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本原創暢銷好書,半價優惠最后一天!買到就是賺到~


    包子是
    一道家常面點
    實惠美味,花樣百出
    皮薄湯鮮的灌湯包
    外皮酥香的水煎包
    甜香四溢的流沙包
    ……
    不論哪一款
    都是讓人難以抗拒的美味

    今天,小微就為大家分享
    2款不同風味的包子

    開封灌湯包

    采用水打餡的灌湯技法

    皮薄餡多,湯汁鮮美

    馕坑烤包子

    內包羊肉餡,外刷蛋黃液

    貼在馕坑內壁上烤制

    色澤鮮亮,入口咸香

    以上兩款包子皆選自

    《大廚》專業傳媒
    獨家編撰的
    《中國面點》一書

    書中詳細講解了
    9類面點
    的制作方法
    經典與創意兼具

    此書原價58元/本
    今日《大廚》圖書半價活動
    仍在進行
    所以僅需支付29元
    就能帶走這本《中國面點》啦~

    說到這里
    小微又要啰嗦兩句了
    《大廚》圖書半價活動
    截止到今天24點
    包括這本《中國面點》在內的
    37本原創暢銷好書
    一律五折出售!

    原先一本書的價錢
    現在可以帶走兩本!
    活動只剩最后一天!
    優惠力度如此之大
    你還在等什么?

    感興趣的親們
    可以在文末查看書單
    聯系客服訂購
    優惠轉瞬即逝
    趕緊抓住機會
    下單購買吧~

    開封灌湯包

    制作/葛培杰

    開封灌湯包,俗稱湯包,北宋時就已成為皇家貢品,名聞天下。其外形漂亮,皮薄餡多,灌湯流油,滋味鮮美。獨特的搟皮、捏褶技術,動作迅速,一氣呵成,讓人眼花繚亂。尤其是灌湯技法,與南方灌湯包的做法大相徑庭。“南方灌湯包是凍打餡,包餡的時候加入肉皮凍,方便快捷;而開封灌湯包是水打餡,餡里加入白開水,調成稀糊狀,包制時對技術要求更高。”和面時需要摔打面團,使蛋白質分子呈線狀排列,更加順茬起筋;蒸熟的灌湯包小巧精致,顏色潔白,提起來像燈籠,放下去如菊花,食用時“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后喝湯,一口吃,滿嘴香”,將吃面、嚼肉、喝湯融為一體,令人稱奇。

    制作流程:
    1.神象牌高筋粉1000克加入清水500克(
    冬天用溫水,夏天用涼水
    )和成表面光滑、質地均勻的面團,餳發20分鐘。

    2.取豬后腿肉1500克絞碎,加入香油20克、料酒15克、鹽12克、味精8克、姜末15克攪拌均勻,接著加入涼開水500克順時針攪打上勁,再加入涼開水1000克攪打成均勻的稀糊狀,最后加入少許香油封餡即可。

    3.將餳好的面團揉成粗條狀,雙手握住兩端提起,抻拉的同時用力往案板上摔打,邊摔邊抻,抻長后對折,在案板上揉幾下,用同樣的方法繼續抻拉摔打至面團柔韌、有筋度。

    4.將面團搓成細長條,下成每個重約15克的劑子,用中間粗兩頭尖的搟面杖按照“前推后拉溜邊搟”的方法制成薄薄的面皮。

    5.將面皮放在手掌心,舀入一勺餡料,左手指蜷成圈托住皮和餡料,右手拎著邊提起來開始捏褶,左手指頭輕輕旋轉面皮,邊轉包子邊捏褶,捏至18-24個褶,使包子頂部留出一個小口,擺在箅子上待用。

    6.鍋內清水大火燒開,放上箅子,入鍋蒸約8分鐘至熟,趁熱上桌即可。
    Q:為什么要摔面?
    A:
    面團經過摔打過后表面會更光滑,這是因為摔打過后其蛋白質分子呈線狀排列,更加順茬起筋,這樣搟皮包餡時面皮更有勁,不容易破皮漏湯。
    技術關鍵:

    搟制包子皮時講究“前推后拉溜邊搟”
    :無論是前推還是后拉,都要讓搟面杖保持一定斜度,右手前推就往右傾斜,左手后拉就往左傾斜,掌握這一技巧,搟制時就會得心應手,使面皮輕松轉起來。

    1.先調味,后加水,把餡打成稀糊狀

    2.餳好的面團揉成粗條,在案板上用力摔打


    3.搟皮時前推后拉溜邊搟制,讓搟面杖保持一定的傾斜度


    4.提皮捏褶指頭轉


    5.做好的灌湯包有21個褶,非常漂亮
    (點擊圖片即可下單紅燒肉汁)

    馕坑烤包子

    制作/趙偉

    內包羊肉餡,外刷蛋黃液,包好后貼在馕坑內壁上烤熟,色澤鮮亮,入口咸香。

    制作流程:
    1.調餡:羊肉1.5千克手工切碎成末,納入盆中,添蔥姜水500克、鹽25克、味精10克、五香粉8克、新疆孜然碎8克,朝同一個方向攪打上勁,淋香油50克繼續攪勻,撒洋蔥碎500克拌勻待用。

    2.和面:中筋面粉1000克納入盆中,加老面100克、雞蛋80克、牛奶50克、鹽10克、酵母3克以及清水400克和成面團,揉至表面光滑緊實,常溫下餳發1小時。

    3.包制:將餳好的面團重新揉勻,下成每個約70克的劑子,再次揉勻后摁扁,搟成圓片,在略偏上的位置放入調好的羊肉餡50克,將左右兩側斜上方的面皮向內折起,再將下側面皮往上折,然后將兩側突出的角折向中間,這樣便成了一個五邊形的包子,在正面刷一層蛋黃液,撒上白芝麻待用。

    4.烤制:馕坑點火預熱15分鐘,待溫度升至400℃(
    在馕坑邊緣澆一點水會發出“滋滋”的聲音
    ),用手蘸少許鹽水撒到馕坑內壁上,待水汽蒸發后用手將包子迅速貼在坑壁上,烤制8分鐘后用長鏟取下即成。

    制作關鍵:
    1.在揉面時不添加食用堿,全靠鹽和雞蛋上勁起筋。

    2.和好的面團要充分揉勻,使之光滑結實,否則做好的包子質地太軟,“掛”到坑壁之后容易變形。

    3.貼包子之前,要先在馕坑內壁上撒少許鹽水,一方面為了清洗坑壁,以免烤好的包子底部帶有黑點,另一方面,鹽水蒸發后,坑壁附著少許咸味,烤制時能滲透到包子里面,使之底味更足。

    4.馕坑最高能燒到700℃,在使用時,升至350℃以上,便可以烤馕或包子,升至500℃以上,可以烤肉,如“架子肉”“羊蝎子”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貼包子、貼馕時,廚師動作需迅速,以免燙傷皮膚。

    1.羊肉餡放到面皮靠上的位置


    2.將左右兩側的面皮內折


    3.下方的面皮往上折


    4.突出的角折到中間


    5.刷上蛋黃液,再撒白芝麻


    6.貼到馕坑壁上烤制

    好書推薦


    想給店里添道招牌面點,卻沒思路?

    您或許需要這本好書


    這兩款特色
    面點均選自大廚專業傳媒獨家編撰的《中國面點》一書,書中詳細介紹了全國各地特色面食的制作方法及流程,按照種類共分為饅頭花卷、包子燒麥、餃子、餅、油條春卷、糕、麻球果子、雜糧、西點9章。不僅包括灌湯包、燒麥、餃子、肉夾饃等獨具地方特色的傳統面點,還收錄了芝士紫薯麻球、彩虹蛋糕、奶酪玉米餅等備受年輕食客歡迎的創新流行面點,涵蓋傳統與創新、中式與西式多個種類。

    此書內容豐富,圖文并茂,格式簡潔易讀,制作流程詳細明了,實用性極高,可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
    不僅能為飯店、餐館增項提供參考,也適合美食發燒友借鑒閱讀。

    鉅惠書單

    購買方式

    想購買《中國面點》或者其他書籍的親,抓住這最后的優惠哦~直接添加客服微信,轉賬購買即可。

    點擊圖片,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添加任一小微,說清您想要的圖書直接轉賬并留下您的姓名、電話、收貨地址即可。

    注:小姐姐們都很熱情,因此您添加一位即可,建議大家分散添加,讓小姐姐們雨露均沾喲

    編輯/曹春苗

    END


    咨詢電話:

    0531-87065151

    18254135118(樂樂)

    18253196903(巖巖)

    18253197805(靜靜)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精彩菜品!

    原創文章,作者:大廚微閱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39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日 10:56
    下一篇 2022年4月3日 10:5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