“成品+現場復熱”或“半成品+現場急火快炒”,不僅不適合中式快餐,反而泯滅了中餐的特色。消費者之所以對中餐“現炒”尤為癡迷,一是因為“現炒”菜品的熱氣,與加熱方式產生的菜品,有著口感上的區別;二是口味上,過于標準化的菜品味道恒久不變,而現炒這是因為廚師人為的把控,在大體標準范圍內有著少許的層次差別。這兩者,也許就是老饕食客口中的“鍋氣”。

    這一矛盾在 2016 年之后逐漸爆發。到了2016 年,中國人均 GDP 突破 8000 美元大關,縱觀各國經濟發展,人均 GDP 突破 8000 美元后,將會進入消費升級時代,這時消費者不再一味追求低價,而是更加追求產品品質與服務體驗。

    一份樣本量為 13205 的調查(90 后占 39%,80 后占 33%,上班族占總樣本的 68%),反映了消費者選擇快餐時最關注的因素:30% 的人選擇了口味,25% 的人最注重的是衛生條件,只有 14% 的人首先關注價格問題,這和關注餐具質量、外賣包裝這些視覺化體驗的人比例差不多,另外,有 12% 的表示最喜歡“選擇多,經常出新品”的快餐。

    透過這份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年輕群體對于快餐的要求,已經超過了它的字面意義,快捷、經濟、方便都不再是選擇快餐的第一理由了。

    而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傳達到商家這里,就是業績下滑,甚至關門大吉。原本,包括真功夫、永和大王、味千在內的快餐連鎖品牌曾經都以“1000 家店”為發展目標,可現在全部停下了瘋狂擴張的步伐,味千甚至在去年上半年關了 13 家店。

    換作是你,會主動要吃復熱的套餐嗎?

    因此,在這波消費升級下,不改變對于快餐來講等同于“等死”——幾乎所有的連鎖快餐品牌都在升級。72 街總裁周明認為,應該從消費者的第一考慮的因素入手,也就是口味。他在經營中發現,味道好、選擇多已經成為了消費者對快餐的新需求。

    因此,3.0 版本的 72 街在餐廳中加入了廚師,還推出包括煎、炒、炸、蒸、燜、煮、燉、焗、燒等多種烹飪技法制成的料理。一般來說,大多數連鎖快餐的菜品都以蒸、煎、炸為主,務求以最簡單穩定的技法,滿足出品標準化的需求,讓沒有任何烹飪技巧的員工(包括兼職)經過簡單培訓能夠快速上崗。

    消費者需要不是套餐,而是更多的選擇

    光現炒不足以改變口味,72 街同時升級著配套的供應鏈。周明認為,口味升級離不開新鮮食材,要解決食材新鮮度,供應鏈是關鍵。以往連鎖快餐的標準做法是使用冷凍肉,解凍加工后再冷凍送到餐廳,餐廳再解凍使用,這個“冷凍–解凍–冷凍–解凍”的雙循環過程通常要走 15 天甚至更久,使食材的口感風味大打折扣。有鑒于此,72 街 CHEF啟用 48 小時冷鮮生產制:下單–采購–生產–配送–烹飪,一切步驟均在  48 小時完成,以解決食材新鮮度問題。

    消費者需要不僅是好味道,還有服務與體驗

    但僅僅升級口味,不足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門店翻新、增加數字化設備、更新視覺系統,或者增加健康菜品都是比較普遍的做法。世邦魏理仕華東區顧范紅娟是這樣描述快餐改變的:“餐飲行業正在經歷這樣一個(年輕化的)浪潮,無論是從設計、或者食物的品相,包括服務,都要適應這個潮流。”

    諸如谷田稻香、小女當家等新銳快餐品牌,其就餐環境呈現的是清新、典雅、質感十足。除了環境硬件升級外,它們還設置了食材展示空間,比如小女當家就在餐廳角落展示純凈水、土豬肉等原材料。

    消費者還喜歡體驗,比如卡式爐

    在體驗方面,這些快餐企業也有改變:小女當家、72 街不僅采用了自助稱重的方式,還用明檔展示炒鍋翻飛的畫面;谷田稻香采用卡式爐,讓消費者邊吃邊加熱;丸龜拉面將燙面的過程展示出來……

    它們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服務體驗的需求。也許,你會問有必要嗎?我想美國市場可以告訴你答案。

    在美國,休閑餐廳已成為主流就餐方式之一,其中快休閑餐廳 Chipotle 已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2017 年市值 112.8 億美元。快休閑餐廳是在美國人均 GDP 達到 1 萬美元后開始發展起來,它的就餐環境休閑且供應價格適中的食物,通常提供較少的餐桌服務,與正餐相比,營業時間長,供餐時間更有彈性,滿足了消費升級下的消費者對健康衛生、營養均衡、食材品質的需求。

    超級新鮮的食材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

    以麥當勞為代表的傳統快餐與以 Chipotle 為代表的快速休閑餐廳,在商業模式上有很多地方是完全相反的:前者代表標準化、流程化、全球化,滿足消費者“吃飽”的需求;后者代表個性化、多樣化、本土化,滿足消費者“吃好”的要求。

    反觀國內,72 街、谷田稻香、小女當家等快餐品牌所作的改變,類似于美國快休閑餐廳的模式——比傳統快餐隆重一分,又比正餐輕松一點,而背后的緣由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畢竟,用餐對新一代的消費主力軍來說,不再是為了充饑,而是集滿足社交娛樂、生理需求、自我取悅等需求為一身的消費體驗。

     ? end ?

    近期好文推薦

    一鍵點擊查看


    《一言不合就裸辭,餐企該拿年輕員工怎么辦?》

    《海底撈抖音刷屏啟示錄》

    《疫苗之殤,帶給餐飲人什么警示?》

    《“價格重回XX年”,肯德基、呷哺呷哺都在玩的回憶殺…》

    《身材曼妙的老板穿著旗袍,老式唱片機前,美食與民國風情相融》

    ……


    原創不易

    如果覺得喜歡

    歡迎您點擊右上角轉發或收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持續關注

    盡在勺子課堂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7678.html

    (0)
    上一篇 2018年7月28日 21:30
    下一篇 2018年7月29日 00: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