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0+店品牌又多了一個!甜啦啦全面升級,營業額增長20%

    今天是女生節,我們來討論個女生喜歡的品牌。

     

    當一二線的女生追捧喜茶奈雪時,“小鎮女孩”又喝出了一個5000+店品牌。

     

    這個品牌是甜啦啦,80%的門店集中在縣城,很多門店日營業額過萬。2022年,甜啦啦定下了明年萬店的目標。

     

    深耕下沉市場第8年,甜啦啦是如何圈粉“小鎮女孩”的?下沉市場還有哪些增量機會?我再次采訪了甜啦啦創始人王偉。

     

    門店突破5000家
    甜啦啦發生了3個變化

     

    時隔2年,再次來到甜啦啦總部,我被一只“熊”吸引了目光。
     
    這是甜啦啦最新的IP形象“熊黑蛋”,這個去年年底才官宣的IP,已經“占領”總部:大到墻體logo,小到窗花銘牌,隨處可見。

     
    總部的數字化大屏上,我看到甜啦啦實時的門店數量:
    5586家,而年底預計達到7000家。
     

    甜啦啦總部數字化大屏

    王偉告訴我:“甜啦啦2021年營業額提升20%,累計賣出了6億杯,門店已經下沉到了縣鎮市場。”
     
    “今年的戰略目標是要放慢開店速度、練內功,為萬店做好供應鏈、品牌、運營基礎。”

     
    這次探訪,讓我發現了甜啦啦的3個重大變化:
     
    • 打造IP,品牌全面升級;
    • 產品策略迭代,找到了縣鎮市場的爆破策略;
    • 建立品牌營銷日歷,營銷實現矩陣化。
     
    具體做了哪些變化,有哪些收獲?我們一項一項來看。

     

    打造新IP,門店配備“陳列師”

    先來看看變化最大的門店,相比于2.0版本,3.0門店有4個優勢:
     
    • 小蜜蜂不見了,熊黑蛋營業,辨識度更高

    一改以往的小蜜蜂,門頭、吧臺logo、墻壁、門簾、設備、物料上,醒目的熊黑蛋形象正式營業,讓走過路過的顧客看得見,記得住。
     

    從IP角度分析,相比于蜜蜂,熊的形象曾經出過很多爆款,比如熊本熊、布朗熊、熊大熊二等,
    以熊作為品牌符號,與消費者進行情感鏈接,辨識度更高。
     
    • 物料、文案處處有心機,提升效率

     
    元宵節期間,甜啦啦每家店吧臺上,都有一個橫幅“元宵吃黑蛋,好運一整年”
    ,推薦的是一款以熊黑蛋命名的湯圓奶茶,這種類似諺語的產品口號,能促進顧客做出進店決策。
     
    顧客點單時,菜單上方文案
    “90%土豪加了1元椰果,剩下的10%加了2元”
    畫風俏皮,又能輕松提升1~2元客單價。

     
    一杯奶茶拿到手,杯子的封口膜上,一句“蚌埠住了,還想再來一杯”讓人忍俊不禁。

     
    •  配備“門店陳列師”,運營更加精細化

     
    甜啦啦為3.0門店配備了“門店陳列師”,對門店外場和倉庫的原料、物料、設備都進行定點定位,讓門店看起來整齊劃一,高峰期時,店員可以少走步,多出杯。
     
    門店陳列師還為門店增加了一個
    “效期追蹤管理卡”
    ,根據不同的原料保存時間,建立表格,每一個物料必須按時填寫卡片,對內是提醒店員,對外是告訴顧客,這家店的食品安全很用心。
     

    如今,即便是做縣鎮市場,產品、品牌、運營都要向一線品牌看齊,因為小鎮青年早已在社交平臺上“見過世面”,僅靠低價,已經很難打動他們。

     

    提煉“桶裝符號”
    找到下沉市場的爆品策略

     

    2020年采訪甜啦啦時,無敵全套奶茶和四季果園,是他們點單率最高的爆品,如今這兩個產品已經退居二線,
    一桶水果茶、一桶全家福、多肉楊梅成了爆款產品。

     
    一個品牌找到一個爆款不難,難的是不斷自我顛覆,根據市場進化出新的爆款,甜啦啦找到了一套下沉市場“爆品戰略”:
     
    1、水果茶,是下沉市場升級主流趨勢
     
    去年夏季,甜啦啦的“一桶水果茶”上市當天賣出40萬杯,幾乎家家門店都斷貨。這款產品用了6種新鮮水果,搭配桃香烏龍茶湯,1000ml,10元/杯。
     
    去年夏天,甜啦啦的top5產品中,有3個都是水果茶產品。

    過去這一年,是水果茶下沉的一年。
    滬上阿姨從現煮五谷茶升級為“新式鮮果茶”,品牌Slogan也變成了“愛鮮果茶,喝滬上阿姨”;開店2000家的吾飲良品,也把產品定位改成了鮮果茶。
     
    在一二線城市已經玩到極限的水果茶,在廣大的縣城和鄉鎮,水果茶的升級才剛剛開始。
     
    2、提煉“桶裝”符號,形成品牌資產
     
    這兩年,大杯量的桶裝產品,在整個茶飲行業近乎普及了。
     
    在更需要“實惠、有分量”產品的下沉市場,甜啦啦夏天的“一桶水果茶”,冬天的“一桶全家福”都是點單率超過10%的爆款。
     
    在此次升級中,
    甜啦啦提煉了“一桶”的品牌資產,通過產品、造型的差異化,把“桶裝”符號變成了甜啦啦的品牌資產。


     
    一桶水果茶熱銷期間,甜啦啦在抖音平臺進行了以“自帶桶來甜啦啦”為主題的活動,40天獲得了全網1.8億次的播放量。

    最重要的是,又一次積累了“一桶”這個品牌資產,持續加強消費認知。

    “后續,我們還會推出其他的桶裝產品,持續開展相應的營銷活動,持續深化桶裝符號。”王偉表示。
     
    3、20天上新一次,用新品刺激復購
     
    “喜新厭舊的不僅是大城市的年輕人,小鎮青年也一樣,產品上新頻率要更高。”王偉告訴我。
     
    去年,甜啦啦的上新頻率平均40天1次。而今年,甜啦啦將產品的上新頻次,直接提到了20天一次,不斷用好玩的新品,與消費者做溝通。

    對一個門店超過5000家的品牌來說,高頻上新,難度可想而知。但在一二線消費者對上新已經審美疲勞的時候,
    新品,仍是打動小鎮青年的關鍵。
     
    4、設立百萬研發基金,鼓勵爆品迭代
     
    為了做好產品,甜啦啦在研發部施行“賽馬制”,公司投入百萬資金為研發團隊制定外部學習計劃和激勵制度,設立高額的研發獎金,研發組內部分組進行新品PK。
     
    上市后,在門店能超越原有爆款、并賣到第一名的產品,該產品研發小組直接獎勵高額獎金。


    激勵政策+賽馬機制,
    激活了內部的組織力,也保障了爆品的迭代。

     

    建立“品牌日歷”,全網營銷鋪開

     

    兩三年前,甜啦啦依靠著極致的性價比,在下沉市場找到了自身的生態位,這是企業的第一階段:產品為王。
     
    如今,隨著門店數量增加,品牌影響力的提升,甜啦啦進入了第二階段:
    品牌致勝。
     

    甜啦啦的IP形象

    當大家產品都差不多的時候,品牌和營銷就是剛需。
     
    在甜啦啦,我參觀了內部的抖音直播室,用隔音海綿打造的專業直播室,就是為了發力抖音渠道,同時小紅書、微博、B站等渠道都會布局,全網打造實現破圈。
     
    品牌自己的營銷日歷也建立起來,比如熊黑蛋生日會、秋天第一杯奶茶等節點,甜啦啦早已經做好布局。

     

    持續看好茶飲市場
    明年門店數要達到1萬家

     

    今年,甜啦啦在蚌埠建設了一個占地51畝的產業園,王偉告訴我,“在這個產業園內,將會實現20%的原料自產。”
     
    “核心物料、設備、門店模塊化設置都在這個產業園完成,實現15天裝好一家店,為我們明年10000家門店做好基礎建設。”
     

    茶飲已經深入日常

    談到茶飲的未來發展,王偉仍然持續看好,他說:“就像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一樣,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已經成為一個‘民俗’,一個融入消費者生活的節日和儀式。”
     
    “現在茶飲還是年輕人的市場,
    但茶飲已經走入了消費者的生活日常,未來一定會成為全齡化全時段的飲品。


    統籌|笑凡  編輯|曉夕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565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7日 11:02
    下一篇 2022年3月7日 11: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