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新中式面館行業趨勢及消費者行為洞察報告 | 報告

    2021年中國中式面館市場營收規模將達3120.9億元,預計2024年營收規模將突破4300億元,在消費升級和產品多元化的帶動下,行業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
    面館行業投融資狀況活躍,2021年1-8月面館行業融資超13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疫情后餐飲業的復蘇以及資本入駐的推動下,面館行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報告核心觀點
    餐飲收入增長與資本入局促進新中式面館發展
    2021年中國中式面館市場營收規模將達3120.9億元,預計2024年營收規模將突破4300億元,在消費升級和產品多元化的帶動下,行業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面館行業投融資狀況活躍,2021年1-8月面館行業融資超13億。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疫情后餐飲業的復蘇以及資本入駐的推動下,面館行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飲食習慣致使吃面在中國部分消費者眼中是“剛需”
    數據顯示,26.8%的中國消費者每天都吃面,42.1%的中國消費者2-3天吃一次面,且普遍喜好多種面。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情感訴求和生活習慣的影響下,面館消費具備穩定的消費者群體,未來面館行業的發展持續性強,發展空間大。
    面館行業呈現縱向化、差異化、多元化發展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未來面館有三大趨勢。一是縱向化趨勢,新式面館為實現口味標準化,將廣泛采用中央廚房。二是面館品牌差異化發展,各新式面館將從不同角度去塑造自身品牌,建立品牌優勢。三是面館產業多元化發展,新中式面館借助自身的品牌優勢,開展面類等零售食品業務。
    報告內容節選
    2021年新中式面館特色分析
    過往,面館因缺乏創新,口味較為單一,人們常定位為快餐店。但隨著近幾年和府撈面、五爺拌面等新中式面館的崛起,人們對面館的看法有所改觀,面館向中高端發展。本次報告主要以這些新中式連鎖面館為研究對象。
    中國餐飲業發展規模分析
    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餐飲業收入為39527億元,同比減少15.4%;2021年前半年餐飲業收入21712億元,同比增長48.6%。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后疫情時代餐飲消費增長迅猛,短期景氣度高。從長期上看,隨著人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人們消費觀念的升級,未來人們在餐飲上的支出比例逐年提升已成趨勢,將利于面館行業的發展。

    2019-2024年中國中式面館市場規模
    艾媒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初中國中式面館總量約為110萬家,大部分以快餐業態為主,相比其他中餐售價,總體消費價格偏低,價格隨地段和區域波動明顯。2021年全國中式面館市場營收規模將達3120.9億元,預計2024年營收規模將突破4300億元,在消費升級和產品多元化的帶動下,行業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

    2021年上半年中國消費者的吃面頻率分析
    數據顯示,26.8%的受訪者每天都吃面,42.1%的受訪者兩到三天吃一次面。從不同地域的受訪者對面的消費頻率上看,華北、西北、華中的超三成受訪者每天都會吃面,而華南地區的受訪者中僅有14.0%的消費者每天吃面。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不同地域的吃面消費習慣差異較大,商家可豐富面館內售賣的食品種類,做一家不只是賣面的面館更有利于提高營收。
    2021年上半年中國消費者對面的種類的偏好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在面種類的偏好中,中式面條的受歡迎程度普遍較高,其中喜好蘭州拉面的中國受訪者最多,達到77.4%,而受訪者中喜好意面和日本拉面的比例并不高,分別為55.7%和51.5%。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消費者對中式面的喜愛度大于國外面,且受喜愛度最低的中式面——熱干面,也有超60%的中國消費者喜愛,表明中式面館的潛在消費者基礎廣,行業發展前景大。
    2021年上半年中國消費者對于面的價格接受能力
    數據顯示,90%的受訪者在面館的單次消費在50元以下,其中16-30元的人群是最多的,占比43.9%。79.9%的受訪者期望單次面館消費金額在50元以下,其中37.4%的受訪者期望金額在16-30元,33.3%的受訪者期望金額在31-50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消費者的價格接受能力傾向于中端面館消費,對于50元以上的高端面館消費的意愿相對較低,選擇大眾化定價策略更有利于連鎖業務的規模化發展。

    2021年上半年中國消費者選擇中式面館的關注點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受訪者在選擇中式面館時非常關注味道、環境衛生以及口碑,比例分別占56.1%、52.3%及44.3%。而面館品牌和氛圍的關注程度相對較低。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的消費者在選擇面館時比較理性和務實,品牌效應對于消費者的影響相對不大。

    2021年上半年中國消費者面條外賣消費調研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75.6%的受訪者點過面條外賣,15.0%的受訪者表示沒有點過面條外賣,不點面條外賣的三大原因為“喜歡趁熱吃”、“外賣送過來會坨”、“送餐時間會影響面的口味”。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目前面條外賣已被較為普遍地接受。而無法接受面條外賣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面的特殊性,外賣配送花費一定時間將影響面的口感。
    2021年上半年中國消費者居家烹飪煮面原因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66.0%的受訪者選擇居家煮面的原因在于自己煮能更好地控制口味,54.2%的受訪者認為外面價格過高,自己在家做更實惠,其次是懶得出去吃,自己做更有成就感以及不想點外賣。在家烹飪面條所花費的金額中,83.7%的受訪者花費金額在30元以下,其中11-20元的受訪者最多,占比39.1%。

    面館消費正重新定義
    1、面館消費體驗升級
    面館行業常定位為快餐行業。隨著餐飲業的發展,面館行業進行了新一輪革新,連鎖面館開始進駐大型商場,如味千拉面、和府撈面等。而這些進駐大型商城的面館在店面裝修上、口味上有質的提升,帶給消費者不一樣的消費體驗。
    2、營銷方式轉變
    在過去,面館常以低價在同行中取勝,但隨著人們消費理念的升級,面館消費呈現高端化、精致化趨勢,如和府撈面,利用“書房里吃撈面”的營銷口號吸引消費者。

    面館行業資本化程度將加深、同質化競爭加大
    2021年以來,馬記永、陳香貴、遇見小面、五爺拌面、和府撈面等新式面館先后完成融資,融資規模近20億元,新式面館行業廣受資本追捧。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新式面館行業在資本的助推下,同質化競爭已逐步呈現,如何在品質、價格、品牌及便利等因素中迅速贏得消費者青睞,擴大市場份額,是未來資本獲利的關鍵。

    面館品牌創新與文化創新成新模式
    面館品牌創新與文化創新正進入快車道。過去不同面館之間的差異主要停留在面的種類上,而現在不同面館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主要集中在品牌形象、營銷方式等。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未來面館行業仍舊延續創新發展路線,只有在各方面加以創新的面館才能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而文化將融入到品牌成長及消費者認知的全過程,伴隨著品牌地位的確立。
    新中式面館單店盈利模式優勢明顯
    新中式面館普遍追求標準化經營。大部分新中式面館的產業鏈較為完善,大多配備中央廚房,實現產品由中央廚房集中供應,再經過簡單的標準化烹飪后呈現給顧客。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通過中央廚房集中供應的模式,能夠極大程度實現不同店鋪的同一碗面味道幾乎相同,且食品質量、安全更有保證,標準化程度高,且成本相對低廉,成本回收周期短,單店盈利能力有優勢。
    新式面館衍生零售產品已成趨勢
    中國新式面館品牌借助其線下餐飲業打造的優良口碑,紛紛布局主食以外的零售市場已成為趨勢。這種商業模式不僅增加了面館的營業收入,還降低了其經營的風險性。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這種新型商業模式充分利用了品牌優勢,利于企業的穩定經營、實現多元化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利潤,達到了“1+N”產品布局,線上線下雙線渠道,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掃碼購買完整版報告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來源:艾媒餐飲研究院

    商務合作:大箏 / 18923764126?(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551.html

    (2)
    上一篇 2022年4月3日 11:01
    下一篇 2022年4月3日 1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