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你學不會?因為你學不會他的執行力! | 管理

    執行力是企業內功,沒有執行力,再好的戰略也沒法施展。

    大家都知道海底撈靠服務聞名全國,其實真正海底撈的厲害之處在于高效的執行力。海底撈門店向人事部下達新員工需求后,四天內,所要求的員工數量就會到所需門店報告。而且這些員工都是經過培訓,直接可以上崗的。所以,海底撈真正能牛逼到現在,要歸功于其可怕的執行力。

    那么,高效執行力如何實現?

    真正的執行力是什么

    明明有規章制度,服務員依舊偷奸耍滑;剛剛制定的規則,效果卻只能維持一個月;老板不親自監督,員工就不遵守規則……

    這些執行力缺失的問題,餐飲老板每天都在面對。殊不知,在餐飲企業中,“持續成功=戰略×組織能力”。二者是乘法的關系,而不是加法的關系,這意味著二者缺一不可。

    戰略正確,還是要靠高執行力去施行。

    每個老板都羨慕海底撈的執行力,然而,多數人看到的僅僅是:戰略執行這一部分。卻看不到之前戰略制定、流程檢驗、戰略傳達等多個步驟。

    那么影響執行力的因素是什么?海底撈將其分為三個緯度進行參考。

    1

    訂立可被執行的流程

    高效執行力的第一步,就是建立靠譜的流程制度,并檢驗其是否可被執行。

    什么樣的流程是靠譜的?

    參某認為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考慮:

    1
    流程是完善的

    你的流程是否合理?

    在企業的流程上,流動的無非是:物流、信息流、現金流、文化流。

    餐企老板首先要自查你的流程系統,從起點到末梢,以上四點是否能流通順暢走通。

    遇到走不通的,就要優化流程。

    2
    流程與企業文化制度不沖突

    比如,一個老板為員工制定每日的工作量。效率高的員工在上午就能完成,在下午就閑了下來。

    但是,這卻是一家倡導“忙”文化的公司,老板看不慣員工閑下來。

    效率高的員工受到批評;效率低,瞎忙的員工,反而受到表揚。于是,流程擺在那兒,但執行力就是上不去。因為流程本身就跟公司文化制度沖突。

    3
    流程高效簡單

    流程一定要盡量精簡高效。

    在阿里,有一句話叫:“加班是對的,不加班也是對的,只有完不成工作是不對的。 ”

    這條流程就很簡單,目的是完成工作,不管你用什么辦法。

    很多老板都試圖用一套相當復雜的流程,去解決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流程復雜到,連規則制定者都不能完全理解,就更不用期待執行者能夠記下了。

    4
    流程細致可操作

    有家餐廳,制定服務員迎賓的規則:“遇到進店的客人,一定要熱情”。

    這條規則就不細致,因為“熱情”不具有實際可操作性,每個服務員對于“熱情”都有自己的理解。

    微笑是熱情,難道鞠躬不算熱情嗎?

    流程制定一定要細致到可操作層面,與其說“遇到進店的客人,一定要熱情”,不如說“遇到進店的客人,要快速走上前,微笑并說‘歡迎光臨’”。

    2

    傳達到位

    制定了靠譜的流程,接下來就要將這些流程用信息的方式傳達到位。傳達到位是一個什么概念?

    一般來說,一條信息被接收者完全理解,要經歷以下步驟:聽見——聽懂——能復述講解。

    高效的執行力,一定要達到“能復述講解”的地步,即完全理解。但是在傳播過程中,經常出現“信息失真”的現象。往往老板說一句話,傳到底層員工的時候,完全是另外一個意思了。

    明明一個很好的流程,白白被溝通不暢給糟蹋了,執行力自然不會好。

    傳達到位分兩方面:傳達者說清楚、接收者聽明白。具體來說,在傳達過程中要注意三方面:

    1
    信息本身要明確

    傳達者在傳遞信息時,首先要確認信息是明確的。

    人的記憶有限,信息受主觀因素影響嚴重。傳達者有時候為了省事,在傳遞過程中往往采用口述+回憶的方式,把信息傳遞給接收者。事實上,即便接收者成功接受信息,也已經是經過加工后的信息了,信息已經發生了形變。

    如果信息很簡單只是一兩句話,傳達者采用口頭方式或許行得通。但是在信息復雜情況下,傳達者一定要用書面文字傳遞方法進行傳遞,才能盡量保證信息的完整性。

    2
    信息傳遞環節不能過多

    信息傳遞過程中環節越多就越不安全,會造成信息不完全傳遞。因此從決策層到最底層,一定要盡量減少傳遞的層級。

    許多餐企在培訓中,也許會面對這樣的問題:集體培訓時,A有事或者休假缺勤不能來參加。

    傳遞者一般采取的方式會是:讓聽過培訓的B員工,改日給A講解。那么對于B來說,信息的完整性一定會打折扣,在執行時也許便會出問題。所以在傳遞過程中,傳遞者要盡量縮短傳播層級,杜絕口耳相傳式的傳遞。

    3
    信息盡量不要被干擾

    傳遞過程中,傳遞者不需要將個人主觀理解傳遞給接收者。原本是什么,就說什么。

    很多領導在進行餐飲培訓時,習慣自作聰明把自己的觀點夾雜其中。雖然本意是好的,希望地下員工能容易理解。但是,當理解出現偏差,造成的后果由誰來承擔責任呢?

    4
    如何判斷接收者完全理解?

    傳遞者將信息傳遞完以后,可以采取讓員工復述的辦法進行檢驗。如果參加培訓的人過多,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讓被培訓者復述講解。對于講解后依舊不明白的員工,培訓者需要仔細詢問、耐心解答。

    3

    監控執行

    員工完全理解流程,執行力依舊不好,那就一定是監控執行環節出了問題。

    1
    執行力需要制度

    流程完美,溝通也完美。但是沒有強硬的制度保障流程進行,執行力也是空談。在日常管理中除了獎懲制度外,還要讓員工當眾承諾何時、完成某件事,簽屬承諾書,張貼在明顯位置,能夠有效促進執行。

    2
    領導要以身作則

    胡林翼曾送給晚年的曾國藩一副壽聯:“以雷霆手段,顯菩薩心腸”。將領什么樣,底下的兵就是什么樣。

    抗清名將袁承煥雖是文將,但麾下的兵個個驍勇善戰,可見領導有時是執行力強弱的重要因素。多數餐飲店,即便拿到海底撈的規章制度,也不一定有其執行力。因為,執行力的效果需要企業帶頭人首先做出表率。

    3
    及時、反復與員工溝通

    在執行過程中,也需要及時、反復與員工溝通。

    員工在執行某件事情的過程中,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領導需要知道員工為何完不成,是流程本身有問題?員工能力達不到?

    及時與員工溝通,并和他一起分析沒能完成的原因,并指導他再次完成。

    執行力是企業的內功,只有內功強韌才能抗擊打能力強,反應迅捷。

    來源:餐飲人必讀 | 整編:Eddy | 統籌:鶴九

    商務合作:歡迎勾搭參某(微信號:mengguimiao

    2016餐飲界創新創業高峰論壇系列報道



    試著回復以下的關鍵字

    打賞、選址、單品、大數據、轉型、管理、差異化、O2O、星巴克、王品、麥當勞、海底撈、豆撈坊、外婆家、黃太吉、伏牛堂、人人湘、雕爺、很久以前……

    試著長按圖片,掃碼購買書籍

    閱讀原文,購買鶴九新書!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104.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1月11日 22:21
    下一篇 2016年11月12日 00:2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