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下半年融資項目和金額雙降,回歸理性后的新消費品賽道該何去何從?



    在疫情發生的這兩年,餐飲和新食品逆勢而行,成為了最受矚目的黃金賽道。而在新消費浪潮下,隨著Z世代、獨居人士、精致媽媽和小鎮青年等群體日益壯大,諸如咖啡、面食、烘焙、茶飲等品類得到了蓬勃發展,并通過抖音、快手、小紅書、B站等平臺的流量紅利捧出了一系列的網紅品牌。因此,也吸引了眾多投資機構的青睞,即便一些頭部品牌估值大漲,但仍攔不住大批投資機構的蜂擁而至。

    資本降溫,新消費品賽道融資落差高達75%,



    時間拉回到2020年,二級市場正處牛市,美元大量流入,許多機構募到的錢變多了,隨著海底撈、農夫山泉等知名品牌的成功上市,投資人都希望在這個賽道里盡快投出下一個IPO品牌。進來的人多了,能分到的蛋糕就越來越小。有為沒有拿下品牌而懊惱的投資人,也有總等著更高估值而錯失機會的創始人。

    由于消費品牌的短期增長具有一定迷惑性,動人的故事和漂亮的數據也會蒙蔽投資者的眼睛,“黃太吉”曾靠“美女老板娘開跑車送煎餅”等營銷事件一時風光無兩,拿到了1.8億元的B輪融資,估值達到了近2.5億美元,但也在2018年因為拖欠供應商四十多萬元貸款,主體公司被列入失信執行人名單,而這樣的案例并不在少數。

    另一方面,內頭部基本已成定局,新品牌機會越來越少。近幾年大火的咖啡沖飲賽道。三頓半目前投后估值已經高達45億,在2020年以將近4億的銷售額超出同行競品隅田川1倍、永璞2倍。在已搶占了較大市場份額的局面下,其他咖啡新銳品牌的生存空間受到了極大的擠壓,想要進一步開辟速溶戰場變得尤為艱難,只能以掛耳、咖啡液等新產品形態錯位競爭。

    在休閑零食領域,2021年前8個月已有超過10起融資事件,總額超45億元,是2020年全年融資總金額的15倍。有高瓴、騰訊、云鋒基金、紅杉資本等瘋狂扎堆的“辣條一哥”衛龍在2021年11月再次遞表后僅兩日便通過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訊。從2021年的狀況來看,休閑零食的發展已經趨于平緩,受各方面不利因素影響,高增長的紅利已經沒有了。預計今年行業洗牌將會持續,行業大分化過程還會加速,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在休閑零食賽道會更加明顯。

    2021上半年,據統計有333起新消費項目誕生,有將近500億元的熱錢涌入,金額超過了2020年全年。但到了2021年8月,隨著零食、速食、美妝等品類的多個新銳品牌銷售額呈同比下降趨勢;10月該領域的融資金額只有37億元,僅為頂峰時期的四分之一。數據顯示,接近40%的新品牌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滑。一家2020年還能“賣出6個億”的食品品牌,2021年下半年的銷售額徘徊在兩三千萬元……

    新消費品市場驟然降溫而從成績并不理想的雙11更是可以感知一二,由于流量結構的改變,一些品牌不愿再燒錢,導致商品成交總額增速同比下降。據烯牛數據顯示,2021年7月,新消費行業的融資事件在100起以上,融資金額達到了134.8億元,但從8月起,每月融資項目數量均在100起以下,單月融資額也未超過100億元。就連一些頭部品牌的表現——奈雪的茶上市后破發,海底撈股價一度接連下跌,也使得資本變得更加保守。

    追求短期高收益的投資者,在海底撈市值近4800億,泡泡瑪特成功上市且市值破千億的刺激下,爭相擠入消費賽道。創造出了一批單店估值上億的明星企業;卻又在海底撈、泡泡瑪特、奈雪的茶等上市企業受到二級市場冷落時,機智地選擇快速撤離。

    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談到:“2021年初賽道火熱,資本爭搶,每個項目背后都是一出戲,年中巔峰后開始“下墜”,融資的速度放緩了,估值低了,很多條款也變得好談了”。資本來時有多猛烈,去時就有多殘酷,對于食飲圈的創業公司和創業者們來說,命運的轉變或許就在一瞬之間。

    線上模式難以為繼,線下構筑品牌壁壘



    那么,當資本不再狂熱,新消費品的賽道又該如何繼續跑下去呢?回顧國內食品行業,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從最初的產品競爭到如今的資本運營時代,涌現出了大批新消費品牌。而眾多食品企業為了成功實現IPO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對那些在業內立足多年或者深耕線下渠道品牌來說,穩定的市場基礎和品牌信譽是其最寶貴的財富,更容易獲得資本的青睞。對于新消費品牌而言,其成功離不開新渠道、新電商的紅利,但也形成了對于流量的高度依賴。很多品牌為了拓展市場,在冷啟動階段以高額費用投入線上推廣,使得市場成績一度看起十分亮眼。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營銷費用減少,品牌減少投放預算后,銷量自然迅速下滑。在高昂的流量成本下,品牌也只能不斷用融資拿到的錢再繼續購買流量和銷量,以換來好看的數據,謀求下一輪融資。這導致了以線上渠道為主的品牌天花板整體較低,后續也很難繼續資本化。

    必須要說的是,新消費品牌的競爭已經進入下半場,流量打法不再是制勝關鍵。從流量回歸產品,從營銷回歸品牌,精耕于細分賽道的企業更易獲得投資企業的青睞。如同BAT巨頭搶占線下零售和本地生活服務入口一樣,新消費品應該將目光重新投向線下:社區、商超等人口密集的區域。線上生意畢竟靠的是流量紅利,來得快去得也快。但在線下,新消費品擁有了一個固定的場景,能持續增加品牌曝光,增加體驗感,建立品牌與用戶之間的信任與連接。而通過門店、電梯廣告等多場景、多元化的品牌營銷布局,不僅可以觸達線上未觸達到和未轉化成功的目標人群,還能讓品牌變得更耳熟能詳。

    盡管資本看起來回歸了理智,不再盲目燒錢,但對于新消費品來說,競爭依然激烈。而品牌力,將會成為企業沖出重圍的核心要素。盡管線上依然有利可圖,但在流量越發難以撬動、直播帶貨越發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新消費品要想持續實現增長,必須要強化品牌認知,建立品牌壁壘,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多渠道優勢,尋找突圍機會。以絕味、周黑鴨為代表的鹵制品龍頭加速社區、街邊店的擴張,絕味推出各類門店活動以帶動單店恢復,周黑鴨今年以來門店結構優化顯著,非交通樞紐門店零售額占比提升至接近90%。

    咖啡賽道的三頓半在2021年選擇了去一線及新一線城市開設門店,注重場景體驗,產品也主要以創意飲品為主,其在上海開設的原力飛行體驗店,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前往體驗。

    三只松鼠在2021年線下門店數量將控制在1000家左右,公司的重點打法之一是線下分銷市場,前期聚焦堅果建立分銷渠道,后期將其他精選零食子品牌導入分銷系統。今年10月,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線下分銷渠道仍然是食品的主流渠道,是三只松鼠從1做到10的主流渠道,未來在線下,爭取做到30%市場份額,未來5年分銷再造一個百億。

    2022年,新消費品賽道該如何跑下去?



    2021年的咖啡市場,經歷了如前文所說的冰火兩重天,上半年資本快速涌入,下半年則快速降溫。但茶飲品類卻依然如日中天,檸檬茶品牌檸季完成了數億元A+輪融資,老股東超額增持,將用于全國運營布局、IT系統建設以及供應鏈優化。年初蜜雪冰城完成首輪融資,超20億元人民幣,估值超過200億元并開啟上市輔導。滬上阿姨、霸王茶姬、丘大叔、檸季等品牌也獲得超億元的融資,滬上阿姨于2021年底門店已突破4000家。

    未來各大休閑零食巨頭在渠道的發展將呈現三個趨勢:1、線上與線下一體化經營;2、線上與線下資源互融共通;3、線上與線下短板互補。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零食企業都是按照這一趨勢發展,良品鋪子整體上平衡得較好,三只松鼠由于業績波動較大,近年斥巨資補強線下渠道;洽洽食品則在大力優化經銷商渠道,目前擁有約40萬個終端,并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達到百萬終端。

    春節假期剛剛結束,食飲圈中C位出道的非預制菜莫屬。據京東生鮮數據統計,1月預制菜整體銷售金額已破千萬,同比增長94%左右,北上廣銷售占比近五成;新雅大廚、梅龍鎮,眉州東坡等中華老字號相關商品銷售火熱(華東區域熱度高,占比超七成);安井酸菜魚、正大豬肚雞、眉州東坡肘子成為消費者最喜歡的商品。年夜飯大戰的背后,是預制菜的競爭,衛生、便捷的體驗恰好擊中了當下年輕人時間緊缺的痛點。據艾瑞咨詢分析,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之后將以20%左右的增長率逐年上升,未來3-5年我國預制菜行業有望成為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同時,國海證券也預測,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萬億元。

    商務部明確表示,2022年將加快新型消費發展,鼓勵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壯大智能、定制、體驗、時尚等新型消費。推動老字號創新發展,促進品牌消費。倡導簡約適度低碳的生活方式,促進綠色消費。更好發揮進口博覽會、消費品博覽會等展會平臺作用,擴大優質消費品進口。對于企業而言,加速公域私域一體化建設,全鏈路無縫承接以實現長效運營ROI為品牌降本增效將是經營的重點。




    爆料、投稿、采訪:15882441455(微信同號)

    一經采用必有重酬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474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2月8日 21:01
    下一篇 2022年2月9日 11: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