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餃子店薛老板的所見所聞:
最近我們縣城出現了一個現象,有個叫美宜家的便利店,正在蠶食著很多小超市和個體便利店的生意。
本來這個小超市,幾年前我就見過,只有一兩家,而且看招牌的顏色明顯是開了不少年頭了。今年我發現大部分新小區門口或是新商圈都開了比較大的店。連以前的小賣部都很多都改成這個品牌,有的地方隔一百米都有兩家店。就連我孩子都知道,美宜家很多店是24小時營業的,并且是自助的。我知道辦煙草證是要求兩個店相隔要在50米以上,我就好奇,這個品牌有什么優勢讓大家都跟隨呢?
因為我母親就開了一個小賣部快30年了,三十年如一日,一直沒變過,沒有營銷,基本只能維持基本生活,現在呢,不賠錢就不錯了。早就提過不讓她干了,但是母親說習慣了,附近的鄰居都在她那聊天玩牌,她也不會無聊。
我去找美宜家的人談過,想把母親的店也加入他們的品牌,才明白其中的奧妙。加入沒有任何條件,只需要重新裝修,從他們那拿貨,用他們的系統賣貨就可以,利潤都是我們自己的,進貨價格大部分比批發市場更低,就算低不了的,也能保持原有的價格。營業時間自己定,不一定要24小時營業。我一算,人工又不用增加,利潤卻可能增加,這是好事啊,果斷加入。
這個品牌把更多的店變成了他的合伙人,而不是加盟商。不收取加盟費,全城半數以上的店都是他的品牌,他就形成了很大的規模。以前的小賣部賣什么,大家都知道,這些個小東西已經完全沒有什么差價,再加上現在年輕人網購,老年人一早就去超市排隊搶特價。還有這個優選,那個自提的電商,傳統小店被擠壓得無法生存。
我們開小店都是從批發市場去進貨,現在由品牌方統一進貨,形成了規模后,就可以跟批發商談價格,批發商本來就是薄利多銷降不下來,那總部就可以直接跟廠家拿貨,跳過什么省代,市代的中間商。規模足夠大以后,還可以跟廠家談更低的價格,你不賣給我,我就去別家拿貨,有可能你在這個城市的銷售會直接減半,想想哪個廠家愿意接受。如果形成全國成千萬店的規模,那都不用去找廠家拿貨,可以直接開廠,從三級四級經銷商直接變成生產廠家。
這不僅僅救活了這些個體開小店的,還是在給他們造福利。
就像我開餃子店,每天用得最多的就是豬肉,漲幅太大直接影響我們的利潤。如果幾個店聯合起來統一釆購,就可以包下一個肉鋪一天的銷量,老板就不用那么辛苦在市場一點點賣,一次性分給每個店,輕松了肯定會愿意讓出一部分利潤。如果開店形成一定規模直接跟屠宰場采購甚至自己養豬都沒問題。
以上是薛老板的分享。
?
他想強調的是規模效應帶來的供應鏈優勢。因為規模擴大,進而提高采購的議價能力,確實是大企業的一個優勢。
?
不過,這種成本優勢,總部會不會持續讓利于下游小個體是加盟者要考慮的。
?
有些企業在他們搶占市場的時候讓利,一旦達到了一定占有率,形成了一定的壟斷,讓利期就可能結束,最后價格可能還高于其他,也不是沒有可能的。而小個體因為已經投入了系統和硬件,品牌也形成了慣性,也簽訂了協議,做出調整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個時候就可能苦不堪言,進退兩難。
?
這個要特別注意,因為大企業發展過程中,十有八九都是這樣的套路,早期因為有資本支持,也因為競爭需要,可以不賺錢,甚至虧欠補貼市場,一旦達到了目的,政策就來了180度轉彎,這些年的各種加盟公司,互聯網行業,租車出行行業。。。皆如此。
?
這是各位老板要注意的。
?
我常說小個體開店要有四大主權:產品主權,定價主權,經營主權,流量主權,有這四個主權,就不會被割韭菜,才能做得長久。
?
當然,獲得這些主權比較難,但,盡量吧。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49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