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2400字,建議閱讀時長4min
餐飲門店,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 從行業本質出發,餐飲業是通過租用一定的空間,在現場對食客提供以食材為原料的產品服務,產品的內核是提供飽腹感。 由此可見,餐飲門店(場)是餐飲業態重要的物理空間載體。 老K一直強調,門店是餐飲業創造獨特價值的最大基礎,“產品煙火氣”和“服務的溫度”則是餐飲抵抗零售業入侵的最大堡壘。 我一直反對餐飲企業在門店運營尚未做扎實的情況下,就貿然去做零售化戰略,以自己的短板PK零售企業的看家本領。 實際上,現如今,中國已從所謂的PC互聯網時代,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下半場,也就是產業互聯網革命新時代。 而在此背景下,看似極其古老和傳統的餐飲門店,其實也在經歷著一場全新的變革。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我們都應當重新審視和評估餐飲門店的價值。 正如前文所言,餐飲業核心價值的交付或創造是在線下門店完成的,而實踐中圍繞門店的主要角色則有品牌方、員工、合作方以及客戶: 1、品牌方主要負責產品研發、品牌、供應鏈等具有規模效應的事項; 2、門店員工負責實際的終端交付工作,包含產品生產和服務; 3、相關合作方圍繞門店,提供類似數字化、運營、資金支持、監管等工作; 4、客戶通過用腳投票,為門店創造持續的收入盈利來源,并給出?產品體驗的“正負反饋”。 01
線下門店流量的重構
和所有線下零售業態一樣,餐飲門店扮演了吸引人流的基礎功能。其實,門店租金相當于支付了線下自然人流的“流量費”,好的位置和更大店面的背后往往是不菲的租金。 而且,流量是一切零售生意的起點。過去餐飲圈有句“至理名言”,選址是否成功對于門店最終能否成功的影響權重,可以達到70%。 然而,自從美團、餓了么、大眾點評等互聯網平臺出現后,餐飲門店流量的來源發生了巨大變化。線上流量的出現,直接影響了餐飲線下店的物理分布(數量和位置),甚至還影響了門店的內部布局和產品線的結構設計。 比如以瑞幸為代表的“餐飲新物種”,一方面門店僅作為“履約中心”,沒有了餐飲店傳統意義上的收銀、收單和堂食服務;另一方面,通過數字化工具整合第三方LBS畫像數據,瑞幸門店的選址效率得到了極大提升。 此外,線上流量打破了傳統餐飲店“周邊五百米服務圈”的物理限制,這使一些能夠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的餐飲品牌,理論上將獲得更多的“流量加持”,強者愈強,從而實現優質門店的價值提升。 不過,現實中對于餐飲門店而言,這些公域流量大平臺是又愛又恨的存在,他們對餐飲品牌高額流量費的“收租”,也給餐飲企業造成了巨大壓力。同時,公域流量和線下門店的自然流量一樣,品牌方還會面臨無法精準識別、主動觸達與互動等致命問題。 因此,最近幾年,私域運營成為了很多餐飲企業的重要戰略。比如2020年疫情期間,西貝旗下全國200多家門店的客戶經理,通過企微與9萬多名顧客連接,并借助小程序商城,為顧客提供食材訂購和送餐服務。這期間,西貝的線上營收占總營收80%以上。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私域與公域并非是相互對立的,而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公域依舊是連鎖餐飲企業觸達消費者的重要入口,而私域運營的完善,也需要與公域平臺打通,實現線上線下的銜接,才能便于后續開展會員一體化運營。 02
門店履約能力質的飛躍
正如開篇所言,門店提供的核心價值是產品+服務。 客戶需要的是什么?我想最大的公約數,永遠是:好吃不貴、健康安全、有溫度的服務。 如何做到好吃不貴? 這要求了門店乃至整個公司的運營,必須是高效的。而數字化運營技術和設備智能化,正是推動運營效率提升的有效工具。 實踐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有投入(數字技術的傳播)、有過程和結果(組織變革)的過程。概括來講,門店數字化轉型往往會倒逼品牌進行組織機制、人才結構、企業文化等方面的轉型,從而進一步提升整個組織效率。 同時,數字化有助于提升門店端對客戶消費反饋的搜集效率,這對于總部的產品研發迭代有很大幫助。 如何做到健康安全? 連鎖餐飲傳統的巡店系統是以督導為核心的,這種模式存在一定的溝通滯后、管控不到位等問題。 現如今,借助第三方SAAS工具,總部的產品部、市場部、品控部等,都可以直接派發任務到門店,門店店員則可以通過平臺學習和流程化操作,直接執行并反饋工作結果,大幅降低了層層溝通的成本。 此外,總部還可借助數字化系統,實時監控門店的經營與管理動態,以監測其操作情況是否與公司標準要求保持一致。同時,對加盟門店運營數據的實時掌握,也能使總部有效服務和管理加盟商。 ? 如何做到有溫度的服務? 一方面當然是賦能門店員工,另一方面就是深入了解客戶。 在產業互聯網時代,智慧門店系統可以利用用戶畫像、交易洞察、客流分析等功能,實現門店數據智能分析,實時可視化經營管理,洞悉零售數據增長,賦能企業高效經營決策,提高門店的管理效率。 現實中,一個大型連鎖品牌旗下的門店往往遍布全國各地,而不同門店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和環境,如果用過去一套標準的運營策略,根本無法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 因此,基于數字門店下推行的 “千店千策”管理模式變得可行,能更好地平衡規模化(理性和效率)和個性化,從而形成有溫度的體驗(感性和體驗)。 03
合作方與門店的直接鏈接能力加強
基于數字化戰略,經銷商、合作伙伴和監管單位等也會從中獲得價值提升。 比如如今市場上出現了針對門店層面的“融資”方案,資金方可以直接和門店簽署“投資協議”,從資金上支持門店的發展。而實現這一模式的基礎之一,就是需要門店提升數字化水平,使整個門店的經營變得更加透明。 總之,任何餐飲形態其實都在持續的演化中,很多邊界也正不停地被打破或消融。在產業互聯網時代,如何重新理解和評估餐飲品牌旗下的一個個阿米巴組織(門店),將會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也歡迎大家留言,或私信互動交流。如果您對餐飲創業和資本運作感興趣,歡迎聯系K先生(微信號:Ksir1102),添加請表明身份和備注來意,感謝~
校對、圖文 ︱ 曉琴 copyright ? 菁財資本出品
原創文章,作者:菁財資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4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