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0元一位的高端中餐,為什么被罵慘了?


    一家開業以來一直生意火爆的高端中餐廳,這兩天忽然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人均動輒高達數千元的精致餐飲,在中國從來都是極小眾的一個存在。極高的價格、極小的客群,讓這樣的餐飲業態,很容易與大眾的認知產生嚴重沖突,時不時地擦槍走火,形成一場全網狂歡。

    但除了看熱鬧以外,作為餐飲人,你還應該注意到,這里有一條充滿活力的火熱賽道。

    總第 
    3079 

    餐企老板內參  內參君 | 文


    被噴“喂狗式上菜”“搶劫”
    這家餐廳怎么了?


    本來是一家今年1月底剛開業的新餐廳,定位高端中國菜,獨創了“中餐omakase”:無菜單,由頂級廚師根據當日新鮮食材,即興發揮現場烹飪。這種呈現方式明顯效仿了日式高端餐飲,因此又被稱為“中餐日作”。

    開業后生意火爆,盡管每位要價2000元外加10%的服務費,但是由于每天只接待6位客人,據說預定已經排隊到了2個月之后。而被微博上一位以“毒舌”著稱的博主噴了之后,在全網炸開了鍋。

    由于用詞極具煽動性和指向性,加入噴人大軍和吃瓜大軍的網友前仆后繼。該事件數度登上微博熱搜,多篇跟風吐槽的微信文章也突破了10萬+。

    網友的關注點集中在,人均2200元的一頓飯,居然提供麻婆豆腐、炒青菜、炒河粉這種“家常菜”。

    同時每道菜分量極少,例如一道貴妃脆皮雞,一整只烤得金黃酥脆的雞,只分割六小片雞皮和少許雞肉,分給當席的六位顧客,其余全部撤下去了。


    各種更加毒舌的調侃源源不斷,比如——

    它明明可以直接搶錢,卻給你吃了一頓飯;
    精裝版食堂大鍋飯分菜;
    不坑窮人的小碗菜。


    盡管有一些去這家餐廳體驗過的食客毫不吝嗇的給出了溢美之詞,也有顧客貼出了完整的菜單,試圖向大家證明,這頓飯并非像網友想象的那樣“宰人”,當中有多道菜用到了昂貴的食材。

    例如一道“三蔥爆龍蝦”,在另一家獲得過米其林三星稱號的上海餐廳里,每道菜的價格高達4000元。

    但是,這些顧客的聲音相對于陷入狂歡的網友來講,實在太小了。內參君發現,在陷入輿論漩渦之后,這家餐廳直接把自己從大眾點評網上下架了。



    精致餐飲的冰山一角

    在爭議中又被掀開

    2018年,上海西郊5號爆出8個人吃掉40萬的天價菜單,一時舉國嘩然。這次的鬧劇和5年前相比,大家并非僅關注價格,而是無法接受這種產品呈現形態。

    而身處精致餐飲圈的多位專業人士告訴內參君,中餐日作恰恰是近兩年蔚然成風的一種菜品創新方向,真的沒什么好吐槽的。

    認知上的撕裂感,是沖突,更是一些人的機會。

    有流量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資本的介入,美食作家、一大口美食機構創始人小寬表示,未來中國精致餐飲可能不再是一個“小圈子游戲”。在未來的3-5年內,將會有一系列叫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新餐廳出現在我們身邊,而這些參與者與經營者的背景也會越來越豐富多元。

    1. 絕大部分人對于精致餐飲是“陌生且好奇”的


    在引發全網關注之后,這家餐廳之所以敢于讓自己從重要的線上餐飲流量入口直接“隱身”,恰恰是因為,它真的不是靠普通食客生存的。

    肯花幾千幾萬元吃一頓飯的人,在中國只可能是“少數派”,他們有著封閉的圈子,甚至神秘的身份,這一切都與普通人交集甚少。

    本來,大家在“平行宇宙”里相安無事,但是時代漸漸變了。米其林榜單,黑珍珠榜單等等眾多榜單的流量加持,使精致餐飲走入了大眾視線,雖然大多人還是吃不起,但是并不耽誤他們津津樂道今年哪家餐廳獲評了黑珍珠三鉆,哪家餐廳不值得一顆米其林星星。

    2.有沒有高端餐廳趁機“割韭菜”?確實有


    精致餐飲的市場需求正在擴大,而精致餐飲和普通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差,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利潤空間。但是說實話,渾水摸魚的高端餐飲,真正的重災區不在中餐,而是一些日料和西餐。

    在3年前,上海人均破千的日料店還屈指可數,在短短幾年里,大家仿佛展開了價格競賽,新開的日料店一個比一個敢要價。而在“新貴”城市深圳,貴價餐廳的數量也在激增。但據專業的美食評論家坦言,一些貴價餐廳確實“對不起價格”。

    沒有充分的市場競爭,誰物有所值誰渾水摸魚,全憑食客和軟文眾說紛紜。

    3.中式精致餐飲,還在成長中

    中國人吃飽飯的歷史不過幾十年,中國的餐飲行業,特別在高端餐飲領域,仍舊在繼承與創新中不斷探索。

    較為成熟的日料或者法餐,自然成為了中餐創新的重要借鑒對象。中餐西作、中餐日作蔚然成風,也是這個原因。不可否認的是,創新并非一帆風順,借鑒也并非是完美的。在手法、食材、呈現方式的互相移植中,可能會產生一些違和感,更容易被人抓住以“崇洋媚外”為由加以貶損。



    中餐的“精致化”探索

    已有不少珍貴案例

    過去幾年,高端餐飲領域,日料、西餐很明顯地高于中餐,有種“外來和尚好念經”的感覺。

    但隨著米其林指南、黑珍珠餐廳指南等評選榜單的間接推動、高端餐飲消費人群的擴大,中餐的高端化進程走出了幾條有趣的路徑,用更高的價值呈現來提升價格。

    一是獨創Fine Dining體系的創造。

    餐飲人在學習、借鑒其他餐飲的表現方式后,創造出了獨特的中餐Fine Dining體系。像玉芝蘭,創始人蘭桂均將川菜拆解成餐前茶—小點—開胃菜—過中—熱菜—小吃—餐后茶這一完整的用餐體系。

    開在廣州的躍·Yuè現代粵菜料理,啟用吧臺的形式,用現代烹飪手法演繹傳統粵菜,白切雞、水晶蝦餃等菜品,保留了傳統味道,又有著新的呈現。這種獨特的創新,成為了價值感的重要支撐點。

    是傳承性帶來的稀缺感。


    中餐的高端餐飲領域,除了銳意創新、自成一派的體系外,還有眾多傳承派,他們很多是傳承了過去的官府菜,食材和工藝都比較考究。


    像上海的南興園,傳承的是川菜中的高檔宴席菜。
    剛剛摘得米其林一星的成都餐廳松云澤,也是川菜傳統席宴的傳承,并加以現代化改造。


    這些自傳承而來的餐飲品牌,價值感來源還來自你無我有的獨特稀缺性。


    三是服務、菜品、空間帶來的綜合體驗。


    “不只是貴,餐飲領域做這樣高端的、有品質的品牌,你得有環境,你得有服務,你得食材好,你得做法講究,你還要呈現得好,還有你得講出它背后的東西,讓人家感覺到你背后是有文化的。


    這是新榮記創始人張勇對高端餐飲的認知,聽起來簡單,但要服務、品質、環境、食材、文化的統一,但哪一項都不易。


    例如用餐前的水果,每一種都是最當季的水果,從最好的產地選取應季最好的品質。
    這種選材標準也拓展到所有烹飪食材上,用張勇的話說就是,“食求必真,然后至美。


    餐廳各方面的高標準是其品牌高價值感的來源,也是新榮記及旗下的各餐廳在米其林摘星無數的原因。


    同樣發展路徑的,還有魯菜品牌魯采,同樣在環境、菜品、食材、服務多方面做了提升,如傳統魯菜的蔥燒海參,魯采選用的是威海3-5年的野生鮮活海參,食材本身就極具價值感。
    空間體驗上,魯采的多家門店都曾獲得過空間設計大獎。



    價格

    是個問題嗎?

    對于餐飲行業,價格永遠是個問題,只是在精致餐飲上,看起來更加尖銳。

    連海底撈張勇都對這個問題看得很透徹,“洞察人性很難講,比如消費者說海底撈不好吃,其實可能是嫌價格貴。”

    但是顧客對于價格的接受度,是在不斷的宣教,甚至拉鋸中產生變化的。換句話說,價格從來不是問題,如何呈現更高的價值感才是問題。這需要品質、環境、服務、食材、做法、呈現、文化方方面面的統一。

    在這方面,精致餐飲成為了探索的急先鋒。它們對產品、體驗感的極致追求,給餐飲帶來了諸多創新靈感。例如在如今的港式茶餐廳,正出現平價版本的惠靈頓牛排,這種過去只在人均600+的高端西餐常出現的菜品,如今接著供應鏈的成熟而下移,成為了大眾爆品。

    說回到價格,動輒數千元的收費,也許讓普通餐飲人感到眼紅,但是必須承認,精致餐飲一直在探索著中國餐飲消費的天花板,而這回過頭來,也給每一個餐飲人帶來了更多創新空間。



    輪值主編|王菁    視覺|張婷婷


    商務合作:

    栗軍 18501115972(同微信)
    煎妮 18501112924(同微信)

    轉載聯系: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投稿郵箱:
    nctougao@watcn.cn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557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4日 17:03
    下一篇 2022年3月4日 17: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