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開一個長期穩定賺錢的店,但是,這背后需要長年累月的堅持和付出,就比如對于產品品質的堅持。做對一件事情不難,長期堅持做對一件事情卻不是簡單的事。薛老板開餃子館10年,從小白到開成一個當地小有名氣的餃子館,看看他是如何堅持一些正確的事情:
一位學員在群里說不知道什么是前夾肉,還有人從來沒有去過菜市場。這段時間他剛好來學習了,今天就特意帶著他早上5點多鐘來到市場,我想要讓他看到一頭豬是怎么分開的,我們選用的又是哪個部位的肉,同時,錄個視頻發到群里讓大家看。
可能是氣溫上升了,屠宰場出來得更早了,不到6點鐘,肉案上都看不到整扇的豬肉了。還好我跟供應肉的師傅打了電話,讓他留半扇豬先別分割。視頻發出去后,學員們都說肉鋪老板太有耐心了,怕以后自己找不到這樣的供應商。我告訴他們我出的價格比市場價高一塊錢一斤,并且時間長了,都知道彼此的習慣了。
我買肉出的錢比別人高,為的是保證品質。師傅切我的肉,會剩下更多的邊角料不好賣,有時豬太大,肥瘦比例不對,還得從另一半豬肉上切些瘦肉來拼。所以我不會讓肉鋪老板沒利潤。
10年下來我一直堅持用新鮮的前夾肉,保證每天到我手里的肉都是熱乎的。偶爾有一次送來的肉我發現部位不對,我都會堅持換掉,如果沒得換了,我情愿這天不做,也堅持退回去。可以很自信的說,我的品質10年來沒有變過,這也是為什么得到了顧客認可的原因,甚至在這個小縣城小有名氣。即使市場賣的餃子價錢是我的一半,超市生鮮只有我的2/3,我的顧客還是吃我家的,甚至那些肉鋪老板都來我家買餃子,他們都了解我用的肉是最安全的。
做餐飲的人都知道,食材對于一個店的運營太重要了,關于產品品質,關于成本,最終關于顧客滿意和一個店的利潤。在大企業里,這叫供應鏈管理,一個品牌做大了,在供應鏈方面要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的,尤其是那些重視產品的品牌。
巴奴火鍋,大家應該知道吧,就是典型的產品主義,簡單來說,就是想要火鍋好吃,采購的就必須是好材料。這個理念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難的是堅持,難的是權衡。對于大企業來說,還涉及到各個部門統一思想,統一做法。巴奴火鍋的老板杜中兵就說過:
我每天都在打仗,不是在舍不舍得花錢買食材上作斗爭,而是對內要說服同時,對外要說服合伙伙伴,同時,還要告訴顧客我們的理念。
舉個例子,花椒是火鍋里一個重要食材,他們只選用四川的茂汶花椒,市場上100多元一斤,比一般花椒貴出不少。價格高不怕,巴奴采購部門最擔心的是摻假。一顆兩顆還能區分,上千斤花椒放在一起,摻一些便宜的,光靠肉眼很難分辨出來。那怎么辦呢?
看出來難,但一吃差別就很明顯。所以,巴奴采取的是“分批次管理,事后追責”,哪批花椒味道不好,馬上就知道是哪個供應商的問題。
合作畢竟是長期的,采購部門就靠反向篩選,慢慢建立了穩定的供應商。
光靠信任還不夠,巴奴也主動給他們灌輸巴奴的理念,比如每年都會開供應商大會來傳達理念。像花椒的供應商,有的合作十幾年了,相互就有了認同和信任。
這是管理供應商的風險,但農產品是靠天吃飯的,降水、蟲災都會讓花椒減產。像2019年,就是一個產量低的年份,花椒價格翻了一倍。
巴奴有專人去監控產地降水量,了解蟲害情況。巴奴提前半年就預判到了減產,以高出往年的價格預訂了花椒,也不讓供應商吃虧。而正常年份,巴奴的采購量是實際用量的120%,以此來規避風險。
東北餃子將于4月23日進行第三次拜師學藝項目直播介紹,薛老板將于23日晚上8點開始直播。
長按二維碼,進入直播群: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